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乾监国太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卷:太子监国,暗流涌动 第52章:使臣行,词大家拜会弘文馆(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渠山公,太子殿下有令,燕国使团中有一位燕国第一词人纳兰奉孝会前来弘文馆拜会。”

    “他们很有可能是来者不善,还请你们做好应对的准备。”

    怀吉太监躬身施礼,传达了萧奕的意思之后就转身离开,留下颜师故等人面面相觑。

    孔颖笪低眉沉思了片刻,就立即说道:“快,去请杜伯虎,就说燕国的纳兰奉孝来了。”

    其他人也回过神来,太子殿下派人来提醒他们早做准备,又言那纳兰奉孝来者不善,肯定是要和他们来个文斗什么的。

    而让他们批注四书等,又或者是谈论文学上的思想,他们倒是有很多话说,并且绝对有信心让燕国的人低头走出去,甚至是躬身拜师。

    但是作词……并非是他们的强项。

    如今能够和纳兰奉孝斗上一斗的人,也就只有杜伯虎,大乾如今的少年词人。

    大乾以前盛行吟诗作对。

    所以呢,现在还会有一些诗对大家,作诗就好比是喝水一样简单。

    而词赋在一开始被称之为长短句,后来才有了一个新的说法,叫做词。

    这也是大乾的文人创作出来的一种文体,并且也盛行了一段时间。

    只是后来在一次改革中,词成为了被打压的文体,诗对依然是最优美的文赋。

    那一次的改革,叫做古文改制。

    这也就导致作词不再是大乾文人的强项。

    现在来了一位燕国第一词人纳兰奉孝,他们还真的不好应对。

    一个不好。

    那就是落了大乾文人的面子。

    弘文馆能够丢得起这个面子吗?

    肯定是丢不起的。

    别说什么古文改制之后,大乾文人都不喜欢作词了。

    改制都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诗词歌赋都在盛行,只是大乾读书人还是热衷于诗对而已。

    并不能以这个为借口,就说大乾读书人不喜欢作词吧?

    说出去,也不会被读书人接受,反倒是会被燕国的读书人所耻笑。

    丢了面子。

    他们还能自持身份,说是大乾名儒吗?

    “不用了,我已经来了。”

    就在颜师故、孔颖笪几人反应过来,立即让人去找杜伯虎的时候,他已经来了。

    一身灰色儒袍,头上戴着束发木簪,穿着千层底黑靴,清秀的面孔在太阳的照耀下显出完美的侧脸,带着一丝书生气质,却更显着放荡不羁。

    大步走进来,随便拱手施了礼,就找了位置坐下来。

    此人正是弘文馆的异类,幼年时候就有神童之名,三岁识字读书、七岁全文背诵四书、十二岁已经博览群书,等到了十四岁,就考了进士,但是未曾履职,而是继续读书,且被陛下赏识,加封大学士,进入了弘文馆。

    在别人还在研究诗对,想要做出能流传万世之作的时候,他开始研究词赋。

    因此也就受到了弘文馆的一些人排挤,再加上,此人眼见李林甫把持朝堂,还写了一首词讽刺权相当道,被李林甫找了机会弹劾,罢了大学士的身份。

    颜师故、孔颖笪等人虽然看不上杜伯虎研究词赋,但是却更加看不惯李林甫只手遮天,就出面保了杜伯虎。

    李林甫也不想和这些大儒为敌,别看他们没什么官职在身,但是架不住他们桃李满天下,有着大儒的名誉在身,轻易动不得。

    动了,那就是和天下读书人为敌。
第一卷:太子监国,暗流涌动 第52章:使臣行,词大家拜会弘文馆(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