返回

初唐:砥砺前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0章 大赦不赦,死不悔改之人(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尽管现在她还没有成熟,远不是那个翻云覆雨的武曌。

    <div  class="contentadv">        陈青兕相信经过一连串的受挫,武皇后不可能还不知道有人对付自己。以其性子,肯定已经怀疑上他了。

    只是怀疑跟证实是不同的概念。

    他陈青兕现在并非寻常的小角色,他是有大军功在身的隐相。

    即便是武皇后,也不敢不愿轻易得罪。

    只要她没有实际证据,最多也就背地里使绊子,除非让她抓到一击必杀的机会,不然就不敢将之得罪死。

    以武皇后的智慧,不会贸然招惹一个如此地位的重臣,哪怕自己再不喜欢。

    陈青兕并不惧与武皇后为敌,只是身在暗处远比明面上更好行事。

    陈青兕耐着性子,再给李崇德最后几日。

    这天朝会之上,陈青兕依旧在梦游。

    陈青兕最善做官,他在朝会庙堂上极少发言。

    因为他是兵部尚书,兵部尚书负责兵事,而兵事向来极少在这种人多口杂的庙堂上商议。

    朝会上说的大多都是民生政策,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乃当官的金玉良缘。

    哪怕听到好笑愚蠢的事情,他都不会多说什么。

    憋笑,他也很专业。

    当然李治在私底下咨询,那是例外。

    大多的时候,陈青兕就跟庙堂上的诸多大将军一样,当一个台柱站着。

    直到李崇德出列。

    “陛下,臣弹劾巂州刺史梁昭之贪污受贿,慵懒成风,致使恶徒草菅人命,有失圣恩。”

    李崇德昂首挺胸,正气凛然,一字一句,字正腔圆。

    陈青兕精神略微振奋,心里哼了一句“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

    李崇德为何弹劾梁昭之,陈青兕不清楚,但他既出手,定是奔着李义府去的。

    唐朝的谏官是一群很特殊的存在,在李世民的纵容下,谏官拥有左右舆论的力量。

    李治并不吃这一套,他远没父亲李世民那样的胸襟,谁敢像魏征欺负他父亲一样欺负他,小鞋一辈子都别想脱下来。

    当然对待大臣,李治还是沿用了自己父亲的态度,有利于自己的把控。

    李崇德身为给事中,他这边弹劾的奏疏一送达,得到李治恩准调查以后。

    谏官的程序开始运转,监察御史动身前往巂州调查。

    巂州刺史梁昭之有无问题,当然是有问题的。

    贪污受贿多多少少都会有一点,身在巂州这种荒芜偏远之地,宗族的力量是能够与地方官府对抗的。

    大多官员在这种地方,如果不收他们的钱,甚至连府衙基本运作都难以运行,并不经查。

    至于慵懒成风,致使恶徒草菅人命。

    这个既冤又是事实……

    巂州偏远,州府内不少流放的恶徒,还有身居山里的土著。

    他们好勇斗狠,贪利轻生。

    为了一点蝇头小利,都可能闹出人命。

    然后往山里一躲,三五年不出来,到底是死在山里,还是跟着山里的土著立足生子,难以确认。

    最后一桩桩一件件的命案,大多都是悬案。

    要怪刺史,有一说一,真怪不上,但说懒政却是毋庸置疑。

    一告一准。

    梁昭之毫无悬念的受到了惩处,李义府不出意料的掺合其中。

    刑部。

    刑部尚书刘祥道看着手中的供状,留意到了供状里涉及李义府的状词。

    李义府在巂州出手阔绰,每逢佳节都会往州府衙门送不少的礼物。

    尽管李义府官威犹在,地方官绅都很给李义府这个前宰相权臣的面子,李义府自己也明白寄人篱下需要打点。

    此番这些打点物件,皆成了赃款。

    刘祥道看着李义府,想起了最近官场上流传的消息。

    李义府的旧部打算利用封禅大典,让李义府获得大赦的机会。

    刘祥道出身官宦世家,对于当官的弯弯绕绕,清楚不过。

    想着李崇德当殿状告巂州刺史梁昭之的事情,心中有数。

    毕竟在京中谁能不知李崇德将李义府请入族谱,又将之从族谱删除的事情。

    前因后果,一下子明了。

    “李义府此人得好好查查,昔年他辜负圣恩,滥用陛下器重,无恶不作,其罪当诛……陛下心慈,留他性命,给他机会。却不想即便遭贬于巂州,依旧不知悔改。”

    刘祥道大义凛然的说着。

    李义府落到他手上,肯定讨不得好。

    当初李义府垮塌,刘祥道是李治钦点的主审官。

    因为李义府恶贯满盈,天怒人怨,以至于民间百姓甚至写了一份河间道行军元帅刘祥道率兵大破大贼李义府的告书,满长安的宣扬。

    这件事情也是刘祥道此生最经典的政绩。

    现在李义府想要回来,刘祥道自是不愿意的。

    火,也因此烧到了李义府的身上。

    贞观殿。

    李治看着刑部递上来的最终报道,将之重重的砸在案几上,忍不住骂一句:“真是不知悔改的蠢货。”

    越聪明的人,往往越容易钻牛角尖。

    李义府落得如此田地,并不觉得是因为迷信之固,反而相信正是因为陈青兕吸取了自己的运势,才会如此。尤其是听到陈青兕这些年的成就,更坚定自己的想法。

    为了夺回被陈青兕吸去的运势,即便身在巂州,他仍不忘派人找寻仙姑清虚子以及术士杜元纪。

    李治一直留着李义府还想留着他对付关东士族,现在却令之大失所望。

    “大赦不赦,死不悔改之人。”

    李治在奏疏上留下了这么一句话。

    气愤难平的李治丝毫没有留意到在他身侧不远的地方,武皇后咬着钢牙,用力过猛,都渗出了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