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9章 刘琦得意回荆州,糜竺为难需白叠。(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日后,徐州方面送来了回信。

    糜竺接到回信便立刻赶到了荀彧府中。

    “贤弟,陶公已经答应了陛下的条件!”

    “哎,糜兄,晚了,晚了呀。”

    “糜兄等待回信的时候,刘琦已经带着讨贼的诏书回荆州去了。”

    荀彧唉声叹气,摇着头说道。

    闻听此言的糜竺,愣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这……这可如何是好,如此做派,叫我如何能回徐州啊?贤弟啊,这可是你写信于我,告诉我此事可为,我才赶赴京都的啊。”

    “贤弟此事若不给我一个交代,我便住在贤弟这里了,不回去了!”

    糜竺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有些生气的说道。

    “哎,糜兄,刘辩本就是皇亲国戚于此事上有天然的优势,加之陛下所虑乃是徐州与荆州的兵力问题。”

    “此事在下已经做了多次转圜,但京中荆州派的文臣咬定了你徐州便是精兵也无力在短期内剿灭袁术。”

    “故而陛下综合了双方的条件与实力,最后还是选择了荆州。”

    荀彧这话说得也算中肯,糜竺闻言之后,消了不少的气。

    “哎,但白叠一事,陶公已经知晓了,我若带不回去,糜氏岂非失信于人?这还如何做生意啊?”

    糜竺猛拍了一下大腿说道。

    实际上,从糜竺的角度出发,他也不希望徐州参与豫州的战事。

    毕竟他不仅仅是徐州的大商,更是陶谦手下的文臣,若是战事一起,陷入了焦灼,他糜氏首当其冲,定然是要出钱出粮的。

    但此事关乎到徐州日后的商贸地位,又让他不得不亲自出面。

    说到底,糜竺作为商人,他最想要的只是做生意,提高徐州民生,而不是出兵打仗来置换。

    荀彧沉吟了片刻,答道,“陛下曾与我说过一事,想要用白叠替代北方的牧场,让北方的匈奴和鲜卑定居在边境的周围。”

    “如此一来,不仅能增加我大汉白叠的产量,更能帮助这帮外族为我大汉工作。”

    “到时白叠作为商品,我方作为最大的买方,如何定价,便是我们一家之言了。”

    荀彧说罢,糜竺瞪大了眼睛。

    “这是陛下所想?”

    “是啊,陛下说完此计之后,我也是想了许久才明白此间的道理。”

    荀彧点头道。

    “当今陛下莫非是天人呼?我糜氏经商多年,贤弟此言一出我方才能知晓其中精妙,却也不敢尽数言明陛下深意。”

    “但以我经商多年的经验来看,一旦外族依赖上白叠的交易,再想反制我大汉,只怕是难上加难了。”

    荀彧闻言点了点头,“陛下就是此意,只是我京中的商人不堪其用,无法实施此事。”

    “若糜兄有法可行此计,愚弟便带着糜兄再入宫一次,讨要白叠。”

    荀彧认真地说道。

    糜竺闻听此言,陷入了沉思。

    以他的商贸版图来说,北方的确是他主要经营的区域。

    至于为什么没有南下,便是因为有个荆州卡在了中间。

    此刻若他要加强北方贸易,将触手伸到匈奴、鲜卑、乌桓之地,倒也不算太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