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逐浪洗剑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4章 先例(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穆乘风好象完全呆住了。

    就在这一刹那之间,莫少涛突然双手一齐高扬,三十六枚暗器如同雨点般向穆乘风的身上疾射过去!

    莫少涛是谁?

    莫少涛就是逍遥公子。

    逍遥公子并不能算是一个绝顶高手,但他的内家掌力的确练得很不错。

    但眼前这一个莫少涛,根本就不是莫少涛。

    莫少涛在哪里?没有人知道。

    但这个莫少涛却肯定是假的。

    他不是莫少涛,而是曾大鹏!

    曾大鹏,也就是杀手曾三!

    (三)

    曾三的暗器功夫,在武林中就算不能名列前十名,但也绝不会在二十名之外。

    他不但暗器功夫了得,而且擅于把握机会,给自己制造绝对有利的环境。

    每当他要杀人的时候,他的情绪一定很集中,就好象是个在科场上的考生。

    杀手不易为。

    尤其是要杀一个高手,更非易事。

    穆乘风是高手,他不但是高手中的高手,而且也是专杀高手的高手。

    曾三也是高手。

    杀手中的高手。

    但他们之间的武功。

    究竟孰优孰劣?

    曾三只能够知道一个大概,而这个“大概”,正是他从穆乘风在江湖上每一场战斗中推测出来的。

    穆乘风是穆枪的儿子。

    穆枪身经百战,穆乘风亦然。

    虽然穆乘风的年纪并不老,但他的江湖经验却绝不比父亲稍逊。

    武功的优劣,与江湖经验的深浅,在一场生死决战中,往往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高手相争,武功绝对不是判决胜负生死的唯一条件。

    在江湖上,往往不乏高手败在高手的先例。

    就算彼此的武功相距有一段颇大的距离,但武功轻较差者倘若能占天时,地利,人和的其中某一两种因素,他就有机会可以一举歼灭强敌。

    曾三是老江湖,也是一个老牌杀手。

    他的武功虽然不算是顶尖儿的脚色,但却能屡杀强手。

    在杀手行业中,他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曾三估计对手的武功,永远高估一线以至两线。

    他从来都没有轻视过任何一个对手。

    有一次,他只不过去杀一个屠夫,而这个屠夫的武功只是江湖上第四五流的脚色,但曾三居然化了半年的工夫去调查这个人的来龙去脉。

    他的雇主甚不满意。

    催主再三雇促曾三下手!

    但曾三却连睬都懒得睬他。

    雇主一怒之下,另聘更有名气的杀手去对付这个屠户。

    但那杀手还没有闯进屠夫住的房子,就已给人乱刀分尸,斩杀于天阶之下。

    雇主又惊又怒,再聘更有名气,武功更高的杀手去对付这个屠户,但这杀手的遭遇更惨,连脑袋都给屠户拿去喂狗。

    雇主惊出一身冷汗,再去找曾三。

    曾三冷冷的对他说:“你不必找我,我既已收下了杀人订金,就绝不会退订,也不会不履行杀人的任务,你走罢。”

    雇主怔住。

    曾三又冷冷的告诉他一件事:“这个宰猪的混蛋,一直都在装疯扮傻,其实他的武功,远在你所聘的杀手之上,我也同样不是他的敌手。”

    雇主的脸色发白,半晌还说不出一个字。

    曾三最后说:“三个月之内,他不死,我死!”

    过了八十六天之后,曾三带着十三道伤痕去找这个雇主。

    那时候,他简直就象是从猪血锅里捞上来的。

    但他身上的血并非是猪血,而是他自己体内流出来的血。

    其中也有一点点是那屠户的血。

    “你要我杀的人,他已死了。”曾三是来索取杀人酬金的。

    雇主大为感动,甘愿付给曾三双倍酬劳。

    但曾三拒绝了。

    虽然他是个杀手,是一个为金钱而卖命的人,但他绝不滥取雇主的一分一毫。

    这是他的规矩。

    虽然这规矩是他订下来的,他本不必遵守。

    但他若连自己订下来的规矩都不能遵守,那么他早已死在屠夫的手下!

    曾三就是这么样的人。

    他有冷酷的一面,同时也有演戏的天才。

    他绝不呆板,尤其是为了要把猎物乖乖伏在自己脚下的时候,他的鬼主意简直比十八岁的小狐狸精还多。

    他现在要杀的并不是屠户,而是一个比屠户还更莫测高深的穆乘风。

    他要制造有利自己的环境才下手。

    曾三的情绪很集中,他是一心一意为杀穆乘风而来的。

    但穆乘风的情绪并不稳定。

    尤其是当他听见白盈盈已死在逍遥公子莫少涛掌下的时候,他简直变成了一个呆子。

    曾三当然了解穆乘风的心情。

    在这个时候突然出手,曾三最少有九分以上的把握,可以把穆乘风当场击毙。

    寒芒骤闪,突如其来的一击,已把穆乘风所有的退路全部封死。

    他已变成瓮中之鳖,网中之鱼。

    可是,曾三却忘记了一件事。

    鱼儿虽在网中,但仍然会有漏网的机会。

    鳖虽在瓮中,但无论是谁的手伸进去,都难免会被狠狠的咬一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