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86章 朱元璋:咱睡不着啊!(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元璋看了眼朱棣,笑问:“这种统一的大明小旗子,也是百姓自发做的?”

    朱棣摸了摸鼻尖讪笑。

    这种欢迎方式,一看就是他想出来的。

    朱元璋笑着瞪了眼,视线移开,抬手,笑着向南北两岸的百姓招手。

    招手的动作,顿时点燃了百姓的情绪。

    欢呼声瞬间更加沸腾。

    朱元璋笑着,手臂摇摆幅度更大的回应百姓。

    虽然旗子是老四一片孝心准备的。

    但燕藩百姓对他的欢迎,真假与否,他能从百姓的声音中听出来。

    真的不能在真了!

    余光看着朱棣。

    他以有这样一个儿子自豪!

    他很清楚,此地百姓,对他出访老四燕藩,发自内心欢迎,是因为,他生了老四这样一个优秀的儿子。

    在百姓看来,是他教的好,所以,老四给他们创造了现在的生活和日子。

    当然,他也清楚。

    百姓欢迎他,还有一丝期望。

    期望他这个做皇帝的,能把他们的中原家乡,也建设成燕藩,让家乡的亲人,也过上如他们这般好日子。

    ‘标儿真应该来看看,感受一下,这些出走海外的中原百姓,对中原家乡的期盼!’

    咚!咚!咚……

    突然的钟鸣声,在欢呼声中响起,仿佛也在用‘自己’的独特声音,欢迎大明皇帝造访燕京。

    众人视线转移,这才循着声音看去。

    粗壮的四方水泥柱子,率先映入眼帘。

    所有人耳闻经久不息的欢迎浪潮,缓缓抬头,视线沿着远处的水泥柱子,向上延伸。

    炎黄楼三个灯光映照中,金光闪闪的大字,映入眼帘。

    然后……

    玻璃罩内,沼气灯映照中的巨大钟表出现在视线内。

    刚才他们都被岸边热烈欢迎的百姓吸引,竟然忽视了,如此宏伟巨大的建筑!

    嘶!

    所有人,看着高达十五丈的巨大钟楼,全都惊呆了。

    朱棣也不例外。

    他离开时,燕京的建设中,可没有关于钟楼的规划。

    傍晚八点整。

    八声钟鸣在欢呼声中结束。

    舰队缓缓越过钟楼。

    驶入世纪大桥下方。

    尽管所有人的脖子都有些酸痛,可依旧仰头,看着头顶,缓缓‘后退’的大铁桥,以及支撑铁桥,深入水底的巨大水泥支撑柱。

    “这……这就是燕京?”

    马茹难以置信的喃呢声传入朱允炆、胡惟庸、吕本耳中。

    马茹悄悄看看朱允炆。

    见朱允炆脸色十分不好看,视线转移,看向朱棣所在的游轮。

    寻找雍鸣的影子。

    将来燕王开创的这一切,令人震撼的基业,都将为燕世子朱雍鸣继承!

    哪个女子,将受上天眷顾青睐,能成为燕世子的王妃?

    如果是她,该多好?

    之前,她还瞧不上燕世子、朱祈婳,可现在……

    之前,她嫉妒,采绿那个乡野丫头,凭什么能做太孙妃?

    可现在,采绿也比不上,燕世子将来的王妃!

    可惜,燕世子不在船上,还在倭国,而她已经是朱允炆的未婚妻,享有这一切的未来燕世子妃,永远不可能是她。

    她现在有些相信,人家燕王根本不屑于继承大明这种论述了。

    有此等文治武功,何必继承大明。

    人家燕王,自己就能打下,创建一个,更好的大明!

    可笑,朱允炆却将燕王、燕世子当做敌人。

    ……

    朱允炆并不知道,短短瞬间,自己的未婚妻已经变心了。

    胡惟庸、吕本悄悄相互对视,视线瞬间移开。

    吕本看着没有半寸城墙的燕京,唇角阴冷笑容一闪而逝,‘富饶繁华的燕京,未来的工业技术,都将是他吕家的!’

    他已经决定了。

    等太子灭朱四郎后。

    借助倒燕联盟,扶持允炆坐上九五至尊之位。

    他就说服允炆,将燕京封给吕家。

    他要求不高,不要整个吕宋,只要燕京就够了。

    吕宋距离大明,光坐船,行程就两个多月。

    太偏远,适合分封。

    允炆把这里封给他这个亲外公,才能帮他守住这里的富饶。

    虽然,他还没看燕京的全貌。

    夜晚,工业区也停止运作。

    可单凭百姓光鲜崭新的穿着,照亮黑暗的沼气灯,以及那个炎黄楼,和身后雄伟的大铁桥。

    已经证明,燕京的发达先进和富饶!

    将来,这里一定是吕家的!

    朱四郎所有的一切,都是给吕家做嫁衣!

    ……

    众人或羡慕,或嫉妒,或佩服,各有所思之际。

    游轮缓缓靠近,可同时停靠五十艘海船的巨大码头。

    朱棣轻声道:“父皇、母后,到了。”

    闻声,众人这才回神。

    朱元璋点点头,“走,带咱和你娘下船。”

    众人纷纷从一艘艘游轮、商船涌下码头。

    脚踏在完全水泥硬化的码头,看着码头上,粗大四方,钢铁建成的起吊货物的龙门架,以及周围,整齐堆积,四四方方的木箱。

    众人耳闻着,码头外面,依旧传来的欢迎声,好奇打量着,这座宽大雄伟的码头。

    叶茂率领众人,快步迎上来,抵近后,作揖行礼:“拜见陛下、娘娘!恭迎燕王、王妃!”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文武、商人。

    视线最后又落在叶茂、蒋进忠、夏时敏、谭渊等人身上。

    这些人,过去有犯错的。

    有平庸的。

    有身处寒微的。

    也有杰出的。

    但来到老四燕藩后,他们都发生了巨大改变,协助老四,把燕藩治理成如此盛世。

    他们很多人,如果身处大明,还能做出如此成就吗?

    恐怕不能!

    大明的陈腐之风,会把他们染黑。

    也会制约他们实干。

    朱元璋收敛思绪,亲自伸手,一一扶起叶茂、蒋进忠、谭渊、夏时敏,“免了,不必拘礼。”

    等众人起身,看着叶茂,点点头:“变了!”

    叶茂知道朱元璋表达什么,感激作揖:“陛下给我一个机会,王爷再造我,我……我……”

    叶茂说着哽咽。

    当初,如果不是陛下给他一个机会,跟随王爷出海。

    且王爷收留接受他。

    就不会有现在的叶茂!

    朱元璋笑着拍了拍叶茂的手,“你父亲好嘛?”

    当初,他肯留下叶茂,除了老四当时建设福建,需要叶茂。

    还有就是叶父,给叶茂写信,大赞老四的乡土村社,叮嘱叶茂好好配合老四,造福百姓那番言论。

    叶父是农民出身,父凭子贵,却没忘本,依旧保持着,过往做农民那份质朴。

    叶茂眼睛微红,笑道:“陛下,家父去岁寿终,临终前,拉着我,说他见证了一个对农民而言,真正的盛世,家父是喜丧。”

    朱元璋笑着点头。

    叶茂向朱棣汇报道:“王爷,马车已经准备好了,陛下和皇室众人跟随王爷回王宫,大明朝廷的官员,臣已经在礼宾馆安排好了一切,迁民暂时居住的营地,也建好了,大明来访官员、迁民,臣等会安排好,陛下、娘娘一行人舟车劳动,王爷先带陛下和娘娘回宫吧。”

    朱棣很满意这个安排,“就按你们安排的。”

    一行人,乘坐上一辆辆新式马车。

    驶出码头。

    胡惟庸、吕本坐在一辆马车内,透过玻璃车窗,看着欢迎仪式结束,结伴折返的百姓。

    都晚上八九点了。

    这些燕京百姓,竟然没有回家。

    而是带着妻儿,来到一个个,欢迎仪式结束,匆匆忙忙开张的小摊坐下。

    喝着酒,吃着一些,他们没见过的食物。

    当车队经过时,还冲他们笑着,摇晃着手中,大明的小旗子。

    水泥硬化,宽阔的大道两侧,每隔十几米,就立着一根铁制沼气灯灯柱。

    一排排,或是一层多间,或是两三层的水泥砖瓦房子。

    一切,都是那么让人光怪陆离。

    直到马车停下,外面传来叶茂的声音,胡惟庸、吕本才回神,“各位大人,请下车。”

    叶茂亲自带队,下了马车,就大声招呼。

    胡惟庸下车后,在几个同僚协助下。

    将吕本抬到轮椅上。

    众人站在一栋一字排开的四层砖瓦建筑前,抬头看着。

    叶茂瞧着大明官员,满脸惊讶好奇的神色,不由笑了,抱拳道:“诸位大人,礼宾馆到了,这是我们燕藩,专门招待各国来访官员的地方,相当于咱们大明的会同馆。”

    其实,为了盈利,平时还承接海商下榻。

    不过,这段时间,是不会接待商人了。

    “诸位大人,请!”

    ……

    胡惟庸、吕本入内后,就被分配了一个年轻‘店小二’。

    在店小二带领下,来到一间房门口。

    ‘店小二’礼貌笑着,做一请的手势,“两位大人,应两位大人要求,这间房间,可以同时居住两个人。”

    话中,店小二率先推开门走了进去。

    胡惟庸、吕本微微皱眉,同时不喜暗道,没规矩!

    什么时候,卑微的店小二,能走在他们前面登堂入室?

    还不弯腰,直着腰行走。

    胡惟庸推着吕本入内。

    就见店小二来到玻璃窗前,指着玻璃灯罩,介绍道:“两位大人,这是沼气灯,熄灯只要拧这个阀门就好了,晚上睡觉时,关紧阀门后,记得要把这根可活动、折叠的灯杆,推到窗户外面,因为沼气灯时间久了,有可能发生阀门漏气,密闭环境中,吸多了没有燃烧的沼气,会有生命之危。”

    ……

    等店小二走后。

    吕本、胡惟庸站在室内盥洗室内。

    看着陶瓷洗漱台上,哗啦啦流水的水龙头。

    吕本伸手,反复关合水阀。

    水流时断时续。

    某刻,吕本抬头,看着宽大玻璃镜中的自己和胡惟庸,“胡相,你说,咱们明天开始参观,还能看到些什么,令人震惊的东西?朱四郎,到底是怎么搞出这些东西的!?”

    胡惟庸盯着流入盥洗台内的清澈水流,许久后,才说道:“不知道,不过,吕大人,我坚信,这一切将来都是咱们的!”

    吕本唇角顿时露出笑容,“对!都是咱们的!”

    ……

    王宫内。

    朱元璋站在门口,看着朱棣、徐妙云带着祈婳、金豆子走后。

    再也不装了。

    快步来到窗口。

    拧紧阀门,沼气灯玻璃罩内的火苗熄灭。

    拧开阀门。

    拉一拉绳子。

    打火石碰撞,火苗噗的燃烧起来。

    反复十几次后,又按照朱棣教的,推动灯头,将可活动的灯杆推到窗户外面。

    马秀英看着,笑骂:“你还睡不睡了!”

    朱元璋笑着转身,看着被这种十几盏沼气灯照亮的房间,感慨道:“老四说,这种灯现在制作麻烦,只有王宫和礼宾馆使用,可这也很了不起了,你看看街面上,每隔十几步就有的沼气灯,也不知,明天白天,会看到什么令人震惊的事情!咱激动的睡不着啊!”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