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监国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46章:伐李(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隆德府的不少地方也就出现了反叛,看起来是官逼民反,可多多少少有一些有人利用了百姓愚昧无知的影子,鼓动了百姓们造反。

    这种情况下,怎么解决隆德府的问题,怎么彻底收回河东道的民心,也就成为了头等大事。

    燕王那边,已经不用他们上心,也无法上心,那些地方现在都是燕王殿下的,太子殿下似乎和燕王殿下合谋,在太子殿下的支持下,他们又能说什么。

    既然如此,治理陇右道、河东道,也就成为了他们的重心。

    为此,萧奕自然也就定下了贞元二十四年下半年的军事基调,那就是收复河东道。

    第二则,是兵出秦州。

    这个兵,乃是京师禁军之一的龙武军,也就是韩世重大将军。

    此人本就是秦州人,早年还是一个泼皮,后来,岳山镇守在金城郡的时候,看上了韩世重的勇猛,便收了他为弟子。

    经过这些年的教导,韩世重也从一个都城内的泼皮,人人厌恶的无赖,变成了知兵事、性稳重的朝中大臣,且破格被监国太子萧奕提拔为兵部尚书,凤凰岭一战之后,彻底进入了行伍,开始掌兵。

    收复河东道,必然要面临李贼和蒙元联合的后患,也必然要引起边关的一些动荡。

    陇右道成为了京师的粮仓,不能没有重兵把守。

    换下镇守了西凉之地十余年的西军,同样也有考量,这些西军的将士,要么已经年老,要么,早已经失去了战斗力,要么,被十几年边关的戍守生活磨灭了棱角。

    这些西军的忠心也就需要考量了。

    既然是新学新政,那自然很多事情都要焕然一新。

    边军同样如此。

    没道理,已经掌控了陇右道,却不掌控陇右道的边军。

    最关键的是,金城郡也就是兰州城那边,有一个宁王萧战。

    萧奕可是通过三宝太监的东厂密探,发现了太守拥兵自重的背后,多多少少有着五个亲王的影子。

    宁王萧战在兰州当地有着雅名,似乎很得人心。

    而其掌控的可是西凉铁骑啊!

    虽说,董琢到了江东的时候,带走了一部分西凉铁骑,却也留下了一部分。

    他是不可能全部带走的。

    真要是全部带走,董琢不可能活着到江东。

    萧奕又派出了一个人,担任隆德府的后勤大总管,也算是转运使。

    此人名叫姚崇,河北道人,贞元十八年的进士,前段时间,被萧奕提拔为兵部侍郎。

    既然要对晋阳用兵,自然是要先规划,且需要有人能够镇守在隆德府,以做稳定后方,保证岳红翎攻打晋阳的时候,后方的隆德府不会出现什么乱子。

    岳红翎是多少有一些不明白,为何不等到秋收之后再动兵,而是非要在这时候,一旦动兵,就要不死不休,一旦耽搁了秋收,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将军,李贼不除,京师难安啊。”姚崇叹了一口气。“且不说好好一个隆德府现在成为了是非之地,就只说大势,如今的大乾,已经有燕王殿下平定了江东、冀州,也算是大块人心了。”

    “可是,北边的战事,大将军也应该听说了吧?”

    “蒙元和北燕已经联合起来,攻打金人的国都,相信不久之后,就能有个结果。”

    “一旦蒙元获胜,必然会分兵南下的。”

    “李贼占据着晋阳这座北地重镇,这可是太祖之时就已经开始筹建的都城,就是用来防备北地蛮夷的。”

    “若是晋阳的国门失守,以蒙元铁骑的速度,很快就能够通过晋阳直指关中。”

    “到时候河东道没了。”

    “蒙元就能从晋阳扑向中原,西进陇右道、东进河北道、南下京畿路。”

    姚崇喝了一口茶,继续道:“大将军,只有平定了李贼,收复晋阳城,才能更好地完成秋收,才能在蒙元没有南下之前,重振北地重城,收复河东道的民心,才能更好地守住大乾国门啊!”

    岳红翎沉思片刻,起身道:“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我会给殿下整个河东道的地域图!”

    其实,岳红翎也被李贼这种无赖行为给扰的心烦意乱,真的忍不住了。

    早就想要挥师北伐。

    可是,朝廷那边没有一个定论,而且,京师禁军不堪其用。

    想要北伐,自然很容易成为一个笑话。

    拿什么打?

    现在嘛。

    四个月的时间。

    京师禁军也整顿的差不多了,也训练的差不多了。

    养兵四月。

    用兵一时。

    有一些事情,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第三天。

    岳红翎刚要发兵,却等到了一个意外之人。

    金吾卫大将军辛弃疾。

    以及金吾卫的四万兵马。

    还有一个囚犯。

    李怀安帐下大将军尉迟恭。

    凤凰岭一战,陷入到了前军战场上,没能及时撤离逃走,被围困之后,活抓了。

    此人也是硬气,一直都没有投降。

    萧奕也就失去了耐心,再怎么敬重这样的英雄好汉,可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敌人……终究是敌人。

    岳红翎为镇北大元帅、辛弃疾为镇北副帅,两人合兵十万,这是正经有建制的十万大军,除此之外,还有民兵、辅兵、厢兵,大约是二十万的兵力,于八月中秋之际,兵出隆德府,直指晋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