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水猴子开始成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9章 男儿必建回天策,青史应书万古名((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幸福总是对比的。

    冬天的被窝比夏天的被窝幸福一百倍。

    龙娥英半缩被子里,侧身展露白皙,盈亮的眸子微微闪烁,龙瑶、龙璃动手打理,给梁渠披上龙灵绡。

    “等等,把朝服拿出来,今天不穿龙灵绡。”

    “啊,朝服?龙灵绡变一下不一样么?没区别啊。”大早上,龙璃想偷个懒,省掉翻柜子的麻烦。

    “有区别。”梁渠摇头,“我记得带过来了,在衣柜里。”

    “小璃,听话。”龙娥英轻哄。

    “知道啦知道啦!”

    龙璃打开衣柜,蹲下来开漆箱。

    龙灵绡颜色、样式全能变,平日里无妨,给下属瞧的,可终究不是从朝廷织造局里给出,有法理意义的那一套。

    梁渠一生唯谨慎。

    他不再是十几岁的少年人,大大咧咧是为憨直,无拘无束是为性情,今年二十有五,成家立业,可以意气风发,朝气蓬勃,便是开玩笑亦可,但小细节上应该要逐步注意。

    人不能总一成不变,没有长进,更不能光涨实力,不涨脑子。

    展开一套织锦服,外罩一件云雷衣。

    收拾利落。

    梁渠把龙灵绡搭在衣架上:“正好,今天龙灵绡留给夫人穿。”

    “嗯……我要穿它练武,练到溢汗!”

    “记得别洗。”

    “啧~”

    有体香、不自秽了不起?受不了癫公癫婆。

    龙瑶、龙璃撇嘴。

    梁渠哈哈大笑,摸摸两人脑袋。

    主屋外风雪连天,帝都比平阳冷太多,熊毅恒、杜翰文、金小玉三个人站在屋檐下哈吐白雾,像三个大号加湿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来的。

    “圪垯圪垯。”

    赤山拉着马车停在大门外,梁渠龙骧虎步,途经庭院时,冲屋檐下三人招手。

    “走,上车!”

    庭院上踏出三串脚印,几有些磕磕绊绊,左脚踢右脚,不会走路似的。

    赤山拉动马车,悠哉悠哉绕湖而行,有迎春花纸贴面,一个响鼻喷碎。

    “怎么,让冻的?”梁渠故意玩笑。

    两排对坐,本来路上已经熟络的三人,今天重新拘谨,膝盖夹手,熊毅恒、金小玉对视,胳膊肘戳一下同梁渠更有“交情”的杜翰文。

    杜翰文腹诽一句,硬一硬头皮,询问昨晚他们讨论出需要注意的行为细节。

    御前失仪可是大不敬。

    “梁师兄,听闻皇城里四季如春,是不是真的?”

    “真的,进去穿一件单衫就行。”

    “那待会下了马车,要不要提前脱衣服?”

    “不用,咱们来的早,起码门口站个两刻钟,过了午门,有专门放衣服的供桌,你们脱了放那边就行,有人看管,午门前随便排、随便站,别傻不愣登的杵宰相、国公身前挡风就行。”

    “入了午门,我们还是跟梁师兄你么?”

    “应当不跟我。”

    “啊?”三人大急,急到手心冒汗,“那站错了怎么办?”

    岁首大朝会,除了梁师兄,他们根本没认识的人。

    梁渠好笑,他仿佛看到了第一次来参加朝会的自己。

    “入了午门,天辰殿广场上,会有内侍固定官员站位,入了殿也是一样站,你们记住前后是谁就行,总之,没那么难,看前面人怎么做,跟着就行,错了有人来纠正。”

    杜翰文点头:“那……入大殿,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

    “右脚。”梁渠一本正经的胡诌,“左文右武,你们没有官身,却和我一起来,算半个武官,以后入职河泊所或者缉妖司也一样,所以要先迈右脚。”

    先迈右脚。

    先迈右脚……

    三人嘴唇嗡动,反复记忆。

    天未亮。

    午门前官员身披大氅,有三两说话的,有没从温暖中苏醒的,一个人站着打盹,不知昨晚干了什么。

    见到梁渠从马车上下来,在场官员无不抬手招呼,送上年节祝福。

    “梁大人!”

    “兴义伯!暌违日久!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啊!”

    “这朔方台之战,十日克三,梁郎将打的真是漂亮!”

    “哪里哪里,我等将士能在前线安心作战,离不开李大人这等父母官治理地方,好教我们高枕无忧!”

    谈笑风生。

    熊毅恒、杜翰文、金小玉立在雪地里,十分羡慕。

    什么叫牌面?

    有的人一站出来,自己就是风云中央,所有人都要来主动打招呼!不是上三品大官,便是勋贵。

    这就是牌面!

    反观他们,无人在意,像个被“孤立”的小透明。

    “徐叔!冉叔!白叔!新年好啊!”

    “你小子,真是年年有惊喜。”

    “初三有空来家里吃饭,把你家里那点人全带上,记得早点来,多玩一玩。”徐文烛捏捏梁渠肩膀。

    “有的有的,包有的。”

    寒暄几句,拉来吃饭,徐文烛目光一斜:“这三位少年英杰,便是淮阴武院教导出的弟子吧?真是少年朝气!”

    三人精神一凛,并拢双脚立正:“见过大人!”

    “没事,不必紧张。”徐文烛笑呵呵,打量一下,又看向梁渠,“了不得,世人都说落魄凤凰不如鸡,你这一招武院剿匪鬼母教,是真把鸡拔了毛,光秃秃放在火上烤啊。”

    梁渠正色:“鬼母教大势已去,自己上不得台面,秋后蚂蚱,真要说是厉害,那是陛下治理的好,我借的是国力的东风。”

    徐文烛嘴角一抽,拉扯回话题:“难为你把一个小武馆改成这样,比昔日宗门改制更厉害,陛下现在看重的很呐。”

    梁渠听出言外之意:“徐叔,怎么说?”

    “听学士的意思,陛下是准备再细分,分成三重,地方武馆、州府武院、省内武堂,成三级统辖,先南直隶,京城里试一试水。

    武院一府一个,武堂暂定南直隶两个,帝都两个,你这淮阴武院,八九不离十,多半要成为其中之一,改成淮阴武堂!”

    “好事啊!”

    梁渠眼前一亮。

    半官府性质的武院,肯定能加强地方统治,武师就是军队,这属于军政一把抓,朝廷当然想全面开花,加强地方统治,但目前仍是选择两京试水,为啥?

    圣皇优柔寡断?肯定不是。

    就一个。

    没钱没人。

    不是所有武院,都有淮阴武院一样好的条件和号召力,给点政策,自己打激素一样蹭蹭往上涨,开出花来,官职给了是要发钱的,另外要场地建设,教习招募,前期没有办法实现自我循环,甚至后期也不一定。

    想发展起来,只能以点带面,辐射出去。

    淮阴武院能起来,关键便在梁渠身上,地方官员为了完成任务……

    里头不就有捞政绩的机会?

    这政绩不一定需要自己去捞,让师父杨东雄去顶上就好。

    哪怕没有机会,身为创始人,武院越多,影响越大。

    闲聊两句。

    徐文烛离去,梁渠又见到同样从河源府赶来的贺宁远,贺大将军,此时西军由魏国公暂领,防备北庭,贺宁远则南下亲自领赏,梁渠同其寒暄,怡然自得,里头的自信教人羡慕。

    这就是实力和功绩带来的底气!

    梁渠来参加朝会的次数其实不多,头两次和三个少年一样“唯唯诺诺”,十八岁,站如喽啰,思考左右脚先迈哪个。

    现如今……

    场内文官不谈,那么多武将,臻象宗师之中,几个有他强?

    会自卑,无非是论资排辈排不上号,想自信不难,我成第一不就是了。

    该是旁人担心自己失礼冒犯!

第1059章 男儿必建回天策,青史应书万古名((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