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大唐,开局一把金锄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0章 180:超低定价(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棉布的生产,从开业后的第二天,便正式开始了。可是真待它经过染色,可以走上市场,又过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

    白天,采小兰特地吩咐伙计喊三位老板回天福聚财居。就这,等人聚齐,都已经月上树梢了。

    天福聚财居的大堂里掌着一盏灯,大家围在一起。

    “丰仓叔,你先说说本月的收支情况?”采小兰上个月就他们都说了,走上正轨后,自负盈亏。

    但是每月要在碰头会上报账。

    丰仓早有准备,他早就请账房将收支核对清楚了,“本月一共做成一十三笔大单,小单五十八笔,得钱七贯。十个伙计,一个账房,共开支六贯,其它零零碎碎开支约两贯,总亏了一贯钱。”

    “不算亏,车马行每天有两个伙计,从浣纱堂到七染堂,也有本钱的。等以后局面打开,生意肯定会好起来的。”采小兰肯定了车马行的隐性付出。

    “浣纱堂一共十八个女工,共开支七贯。”徐银莲接着丰仓说道。

    棉花早就从岭南道买了,没法算成本。

    等徐银莲说完,江梨花继续说道:“七染堂伙计八个,共开支十贯,其中有两个技术厉害的,工钱多。还有请了城里的人帮忙,又花了五百钱。另外染料一共用了3贯。”

    采小兰对后两个没做评价,没有收入,看不出营收比。

    “天福聚财居支出三贯,收入十五贯!”采小兰又把茶馆的生意捡了起来,专门雇了一个厨娘,负责端茶送水,以及做简单的饭菜。而采小兰只做几道特殊的菜品。

    城里为她这几道拿手菜慕名而来的人不少,当然售价不菲。近半的收入来源于此。

    除了采小兰,其他人都没挣到钱,兴致不高。

    大家的失落,采小兰看在眼里,不禁鼓励道:“我打算明天开始,去各大布行谈生意,售卖布匹。咱们一起来商量一匹棉布卖多少钱合适?”

    三人一瞬眼睛雪亮,说出了各自的考量。可是没一个价格低于一百五的。

    采小兰不满意,“我们一起来算一下成本吧!”

    徐银莲首先报了她那边一匹布的人力成本,而江梨花也报了七染堂染一匹布的人力与物力成本,加起来还不到五十钱。

    “这样吧,我们就把价格定在九十九钱一匹!”采小兰做了决断。

    “啊?”江梨花不解,“现在只是人力成本就已经有五十钱了,棉花得从岭南道运过来,成本也不低。九十九钱,才能挣多少钱?我们为了做出棉布,付出了那么大本钱尝试,不能多卖一点吗?哪怕卖五十钱也成呀。绢布可是一贯多。”

    “不亏本就行了。”

    采小兰又把崔卢氏和她讲的道理,与三人分享了一通,三人都被说服了。

    既然采小兰愿意只挣辛苦费,大家自然乐意陪她一遭。平头老百姓除了吃喝不愁,还能有啥奢求吗?

    ……
第180章 180:超低定价(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