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4章 史无前例,可能也后无来者的开幕式(1/2)
晚,19点50分,东道主入场。
在主席台亮过相之后,19点55分,整个“鸟窝”体育场的灯光,缓缓熄灭、变暗。
紧接着,一道耀眼的光环,照亮古老的日晷。
体育场中央,2008尊缶被同时敲响,声音动人心魄,气势雄浑豪壮,让人有一种情不自禁的、血脉贲张的感觉。
随后,缶阵变换,在敲击下,缶上的灯光变换组合出倒计时的数字。
20时整,2008名士兵击缶而歌,吟诵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的名篇,欢迎着远来的宾朋。
自此,一场炫丽夺目、激荡人心、且蕴含厚重的、人类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盛大演出开始了,……
这场演出,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将璀璨的华夏文明,浓缩在了这短短的时间内,呈现在了世界的面前。
整个演出的场地,就是一个长147米,宽27米的LED屏幕。
当场地上巨大的卷轴慢慢拉开时,所有人无不为之震撼。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集天地之精华,展现于笔端画卷,凝结成人间瑰宝。
“太古遗音”、四大发明、汉字、戏曲,灿烂的文化被神奇地展示出来。
天地之间,丹青流淌,水墨晕化,天地氤氲,万物化醇,一轴长卷国画表达出东方美学独特的时空观念与哲学精神。
而地面上的背景,是花家最有名的五幅长卷画,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这同时也代表着种花文明,传承有序。
897名士兵,化身897块“活字”,组合出不同的“和”字,表现着汉字的演化过程。
在悠扬的乐曲中,长卷上浮现出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的商队和地图。
演员们沿着地面上的“丝路地图”和沿途的标志前行,出阳关,下西洋,架起丝绸之路。
举着古老的“司南”,上千名水手,手持黄色巨桨,组成巨大船队,再现郑和下西洋的盛况。
音乐声中,巨桨翻飞,海天一色,惊涛骇浪中,两条船队如巨龙般飞舞,全场观众欢声如潮。
开幕式上,最让人震撼的,还要数烟花的燃放。
——烟花的总设计,就是前段时间在高原“炸山”的那个蔡先生。
“鸟窝”体育场的烟花燃放阵地,有顶部燃放点287个,顶部红闪燃放点1462个,中心区阵地27个,烟花弹总共数万发。
另外,沿着京城中轴线,还有二十九个烟花燃放阵地。
当这些烟花燃放的时候,组成的二十九个脚印,从承天门向“鸟窝”体育场,缓步走来。
那场面,仿佛是种花文明,从荒古中一步步的走到现在。
每一枚脚印中,都蕴含着历史的厚重,每一枚脚印,都像踏在人的心头,让人震撼莫名,随即就是一种热泪盈眶的冲动,……
种花文明能传承至今而未断绝,属实不易啊!
要说唯一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就是后来曝出来的,小姑娘假唱的事了。
其实这跟小姑娘本人没关系,都是导演组安排的。
本来歌唱祖国的童声领唱,选的是一个姓杨的小姑娘。
可不巧的是,当时正赶上小姑娘换牙,导演组觉得缺牙漏风的,形象上可能不太美观,于是就决定让模样可爱的、姓林的小姑娘上。
第4894章 史无前例,可能也后无来者的开幕式(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