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9章 扫朱标的脸!(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519章  扫朱标的脸!

    “开炮!开炮!快开炮!”

    标统冲着犹犹豫豫的岸防炮兵将士愤怒咆哮。

    嗖!

    也就在此时,炮弹呼啸的声音刺耳响起。

    所有人下意识抬头。

    一个个巨大,黑乎乎的弹丸,划过一条条优美弧度,从岸防炮阵地上空划过。

    一道道视线,跟着移动。

    砰!砰!砰……

    紧接着,巨大的撞击声在岸防炮阵地后方响起。

    草木碎屑、泥土飞溅。

    一条条,一米深、十数米长的‘壕沟’出现在众人视线中。

    标统快步冲到阵地后方,站在一座,水泥砌成的炮台上,看着冒‘白烟’的‘壕沟’。

    唇角狠狠抽搐。

    按着刀柄的手,剧烈颤抖着。

    这就是燕华海军舰炮的威力吗?

    他出身陆军。

    第一次见,海军舰炮如此巨大的威力。

    这炮弹,若是落在岸防炮阵地中,别说人了,就是那些购买燕华钢筋,用水泥钢筋建造的炮台,都承受不住吧?

    ……

    于此同时。

    后方,旗舰舰首。

    吕珍举着望远镜,盯着炮弹弹道,全部打入岸防炮阵地后方,脸色终于好了点。

    叶开满脸潮红,激动道:“部长,徐将军这一手打的漂亮啊!虽然开了第一枪,可炮弹全都打到了岸防炮阵地后方,这即彰显了我方的强硬,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给了岸防炮阵地暗示。”

    “不过,这种暗示还不明显,最好再往岸防炮阵地前方打一轮……”

    ……

    砰砰砰!

    就在叶开声音刚刚落下时。

    还真让叶开说中了,徐宪昌所在的第二战斗舰队旗舰,再次开炮。

    二十几颗带着巨大动能的弹丸,落在岸防炮阵地前方。

    吕珍余光瞥视,叶开为首的一群年轻将领,脸色虽然缓和了很多。

    可眉头却拧的更紧了。

    望远镜转移。

    视线落在旗舰方向。

    徐宪昌用率先开炮,却故意打偏的行动,赢得了叶开为首,海军中,这些年轻小家伙们的信任。

    要知道,就在刚才,叶开还执着坚持,认为徐宪昌统帅的第二战斗舰队和大明有不清不楚的瓜葛。

    不能作为先锋主力。

    可眨眼功夫,态度就改变了。

    至于原因,很简单。

    徐宪昌率先开炮,展示了燕华海军的强硬,展现了燕华的强硬。

    同时,故意两轮全部打偏的巧妙设计。

    确保了事态在可控范围之内。

    军中这些小伙子们。

    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

    态度很复杂,一方面,对于大明太子朱标,对燕华的不公正不公平态度,十分愤怒。

    想给太子朱标一点颜色看看。

    可另一方面,大家都出自中原。

    流着一样炎黄血。

    即便知晓,己方拥有绝对强大的武力(至少海军力量,当下的燕华,足以称霸四海),但并不希望和大明,发生流血冲突。

    这得益于,王爷这些年推动的全民思潮。

    炎黄论!

    炎黄子孙论,对他们这些老一辈来说,影响不大。

    但对于类似叶开这种,十八九岁的孩子,影响十分大。

    甚至可以说,十分狂热。

    因为燕华已经立国十几年了。

    这群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从懵懂蒙昧时期,就开始接受炎黄子孙论的教育了。

    他们的价值观塑造过程中,已经完全认同了这一点。

    同时,这些年,燕华的国力蒸蒸日上,不断对外开疆辟土。

    用王爷的话说:这是提携、帮助流落四海之上的炎黄子孙,同时扩张炎黄子孙,至少未来一千年的生存空间。

    价值观、国力日上的荣耀感。

    对这群生长在新时代的年轻小伙子们影响十分大。

    不过……

    叶开年轻,虽然聪明不假。

    可思维到底还幼稚。

    ‘徐宪昌!’

    如果说,之前,这个优秀的中壮年晚辈,上了军情司、纪律督查署的名单。

    他保留意见。

    不相信。

    想给这个海军优秀晚辈更多包容。

    可徐宪昌今天的所作所为,反而让他对其产生了怀疑。

    徐宪昌的表现。

    落在叶开这些热血小伙子们眼中,是聪明、巧妙的展现燕华强硬态度。

    可他早过了那个狂热的年纪。

    这双眼,见过的人,比叶开这些年轻人吃过的盐都多!

    徐宪昌开第一枪的行为,落在他这个老家伙眼中,更多是一种急切。

    可为什么,徐宪昌要如此急切呢?

    这个中壮年海军优秀将领,以往一直以稳重著称!

    其次,两轮炮击,全都打在了岸防炮阵地前后,对,此举是控制了事态向不可控发展。

    但换个角度。

    同样也暗示了:燕华不想真的发生流血冲突!

    这个暗示,与王爷‘立足战争、针锋相对’的原则,看似相同,可其实完全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这种炮击,如果前方岸防炮阵地中,有聪明人,一眼就能看出,燕华不想打!不想真流血!

    即便岸防炮阵地内,没有这种高人。

    可这里的消息传回金陵。

    太子朱标,那种专于帝王权术的人,看不懂吗?

    徐宪昌的这一行为,几乎可以归类为,向太子朱标,秘密传递消息!

    “徐宪昌!”

    吕珍轻喃。

    叶开一群年轻参谋,只当吕珍是欣赏徐宪昌。

    ‘看来,此番事了,回去后,应该将此事,好好详细汇报王爷了。’

    ……

    吕珍对徐宪昌真正产生怀疑时。

    太子卫率的标统,又冲到阵地前,看着留在阵地前的狰狞弹坑。

    脸色苍白的没有一丝血色。

    他不想打!

    从两轮炮击后,狰狞的弹坑,他就能判断,一旦炮战开始,战争的烈度多么残酷。

    他身为太子卫率的标统。

    只要等太子登基。

    他就能鸡犬升天,拥有享之不尽的荣华富贵和地位。

    若是现在开战战死,可就什么都没了!

    标统扭头,看向,岸防炮阵地指挥官被杀后,投靠他的副指挥官,询问:“说说,一旦开战,我们的胜算有多大?”

    副指挥官脸色变变。

    忙道:“周标统,岸防炮和舰炮对战本来就不占优势,我方的炮兵阵地是死的,对方在战船上,就是移动的炮台……”

    ……

    “其次,其次……我方这些年,受限于经费、后勤,兄弟们训练不足,炮战技能,根本没法和燕华海军相比,据卑职所知,燕华海军,每年,每艘战船上的火炮,都要在训练中更换好几次。”

    “炮管的寿命是有限的,就像咱们这种岸防炮,打一千次后,炮管就极容易炸膛……”

    这些岸防巨炮,朝廷制造不出钢,同时,铸造工艺也不行,根本造不出来。

    全都是向燕华购买的。

    当时,太子刚监国,和燕华关系还很好。

    燕华卖这批岸防炮,每门一万两白银。

    这还是成本价!

    因为火炮太珍贵,自己又不能造,加上拨付水师的经费少之又少。

    不敢训练。

    炮兵炮战技术,根本和燕华,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大人,按照燕华海军的炮击技能,咱们这么大的一片炮兵阵地,对方就是闭着眼,也不可能两轮炮击,都打偏,卑职判断,燕华根本不想打,两轮炮击就是发泄一下此番,燕王妃差点难产出事的怒火……”

    标统看着前面狰狞可怖的弹坑。

    他也感觉,燕华不想打。

    他现在也庆幸,岸防炮阵地中,那些该死的炮兵,也不知是技能差,还是故意磨蹭,不想和燕华开战。

    至少,他们没有还击。

    没有引发全面炮战。

    可……燕华毕竟率先开炮了。

    他若是不下令反击,会不会难以交差。

    可……真让他打,他见识了海军炮战的烈度,真不想打!

    一艘铁甲舰尚且如此。

    涌入内陆水道的,可有十六艘铁甲舰呢!

    “暂且静观其变!”

    标统犹豫挣扎后,咬牙吩咐。

    ……

    一时间,方圆周围,陷入一片死寂。

    第二战斗舰队,旗舰甲板上。

    徐宪昌举着望远镜,看着没有丝毫动静的岸防炮阵地,唇角浮现一丝笑容。

    放下望远镜,吩咐:“向部长发信号,继续启程!”

    呜呜呜……

    长短不一的汽笛声,化作信号,传向后方。

    第二战斗舰队破开水浪,继续向前。

    后方。

    吕珍放下望远镜,吩咐:“命,第三战斗舰队,拱卫运输舰队,用最快速度,冲过岸防炮阵地射程水域,第一战斗舰队,跟随旗舰殿后!”

    呜呜呜……

    汽笛信号传出。

    第二舰队,一字排开,挡在后勤运输舰队侧帮,迅速向前进发。

    吕珍旗舰所统帅第一战斗舰队,缓缓跟在后面。

    当运输舰队,在第二战斗舰队拱卫下,走出岸防炮射程水域后,吕珍冷冷命令:“传令!”

    “六艘铁甲舰,瞄准岸防炮阵地旁,悬挂太子卫率旗帜的大营,三轮速射覆盖!”

    叶开为首,一群年轻参谋脸色瞬变。

    叶开紧张道:“大伯……”

    “这里没有大伯!叫部长!”

    吕珍冷肃打断叶开。

    叶开立正,敬礼,大声道:“部长,我作为参谋,必须向部长发出建议,部长的这一命令,极有可能引发大明和燕华的全面战争。”

    “我知道,马上执行命令!”吕珍看着叶开满脸倔强,不为所动,呵斥:“不要忘了,军人以服从命令为最高天职,去传令!”

    “是!”叶开大声回应,转身时,倔强道:“但我会按照规矩,回去后,写一份详细战场陈述,提交内阁和王爷!”

    吕珍看着叶开倔强离开。

第519章 扫朱标的脸!(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