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初唐:砥砺前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8章 能管无须管,管不了便管不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青兕有了自己的工作,第二天一大早带着吏部颁发的公文,前往务本坊国子监

    务本坊位于天子脚下,朱雀门街东第二街北数第一坊

    国子监占据了整个街坊的一半,其余一半是房玄龄宅,还有王公贵族的宅邸

    李世民很重视教育问题,隋朝时期国子监大学只有三百名额,招收的皆是达官贵族之后李世民将国子监彻底改革,一口气将三百名额提升到上万,从仅限于达官贵族,扩充至天下臣民,并接受高句丽、新罗、百济、高昌、占城、突厥、吐蕃、倭国等国派子弟进国子监求学

    这还未走进国子监的大门,陈青兕就见到了不少来自于四方各异的各族学子

    他们有的穿自己国家的民族服饰,有的穿大唐的儒士服,相互间打着招呼,和谐如同一家

    后世人说李世民此举是犯罪,将吐蕃的崛起,宋朝辽、金的强大归于唐朝的包容,宣扬文化

    对此陈青兕嗤之以鼻

    什么时候固步自封,宣扬华夏文化都成罪过了?

    满清将固步自封坚持到底,结果如何?

    时代在进步,想要不被超越,只有不断地前进,而不是将自己封锁在牢笼里

    作为先驱,领先一百步一千步,让他人超越,不审视自身,怪罪他人作何道理?

    当然如冶炼、器械锻造这些能够提升国力的技术,确实需要保密可只靠保密来维持自己的先进,早晚会让人超越

    不断进步发展才是维持领先的唯一之法

    让天下都识汉字说汉话,确实会有负面效果,但绝对不是过错

    陈青兕向来心细,并没有直接进国子监,而是将自己的佩刀挂在马背上,方才走进国子监大门

    国子监占地面积堪比后世大学,一时间不知往哪里走,顺便问了一个路人,道:“这位兄台,请问国子祭酒的办公署在何处?”

    一个年纪在二十上下的青年,作揖道:“兄台这是入学新生?”

    现在四月初,一般而言新生都在三月初入学

    不过国子监招揽天下英才,有些庶民学生因为路远会迟到月余时间

    陈青兕正想解释,自己是国子监监丞,教导处主任

    对方已经先一步指明道路,然后还加了一句,“新入学的太学生应该根据所属学科寻博士,而非直接寻令狐祭酒”

    说着他竟直接离去了

    陈青兕摸着自己光秃秃的下巴,自己真有那么年轻?

    罢了!

    不予计较

    陈青兕跟着那位太学生所指的方向找到了国子监祭酒令狐德棻

    令狐德棻今年七十四岁,公认的文儒领袖,对于华夏文化传承,作出了卓越贡献

    隋末大乱,经籍图书大量散失,令狐德棻向高祖建李渊议,以朝廷之力广泛收求天下书,对献书者重加钱帛,予以奖励,对所收之书,以楷书拓写收藏令狐德棻数年间,于宏文殿聚四部群书二十余万卷,及时地抢救了大批散失的古书图籍,保留了文化的火种也是唐史的奠基人《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晋书》、《南史》、《北史》八部正史皆有他的参与

    或许文治武功没有他的身影,但文化传承方面的贡献,令狐德棻是这时代的第一人

    令狐德棻并不怎么在乎陈青兕的诗才,但对于《三字经》是爱不释手,“陈监丞来得正好,老夫早想与你探讨《三字经》里的学问,快,入座”

    陈青兕依言坐下,见他拿出了《三字经》,真有与自己探讨的意思,忍不住道:“令狐祭酒,这等私事不如空闲时再行谈论?在下初来乍到,得熟悉一下监丞应尽职责”

    令狐德棻却道:“陈监丞有所不知,这太学生能管的无须管,管不了的管不了,不如由他们自处”

    新书能追更的弟兄们尽量追更,有票的也支持一下!谢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