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谁家顶流摆成这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9章 出门万般难,在家时时好(首订更(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合计税后收入是:500+3000+500=4000万。

    最后的大项是……版权分成。

    分别来自唐探1和再见前任。

    唐探1是综合汇算,结算了截止到今年6月30号的所有版权运营收入分成。

    数字远比徐年想象中要多。

    0.085%这个比例,等于10万版权运营收入才有85块钱。

    要10亿才会有85万。

    然而对账单上明确显示,徐年能拿到税前127万多。

    意味着仅半年时间,唐探1的版权运营收入就接近了15亿。

    简直是天文数字!

    也不知道这么多的运营收入对片方的利润多少。

    因为只看运营收入。

    不看片方为了运营收入投入了多少这些。

    要是看运营投入,片方只要稍微玩个花活,徐年还得倒贴钱。

    这种例子反正在业内很常见。

    有运营收入几十上百亿美元的超爆影视,最后享有版权分成的编剧还倒欠几百万。

    不过按唐探1不断开拓的国际市场,半年15亿人民币的版权运营收入好像也不怎么夸张。

    毕竟国内市场给在线视频平台的授权+会员点播分成也是比较可观的一个数字了。

    都是大几千乃至过亿的授权费,会员点播分成其实也不少。

    四大在线视频平台总计每月会员营收60亿左右,半年会员营收360亿。

    当红头部影片会拿走最大多数的分成。

    要知道唐探1上线这些在线视频平台时,会员都还要花3元购买才能观看。

    总计播放量个把亿是有的。

    而且所有的版权运营收入都是取总计算。

    即:视频平台核算好总收入,徐年直接抽总的0.085%,都不管视频平台抽多少的。

    总之,主打一个完全不考虑任何形式的运营成本。

    虽然国内部分在版权运营收入中占比很大,但更多的是来源于海外授权。

    得益于徐老爷在曼谷打开了东南亚乃至亚洲市场,片方后续挨个给亚洲国家授权了一份。

    还授权到了北美市场。

    单笔可能不如国内这么夸张,但市场大啊,一个国家三两个平台,凑起来就多了。

    不过其实唐探1基本上这一波吃完了大半,以后每半年顶多一点蚊子腿肉。

    《再见前任》的版权运营收入不多,比例是0.425%。

    5月份上线在线视频平台。

    两个月是127万税前收入。

    3亿左右的版权运营收入,远不及唐探1。

    这个大项加起来的税后收入才150万,对比现在正当红的徐老爷来说,不值一提。

    不过徐老爷对这项收入非常重视。

    前前后后看了好多遍。

    没别的,《无间道》的版权运营收入绝对值得期待。

    比例可有1%啊!

    对账完毕后,徐年的银行卡上多出来了11450万。

    算上5、6两个月100万的薪水,以及花销,他的银行卡上刚好是剩余1.2亿整。

    …………

    没急着谈别的,章雅薇直接提到了‘X’:“在‘X’的事情上,是我主动沟通太少。”

    “华语影视和华语音乐要借此切入宣传华语文化。他们综合评估后,决定先限定北美区域,以最高效最大限度聚集你在北美区域的人气。”

    “他们认为我方全然理解到了风险,因为他们能在其他方面做出一些资源补偿,所以其中会有一些取舍与牺牲很合理……”

    “公司团队提出过警示,反馈结果是,你没有放在心上……”

    “而我单方面认为对一心想退休的你不会太在意人气,所以并未进行额外的主动沟通。”

    说完这些,章雅薇平静道:“不可否认,因为整体有利于天悦,算我没靠家里资源,只以天悦拿到了优待;所以主观上更懈怠沟通。”

    重新审视了事情的徐年差不多弄清了其中的弯弯绕,听章雅薇这么一说,完全了然了。

    他一直都知道华语影视和华语音乐会打一些算盘。

    更清楚割韭菜这种事情本就是双刃剑。

    ‘牺牲’是绝对会有的。

    他之前只是不很明白,限定区域销售‘X’服装的影响在哪,乃至不懂年粉为什么能被带节奏。

    孟朝的解释只解决了他部分的疑惑。

    徐年是冲了浪才知道,普通粉丝的角度认为,他个人品牌的服装是一种纽带。

    可进一步发现,不论哪个顶流,他们粉丝中99%的人根本不会在意偶像潮牌服装这个纽带。

    为此,徐年特地去查过其他顶流的潮牌,在售单品总销量过千的寥寥无几。

    绝大多数在售单品总销量不过百。

    是这些顶流的人气虚吗?

    可明面数据去水后,顶流还是顶流。

    是这些顶流没宣传吗?

    显然也不是,有顶流到处给圈内好友送,然后营销号天天营销。

    于是结果就比较明确了,是如果不带节奏,99.99%的粉丝没那么在意。

    而在徐年一次又一次主动操作后,年粉这个更特殊的群体显然更不会在意。

    这么说吧,年黑的基因与其他顶流粉丝的基因更像。

    年黑中会有一些在意差不多。

    所以,徐年继续冲浪,他想知道当初那点很快被平息的节奏是怎么起来的。

    想知道为什么天悦最近又需要压节奏,以至于娱乐媒体都再次翻出来提问。

    最后,找来找去,发现是路人和吃瓜群众比较在意,替年粉操心。

    放大了‘潮牌’这个逐渐泛滥化的产物其纽带效应。

    实在讲,如果自己是在北美单独发行什么纪念版实体专辑,成了风险,徐年觉得活该。

    但‘X’这个他认为会有很多操作的产物会成为可能需要操心的事,他觉得是多因素化学反应。

    然后形成的一种纠缠态结果。

    章雅薇的解释,让徐年完全明白了,哪怕只有0.001%的粉丝希望加深与偶像的纽带,也会被反映到路人缘等这些无法被量化的事物上。

    从而产生同样难以被量化的风险。

    这些念头从徐年的脑子中一瞬而过,他笑着摇头:“其实我们都没错,我真没那么在意。”

    “过去和现在我对‘X’都不会多上心,因为于我而言,这只是一场交易,华语影视和华语音乐用我在北美的人气做各种小白鼠实验。”

    “更何况,这些人气本就有他们付出了诸多努力的结果。”

    说到这里,徐年眉头微扬:“相较而言,我更在意的是天悦这个大家庭。”

    章雅薇:“……”

    她不认同徐年的观点,因为她错了。

    哪怕到了这个地步,徐年还是对什么国际巨星之类的没兴趣。

    他更喜欢能被量化的结果,以及更实在的交易与利益。

    虽然身为天悦大股东,更在意天悦利益没毛病。

    但……

    总之,更通俗的说,章雅薇明白,现在的徐年更摆了。

    不过,确实也不必太过多操心‘X’。

    譬如,即将在‘X’官网上线的内容是:

    年初徐年拍的那支花城旅游宣传片、

    一支以‘X’品牌服装为主要元素构建的文化风光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