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监国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肃正朝纲,攘外安内 第118章:张久陵教子有方,三皇子读邸报(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然而,太子有勇有谋,也就不那么安分。

    如今听得董琢在江东谋逆,而李原在晋阳又有异动,竟然起了亲征的念头。

    须知道,监国太子如今还无后呢。

    若是在战场之上有个什么好歹,他们可怎么办?

    是迎回二皇子秦王殿下,还是越过秦王,举三皇子燕王殿下?

    张久陵沉吟片刻,压下心头的负面情绪,吩咐道:“继续观望吧,太子亲征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张柬之闻言,面色怔了下,迟疑道:“父亲,我……。”

    张久陵喝了一口茶,看了看自己这个年岁已经快要三十的长子,嗡声道:“我知道你的心思,此番,若是太子殿下真的亲征,你便跟着一起吧。”

    张柬之面色变幻了下,按捺住心底涌起的一股激动,道:“是,父亲。”

    张久陵则是一边提起笔,一边轻声道:“以前不让你出仕,一来,是因为我这身份,对于你而言,并非是什么好事儿,三朝元老,名气大,却也让张家要承受这等盛名带来的压力。”

    “二来,李林甫把持朝堂,你若出仕,必定会被一些人推举出来,当做是打压李林甫的一把刀。”

    “但是你为人谦和、心思纯良,根本就不适合当这一把刀。”

    “你可明白?”

    张柬之这才完完全全地明白自己这位老父亲为何一直拦着不让自己出仕入朝为官,顿时,感动不已,也愧疚不已。

    这些年来,其实他也有过一些不满。

    男子汉大丈夫,他却整日闲赋在家,手中无权、家中无钱,岂能无怨?

    ……

    贞元二十四年正月三十日下午,三皇子燕王萧政在江夏城接到了朝廷送来的年节赏赐,以及借着军中快马送达的最新一期《邸报》。

    话说,这个《邸报》在大乾可就是正正经经的邸报了,因为邸报的本意也一开始就是指朝廷把相关大事讯息贴出去,而在萧奕的有意改革之下,邸报上面的相关大事,也就真的是国朝大事。

    萧政先是认真接了赏赐,又着人好生招待使者,待一切妥当后,就立即回到了书房,直接打开了这一份邸报。

    这份新鲜送达的邸报比之前大半年所收要厚重的多,纸张也格外宽大结实。

    毕竟,以前的邸报那都是李林甫为丞相时候,让人编撰出来的,也都是一些粉丝太平,冠冕堂皇的废话。

    那时候,萧政从来不看邸报。

    而自从上一次,也就是萧奕处斩李林甫之后,开始整顿邸报,这掌权之后的第一份邸报,就是在谴责李林甫这个奸相祸国殃民之罪,然后便是今后朝廷的一些谋划。

    都是实实在在的内容,让萧政大为感兴趣。

    在李斯的提醒之下,也就明白,这样的邸报公之于众,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这完全就是收拢人心的一把利剑!

    邸报上对于有一些事情的记录的格外详细,而且版面整齐有序,让人一目了然。

    譬如说,上来一整张相关人事调度的邸报,除去朝中官吏调任之余,却居然还有他带领的燕云十六骑王翦所部在九江城之战的什么战斗英雄表彰。

    如某某某一口气取了七颗首级;某某某取了一个戴着内衬丝绸葫芦盔的无名首级,俨然大将;某都头身先士卒、勇猛不凡,先冲江口,攻同先登。

    萧政看着,一时间,这心中多少有一点儿膈应。

    佩服自己那大哥的奇思妙想,却又对他大肆表彰自己的部下大将有一些复杂。

    当然,萧政不觉得自己的好大哥凭借着这一份邸报,就可以收买王翦的人心。

    他十分信任王翦,相信就算是自己那好大哥以高官厚禄、金银珠宝等等办法,也不可能让王翦弃他而去。

    想当年,王翦不过是一军中小卒,因为一次演武而大放异彩,被萧政看上了,从此带在身边。

    他把自己从岳山那里学到的兵法韬略,也交给了王翦。

    毕竟,王翦本身就有着将帅之才,这样的人,不指点一下,可就浪费了他的才能。

    萧政这算是有着指教之恩,相当于是王翦的恩师。

    他相信王翦,但是却也要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的心思,安抚一下王翦。

    这封邸报,王翦也是会看到的。

    为了不让他有什么心思,自然也要自己亲笔书信一封,也可询问一下战况。

    既然占据了湖口,也是时候继续北上,逼近江东之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