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是她们倒贴的,我其实都不满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3章 时代变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无论是字节还是企鹅。

    李远回到住处后,一边等着陈洁那边开饭,一边在整理自己的数据。

    今年要做的,就是招人。

    比心商城要在全国建立仓储中心,方便他年底进行货物运转。

    还有就是搭建自己的快递部门,今年至少要到县一级,后续慢慢补充。

    这个项目,至少要招十万人左右。

    不管比心能不能做成,这笔投资都是必须要花出去的。

    一旦比心达到了预期,将来比心的审核,人工客服也要扩大规模,至少是现在的十倍,也能提供上万岗位。

    整理了一会之后,李远才发现,自己想要拥有百万员工,难度比想象中的要大多了。

    而距离他的终极目标三千万,差距更是连影子都找不到。

    想要破百万,汽车工业各个环节加起来还差不多。

    但汽车竞争很激烈,李远也没把握吃下多少市场,所以很难掌握全部。

    原材料加工也算是一个大类,只是这东西没那么好弄,比汽车还要麻烦。

    科研方面,无论是材料还是软件,硬件半导体,加起来也不会特别多。

    最后思来想去,好像也就只有农业才有可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当然,还有服务业。

    目前的服务业可以说是垃圾到了极致,甚至整个华夏服务业都不讲究质量。

    发达国家为什么经济主体是服务业跟金融业?因为服务业囊括的人多,随便什么人,都能找到工作,算是门槛最低的营生行业。

    金融业最暴利,能够用最少的人赚取最大的利润。

    圈子,阶层,划分的清清楚楚。

    既不影响富人赚钱,普通人只要愿意干活就饿不死,但上升通道基本没了。

    教育贷款就不是正常人能还完的。

    不过服务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李远同样也要加注服务业。

    尤其是地产服务业。

    他虽然开始提高工资了,但地产的颓势,不可能因为他做的这点就发生改变,该来的还是会来。

    等他什么时候能招聘上百万员工,并且稳定提高工资个十年八年,才可能会对整个经济造成影响,到时候才有可能扶住楼市。

    现在他只需要安心等待一些企业暴雷,等合适的时机,自己再进场捡漏就行了,最好是别人求他进场。

    地产服务业绝对是一个大类,可惜服务生态还没搭建起来。

    陈洁端来了饭菜,看见李远在那边写写画画,就问道:“忙了一天了,回家怎么不休息会?”

    “期待着陈姐的美食,哪里能休息好。”

    陈洁无奈说道:“年后才几天,你来江州之后,就没停下来过,总要给身体一些休息的时间,免得不到三十岁就垮了。”

    “我身体好像没什么问题吧?”

    “比年前看起来疲惫了不少。”

    李远:“……”

    这绝对不是因为工作,是因为别的事太操劳了。

    过年在家那几天,确实没怎么睡好,毕竟天天都有一些客人,他还得到处找机会赶场子。

    每天能睡六个小时已经算自己肾虚了……

    在陈洁身边就是舒服,每天睡眠奇高。

    跟别人在一起,第二天总会有种若有若无的脚步漂浮感,但是跟陈洁在一起就没事。

    醒来之后神清气爽,仿佛昨晚根本没有干活一般。

    而且陈洁严格控制着,不会轻易撩拨他。

    虽然李远一直觉得所谓的宫廷手法就是噱头,但陈洁是真有东西的。

    吃了饭,李远闭目养神了一会,陈洁就给他送来了一些水果。

    吃完水果去洗澡,随后在陈洁柔软的手指下,陷入了沉睡当中。

    虽然年轻,很多东西表现的不是很明显,但李远一觉醒来,还是觉得身体比之前要更加有活力。

    不过也有代价,那就是陈洁没安排了。

    按照以前,半个月左右陈洁就会安排一次,现在已经超时了。

    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元宵节结束,江一凌带着孩子从老家过来。

    江一凌是回来考试拿学位证的。

    去年因为生孩子没功夫忙学业的,今年有空了。

    周娟跟着一起过来,也就是帮忙带带孩子。

    元宵节之后,擎天集团更多的项目也要展开,更大规模的招聘,在同时进行着。

    李远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擎天资本上,因为伴随着美元放水,a股最终不得不跟着起来。

    茅台价格破千,四个月前,茅台价格才只有六百。

    李远当初入场的时候,价格也才七百多。

    今年还是国产汽车崭露头角的一年。

    在之前,国内汽车基本都是合资为主,自家汽车的品牌力不行。

    可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我们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全产业链,甚至全产业的高端技术都在我们自己手里。

    目前经过了两年的整合,初步具备了战斗力。

    虽然‘下周回国’那位在几年前就已经进入电动汽车的行业,并且影响力也是最大的。

    但目前为止,他们并没有一辆车走出生产线,拿出来展览的仅仅是一个空壳子,拍摄的驾驶画面是用别的车剪切的。

    甚至他当初的合伙人自己回国之后搞的品牌,都逐渐成为了高端的象征,一台车子动辄五六十万。

    买单的人虽然少,可车子确实帅。

    毫无疑问,李远大手笔给国内新能源汽车各大车企都下了订单,并且下单的都是一些高端车型。

    那些车他暂时不开,因为存在未知风险。

    不过给公司职员配车是完全没问题的。

    他希望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整合的更快一些,那么他的车子,指不定明年就能问世。

    他现在的目标一直都是很纯粹的,纯粹到希望那些遭了瘟的广告商,别特么拿进口当做噱头跟卖点了。

    还以为这是三十年前呢?

    整天就想着文化入侵,观念入侵……导致无数人整天还在网上吹捧三大妈是多么好多么好……

    时代已经变了!(本章完)

    w      zhuishu.bsp;     bookabc.bsp;     ranwen520.co

    d9zw.bsp;     biquge0.bsp;     ffzw.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