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武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3章 清军态势,水师换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但他也是一个老行伍,这一年来,吴淞水师得到朝廷重点建设。

    三万人马,拥有大小船只一干艘,主战船一百五十艘。

    主战船主要是海沧船、苍山船两大船型。

    这种战场每船有一百五十名士卒和船工。

    船一般长十二丈,宽四丈三,高三丈三,共有五层船舱。

    船上装备有六门口径不一的红夷大炮。

    士兵们人手配备一杆燧发枪和火雷弹,无论是远攻,还是近战,火力都十分强大。

    除了主战船外,还有中小型的船只,如子舟船、火龙船、赤龙船、鹰船、网梭船等等。

    方国安这个提督总兵,帐下有左右两翼总兵黄斌卿和吴志葵二将。

    但实际上三人,谁也不服谁,因为三人各率一万人马。

    分别驻扎在三个地方,方国安在松江口驻扎,黄斌卿在扬州港驻扎,吴志葵在镇江口驻扎。

    方国安急于求战,也是为了立功立威,从而提升他这个提督总兵的威望。

    黄蜚也知道方国安的尴尬地位,所以他并没有贸然答应,而是看了其他几个总兵一眼。

    “江面开阔,大军沿线摆开,各军配合出击,定可一战而胜之。”

    左总兵黄斌卿虽然给了黄蜚面子,但却并没有给方国安面子。

    “黄总兵说的不错,各领各军,各立各功,吴淞水师营三镇人马,愿为前驱,斩将搴旗,歼灭来犯的建奴鞑子。”

    右总兵吴志葵紧跟着附和道。

    听完三人的话,黄蜚眉头一皱,沉声说道:“大将军有令,水师各营,皆由本提督调遣。”

    “尔等再敢妄议,本提督定然上报大将军,军法处置,决不轻饶。”

    黄蜚是真没有想到,吴淞水师营的人马,竟然也相互内斗,各自为政。

    就这闹哄哄的样子,要是上了战场,谁能够保证他们会相互配合?

    战场之上,最讲究的就是相互配合。

    “大将军驾到。”就在黄蜚头痛之际,朱云飞在曹明、傅山率领的亲卫营,一路飞马来到水师营大寨。

    “卑职等参见大将军。”听到朱云飞来了,黄蜚率领众将,连忙迎了出来。

    “免礼。”朱云飞摆摆手,昂首阔步的率先走进了大堂。

    刚在主位上坐下,朱云飞目光扫过黄蜚、方国安等人一眼。

    指着曹明身边的三个陌生面孔之一说道:“这位是冯澄世,福建举人,现任兵部给事中。”

    “从今天起,由他担任水师营监军使。”

    “这位是马信,曾任参将一职,从现在起,他将担任水师营都指挥使,负责军前指挥。”

    “这位是施琅,曾任游击将军一职,他将出任水师营副都指挥使,协助马信指挥军前作战。”

    表情严肃的朱云飞,目光凛冽的扫了众将一眼,他可不是来跟众将商议的。

    而是直接来宣布命令的。

    吴淞水师营三镇人马,相互不服,各总兵相互不服气。

    朱云飞早就知道,之前朱云飞可以容忍,他们相互掣肘,各自为政。

    但现在大敌当前,他自然不能再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眼前的冯澄世、马信、施琅三人,都是郑森招揽的部下。

    去年新帝登基,当时朱云飞与郑森会面时,曾经提过一个要求,希望郑森能够举荐一些有水战经验的人才给朝廷。

    郑森倒也没有辜负朱云飞的期望。

    回到福建之后,郑森给朱云飞先后推荐了数十位人才。

    而其中冯澄世,马信、施琅三人,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最重要的是,这三人都在郑芝龙的水师营中,至少有过一年海战经验。

    在军中服役最长的马信,曾经跟随操江水师总兵郑鸿逵三年之久。

    不过因为这些人,都不属于郑家嫡系。

    所以在郑芝龙帐下,一直没有获得重用。

    为此,当郑森找到他们,说是朝廷要调任他们去南京任职时,他们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下来。

    这三人当中,年龄最小的是施琅,这个时候的施琅无疑是名不经传的。

    但在历史上这个人,却是名气最大的。

    年龄最大的冯澄世,同样名声不显。

    但是他有一个儿子,一个义子。

    论起名声和能力,却是丝毫不弱于施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