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人在八仙,从画皮鬼开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2章 韩愈:昔长安求得雨雪,今玄门洞箫(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72章  韩愈:昔长安求得雨雪,今玄门洞箫真人,乃是湘子?!

    故而,这韩愈一时之间踌躇不已。

    望向狄阁老,也有苦难言。

    他心中矛盾,不知如何面对韩湘子,亦或是对他问道求玄一事,有些难以评价了。

    “韩道长对我大唐社稷有恩,回头本阁一定奏禀陛下,准允嘉奖。”

    见韩侍郎不语,狄阁老目光便落在韩湘子身上,说道。

    “狄阁老言重了,贫道只是不忍见百姓受苦罢了,更何况惩恶扬善,经世济民也是我辈修行中人应有之道。”

    闻言,韩湘子卑然一笑。

    见韩湘子并不居功自傲,狄阁老一脸赞许之色。

    未几,他心思一动,对韩湘子笑问了句:

    “韩道长,这造酒之术,着实不凡,却是不知花开顷刻是何故?”

    话落。

    堂内众人便响应,催道:

    “不错,韩道长,这花开顷刻是何法术?”

    “还请快施展出来,与大家见识一番。”

    “……”

    如果说之前,在场之人对韩湘子略表小觑。

    那经过顽狮走路、移盆造酒之术,就无人敢看轻他了。

    毫无疑问。

    这韩侍郎的侄孙,可不是什么神棍之流,乃是真有法术在身!

    见状,韩湘子微微一笑,道:

    “诸公请观便是。”

    话音落下。

    他便将先前那酒坛,直接翻了过来,霎时汩汩酒水就流入了盆栽之中。

    这盆栽里,种的本是腊梅。

    可眼下乃仲春之际,腊梅早已枯萎,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了。

    嘭!

    酒水入土壤之中,那盆栽里,忽得升腾起一道紫霭气晕来。

    紧接着,这腊梅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抽芽发叶,不到几息功夫,就结苞开花,成簇成团,在枝干上绽放。

    一时之间,清风吹来,让堂前幽香阵阵。

    沁人心脾的浓郁清淡花香,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这……?”

    “韩道长好手段!”

    “居然可让腊梅在仲春之际,便开上枝头,无疑是六月飞雪,如此颠倒时令之举,真让人大开眼界!”

    “……”

    众人望到这一幕,无不瞪大了眼睛,称赞不已。

    很难想象,这韩湘子究竟施展了什么法术,能让这腊梅起死回生,与百花争春!

    “还请叔祖上前一观!”

    见满堂哗然,韩湘子一脸平静,只是似笑非笑望向韩愈,言道。

    瞧见韩湘子有此等本领,韩愈面有铁青之色,方知他这个侄孙,离开长安这些年,果真学了一身惊世骇俗的本领!

    既然他已开口了,韩愈自然不会退却。

    他径直站起身来,离开席位,走到那腊梅近前。

    谁知,刚一走近,那盆腊梅忽得分开一杈,喷出两道霞光。

    同一时间,有两行金带自那鲜艳的花簇之中吐出。

    金带之上,各有七字。

    乃是“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一联。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湘子,这……”

    望着这句诗词,韩愈不由得发懵住了,他神色怔怔,一脸疑惑对韩湘子问道。

    “叔祖,天机不可泄露!”

    “若你今后肯随贫道入那玄门,修持道法,这句揭诗自然不会应验。”

    韩湘子莫测高深开口,似在告诫。

    “哼!”

    “无稽之谈,湘子,你别以为学了几招法术,就可在此卖弄?”

    韩愈冷哼一声,对这句揭语不屑一顾。

    见状,韩湘子只得无奈摇了摇头。

    今日,他这番举动,虽说让自个叔祖相信了仙佛一事,但想劝他就此慕玄学道,显然不太现实。

    不过韩湘子也并不着急。

    临来长安时,他师尊汉钟离说了,自己要三度其叔祖。

    眼下,方才二度。

    尚有一度未尽。

    等韩愈日后写了《论佛骨表》,谏书给唐皇,惹得龙颜大怒,贬去岭南。

    怕到那时,后者才知今日这揭语之妙。

    “好了湘子,之前是叔祖错怪你了,看来伱外出多年,并非不学无术,倒得了几门法术在身,行了善举,为我韩氏一门,添光赠彩。”

    事已至此。

    韩愈自知也无法就他当年愤而离家之事,一直揪着不放了。

    但后者弃儒学道,实非自己所望。

    故而虽有建树,依旧心存芥蒂。

    “韩公,此言差矣!”

    谁知。

    韩愈话落。

    坐在一旁席位,久未发言的神课先生,突然在此刻开了口。

    瞧见这尊钦天监的大人物发了话,在场之人无不脸色微变。

    此前韩湘子施展多门法术,神课先生始终一言不发。

    没想到此时,却横插一句。

    这不得不让人感到古怪。

    “神课先生,此话怎讲?”

    这般,韩愈同样未曾料到,钦天监的神课先生会与他攀谈。

    当下,他先是一愣,随即皱了皱眉,问道。

    “叔父此话,是说韩道长善举不止一桩。”

    一旁袁天罡替神课先生回道。

    “不止一桩,那还有什么?”

    韩愈脸色微惊,诧然问道。

    同一时间。

    袁天罡此话,也勾起了大家的好奇。

    不知道韩湘子还有什么事迹,未曾透露出来?

    “此事,韩侍郎难道忘记了?”

    袁天罡反问了句,随即目视全场,言道:

    “半载之前,陛下可命你以及百官,前去南坛求雨?”

    “不错,确有此事。”

    “但求雨一事,和湘子何干?”

    韩愈点了点头,提出了一句疑问来。

    言罢。

    其身旁柳河东、刘梦得等人也在纳闷。

    不知道袁监正此话是何意思?

    “韩侍郎,怎地没有干系,昔日在南坛求得雨雪,保你性命者,正是你侄孙韩湘子!”

    袁天罡笑了笑,忽得话锋一转,语气一沉。

    此话一出。

    满堂皆惊。

    大半载之前,京畿大旱,朝廷束手无策,只能命韩愈等清流大臣,四处张榜贴文,来寻人求雨。

    当时,一连过了不少时日,长安迟迟未有雨雪落下。

    为此,圣上几次发怒,欲要问罪韩愈。

    好在关键时刻,有一来长安的道人,替大家解了此难。

    事后,韩愈等人本想对他好生答谢一番。

    谁知此人竟凭空消失了般,没了踪迹。

    打那以后,就再也没在长安出现过。

    此事,韩愈等人都快淡忘了。

    谁能想到,今日袁监正却说,昔日在南坛求雨之人,会是韩湘子!

    这让大家如何不惊?

    “什么?!”

    “当日,在南坛求雨之人,竟是湘子?”

    “这怎么可能?!”

    “当时求雨的那道士,我见过,不是韩道长之貌!”

    “难道,袁监正说假了不成?”

    “……”

    一时之间,众人哗然,面面相觑。

    百思不得其解。

    按理来说,以袁天罡的身份,没有必要说假。

    但当时,在南坛求雨的道士,不少百官对此人皆有影响。

    盖不可能是韩湘子这般容貌。

    “湘子,这到底是真是假?”

    不由得,韩愈开口问道。

    欲要从韩湘子口中求证这一事。

    “不瞒叔祖,确是贫道在南坛求的雨雪。”

    韩湘子淡然说道。

    他倒没有想过,关键时刻这神课先生居然与大家透露出了此事。

    不过与韩愈下一剂猛药也好。

    “这……”

    众人呆住了。

    也就是在诧然之时,韩湘子摇身一变,便再度幻化成了当时那个相貌不凡,邋里邋遢的道人模样。

    见着此人,韩愈、柳河东、刘梦得忽得身子一颤。

    不止是这几人,当时前去南坛求得雨雪的文武百官在此刻,也脸色大变,不可思议望向韩湘子。

    谁能想到,当日在南坛求得雨雪之人,居然真的会是韩湘子!

    韩侍郎的亲侄孙!

    到了此刻,韩愈心中已是起了翻江倒海的变化。

    他一脸愧疚之色,有些难以启齿道:

    “湘子,你……”

    本以为当年将这个侄孙喝骂了一顿,后者不辞而别,会对自己这个叔祖大有怨言。

    可韩愈未曾料到,在自己危亡之际,倒是这个侄孙救了他一命,帮助长安渡过了此难。

    一时之间,韩愈心绪万千。

    他突然觉得,自己对韩湘子恶意太大了。

    老是对他有偏见。

    枉他还是文宗大儒,一念及此,韩愈羞愧万分。

    “叔祖有难,贫道这个当侄孙的,怎可不来相助,更何况京畿大旱,事关万民,贫道又怎可置身事外?”

    韩湘子似察觉到了韩愈心境的转变,当下温言一笑。

    “湘子,你此话可折煞老夫了。”

    韩愈摆了摆手,脸有悔意。

    到了现在,他突然觉得,自家这个侄孙修道也没有什么不好。

    最起码,能救得了万民!

    这一边,柳河东、刘梦得等人这才意识到,韩湘子有大德大仁之心!

    也见到了,他比任何人还关心自家这个叔祖!

    若如不然,也不会危急关头来此长安,替他解难了?

    “怕是韩侍郎还不知道吧?”

    “你这侄孙,今时还是我道门真人,亦是纯阳真人的师弟!”

    神课先生等人见洞箫真人与韩愈已没了嫌隙,想了想,便又笑着言道。

    “这?!”

    “怎么会?!”

    “韩道长竟是纯阳真人的师弟?”

    “还是道家真人?”

    话落。

    王维猛地瞪大了眼睛,死死打量起这个与自己孙辈交好的年轻人。
第172章 韩愈:昔长安求得雨雪,今玄门洞箫(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