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第一武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40章 布置战场,说服众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其次羽林卫的郝摇旗,金吾卫的王遵坦,率领的两万精兵也在赶来途中。

    还有池州水师营总兵黄蜚所部一万五干人马。

    以及安庆黄得功帐下各营,少说一两万人马,撤下来应该没有问题。

    各部人马一旦集结到无为城,至少有十万人马。

    虽然兵力上,仍然弱于清军,但朱云飞率领的明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即便兵力少于清军。

    朱云飞也有十足信心,在无为城下挫败清军的入侵。

    “大将军妙算无漏,未将佩服。”虎大威等人,听完朱云飞的部署,由衷的表示钦佩。

    “要是没有什么问题,大家就立即行动起来吧。”

    商谈完正事,朱云飞起身刚宣布散会,陈德却再次开口道。

    “大将军,卑职还有一个疑问。”

    “老陈,你是怎么回事?哪来那么多问题?”李虎不满的瞪了对方一眼。

    “无妨,今日难得大家都在,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敞开来说嘛。”

    朱云飞倒是没有计较,而是微笑着重新坐了下来。

    在众将的注视下,陈德硬着头皮拱手问道。

    “敢问大将军,为何要放弃安庆、宁国、徽州各府。”

    “满清建奴对待我汉民百姓,向来凶残暴虐,大将军您主动撤兵,把手无寸铁的百姓,留给满清建奴,岂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吗?”

    陈德这话不可谓不重,但他这番话,并不只是代表了他个人的观点。

    事实上朝满朝文武官吏,包括太平府的督师张国维,御史金声,都不理解朱云飞放弃城池的行为。

    在他们看来,放弃城池,丢下百姓,这就是逃跑。

    对于大家的看法,朱云飞也是能够理解。

    至少从表明上来看,这样的主动撤退,无疑是畏敌害怕的行为。

    但是,朱云飞下令各府兵马撤退,放弃百姓,显然不是畏敌和害怕。

    而是他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做出的艰难决定。

    身为一个三军统帅,朱云飞的战略目光,若是还局限在一城一地的得失上,那么他也就离败亡不远了。

    正所谓慈不掌兵,朱云飞放弃安庆,宁国、徽州三府,看似把城池拱手想让,让数十万百姓,陷入清军之手。

    但实际上,朱云飞这么做的目的,却是一举三得的计策。

    第一以空间,换取时间,从而争取到时间,让各军得以集结。

    第二诱敌深入,把清军引到有利于自己的战场决战。

    第三骄敌之心,给清军造成一种错觉,明军一战击溃,不足为惧。

    除了以上三点考虑,朱云飞还有另外两个顾虑。

    那就是他即便率军支援安庆,顶多是清军在安庆城下,打成拉锯战。

    而清军足有二十万人马,而且九江,湖广还有十万可用兵马。

    一旦朱云飞陷在安庆。

    清军南线的人马,一样可以继续攻打宁国、徽州。

    到时候战斗打成焦灼状态,受苦受难的还是百姓。

    这是其一,还有其二。

    眼下中原的战局,并没有彻底平息。

    洛阳的清军主力,并没有被消灭,燕京方面的清军,仍然还有十万之众。

    若自己陷在长江战场上,清军北方大军南下,他将会腹背受敌。

    所以,朱云飞这个时候,看似从容淡定,实际他内心却是比谁都焦急。

    现在的他巴不得速战速决,把来犯的阿济格清军,一日之间,尽数消灭殆尽。

    而要想要速战速决,就不得不有所牺牲。

    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所得,必有所失。

    朱云飞放弃各府,主动战略撤退,固然牺牲巨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撤退,城池就不会被攻陷,百姓就不会有伤亡。

    反之,若能够付出一些代价,换取最大化的胜利,这样的牺牲显然是值得的。

    朱云飞的一番解释,让在座的众将,疑虑尽除。

    “卑职不该怀疑大将军,还请大将军降罪。”羞愧不已的陈德,更是跪地请罪喊道。

    “起来吧,你做的对,不盲目,不盲听,这是作为一个大将基本要求。”

    朱云飞扶起陈德,扬声说道:“诸位将军们,都给我行动起来。”

    “把战场给建奴修筑起来,我要让建奴成为我们羊圈内,那一头头待宰的羔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