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8章 日落之战!(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风帆畜力混合动力船。

    这可是燕藩宜兰造船厂、鸡笼屿造船厂独有的专利。

    朝廷这边的造船厂,直到现在,也没有攻克,畜力动力舱的转盘机括制造技术。

    里面用到的齿轮、技术升级后的轴承……

    对于朝廷,都是技术障碍。

    即便照猫画虎做出来,质量也十分差,根本不耐用。

    朝廷水师的动力舱机括,都是从燕藩成套购买的。

    而用于海商的动力舱机括,刚开始,燕藩也愿意提供。

    可后来,随着朝廷这边,打压燕藩海商开始。

    两个政权,民间合作的宜兰造船厂就停止向大明民用海船出售动力舱机括。

    现在朝廷这边,只有水师,才能从鸡笼屿造船厂得到动力舱成套机括。

    而水师统治俞同渊,坚决不同意,以水师的名义购买动力舱机括,提供给朝廷民用海船。

    理由也很强硬:担心水师这种行为,激怒燕藩,水师往后也无法得到成套动力舱机括。

    所以,除了早期有少量民用的混合动力商船。

    这些年,朝廷建造的商船,都是风帆动力。

    风帆动力,受洋流、季风、天气影响太大。

    十分影响这些海商赚钱。

    所以,这些人心心念念都想得到一条混合动力海船。

    偏偏,燕藩宜兰造船厂,股东、工会的态度十分强硬。

    来自大明的民用造船订单,除了承接风帆动力,绝不承接混合动力。

    开价再高也没门儿!

    据说,四叔为此还说过宜兰造船厂那些股东。

    但这些股东,以及造船厂雇工工会,就是不松口,对大明这边的海商放出话:不蒸馍馍争口气!什么时候,大明这边的海贸,取消对燕藩的歧视不公政策,他们才会为大明海商承接混合动力海船订单。

    也不知,为什么这些人,去了燕藩后,就这么团结。

    连钱都不挣了。

    这种团结,就连父亲都十分不解奇怪。

    哼!

    朱允炆收起思绪,冷哼一声,冷笑看着胡汉三等人:“还想要燕藩赔偿你们?没有砍你们的脑袋,也是因为你们跟在我身边,你们的船上,难道没有私藏违禁品?”

    “资敌的行为,若是四叔告诉皇祖父,都不用四叔动手,恐怕皇祖父就得把你们九族给灭了!”

    胡汉三等人脸色变了变。

    胡汉三压低声,低语道:“殿下,我们的货都随着船,沉入海底了,别说我们没有夹带违禁品,即便有,燕王也没有证据……”

    朱允炆冷笑打断胡汉三,“你们有没有夹带违禁品,你们自己知道,何况,你以为,四叔把杨东旭留在兵库海湾做什么?有没有可能,是打捞你们的货物,你们要是夹带了违禁品,那就提前洗脖子吧……”

    朱允炆的话,确保让所有海商都听到。

    众人脸都白了。

    眼神闪躲游弋,明显害怕了。

    朱允炆把这一切尽收眼底,继续吓唬道:“何况,我四叔看你们不爽,还用打捞你们的货物,随便拿出一点硝石,说是从你们船上打捞出来的,你们就得吃不了兜着走!”

    听父亲说。

    他这位四叔,做事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这种事,杀冯胜的时候,就做过!

    不过,这回大哥分析了。

    四叔不大可能这样做。

    海军提前炮击,击毁这些人的船,一方面是予以这些人警告,以及其他大明商人警告。

    另一方面,则是留有余地,不想刺激大明这边。

    他故意吓唬这些人。

    目的很简单。

    就是让胡汉三等人害怕,向他靠拢,感激他。

    反正,四叔又没准备杀这些人。

    他顺势赚一份人情。

    若是四叔真要杀这些人,他才不会,为了这些人,现在和四叔起冲突。

    他现在太弱小。

    即便起冲突,那也是父亲接过皇祖父的皇位后。

    胡汉三擦了擦额头,忙哀求:“允炆殿下,我们都是安守本分,向朝廷纳税的义商,现在,这里这么多人,只有允炆殿下能保护我们了……”

    朱允炆暗暗得意笑了。

    他也不比大哥差。

    大哥就没想到,借此机会,笼络这些海商!

    ……

    九州岛。

    福冈。

    “快!快!”

    ……

    福冈堡垒附近,乱糟糟一片。

    十万倭国联军,已经收到朱棣在兵库登陆的消息。

    一片慌乱中。

    足利义满带着诸侯联军的诸侯大名们,骑马站在九州和本州两岛的海峡之间。

    足利义满和身边的诸侯大名都一样,风尘仆仆的脸,微微泛白,明显极力压抑着惊恐不安。

    接到燕藩陆军在兵库登陆的消息时,他们还在鹿儿岛海峡对面,养精蓄锐。

    想着,在海峡予以登陆鹿儿岛的燕藩军狠狠打击。

    怎么也没想到。

    燕藩军,竟然直接在他们身后登陆。

    这是什么战术!

    倭国上千年的历史,就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术。

    “这位燕王,不愧是文明起源的神州皇子,不愧是把中原文明、文化,推向另一个高度的强人!”细川清突然感慨一声。

    打破沉默。

    有诸侯,声音颤抖提醒:“细川君,现在不是感慨燕王朱棣优秀的时候,如果我们这十万联军溃败,我们就真的完了!”

    其他小诸侯,纷纷看向足利义满。

    足利义满察觉到了,勒马转身,强装镇定,笑道:“诸位,燕藩陆军强大,也只有三万人,即便加上鹿儿岛的小早川叛军,也不过将近四万罢了,而我们却有十万大军!”

    “且我们抢占了福冈,福冈是本州和九州的战略要冲,只要我们钉在这里,燕藩的军队,从海峡对面登陆,尚未站稳,就要遭受到我们的打击!”

    楠木正仪拧眉,提出疑问:“防守的确可以,但我们的粮草、火药、弹丸如何解决?”

    诸侯们刚刚产生的一点信心,顿时荡然无存。

    打仗,某种程度,打的就是后勤。

    而现在,他们得不到任何一点补给了。

    还要遭受南北对进攻击。

    现在,后方,小早川叛军,已经渡过鹿儿岛海峡,正怀着强烈的仇恨,猛攻他们留下断后阻击的兵马。

    足利义满眼中寒光一闪,便做出决断,“现在是那些害死天皇的叛乱罪人,赎罪的时候了,把福冈、佐贺等地的每一粒粮食都搜集起来,每一件铁制的农具厨具都搜集起来,用鞭子和武士刀,让这些叛乱牲口,不吃东西,为我们制作弹丸,为天皇赎罪!”

    诸侯们默默点头。

    不过是一些牲口,而且还是一些叛乱的牲口。

    死了也不可惜。

    大家都知道,足利义满没有说的话。

    如果粮食实在不够,这些牲口也能当做下面英勇士兵的口粮!

    这种事情,在这片狭长贫瘠的土地上,别说战争时期。

    就是承平时期,也经常发生。

    饥荒年。

    牲口家庭的老人不配活着。

    而年轻柔嫩的,就是极好的口粮。

    当然,大家作为尊贵的贵族,没必要吃这种口粮,就慷慨赏赐给军中那些勇士吧!

    ……

    一天后。

    混成骑兵协,最先出现在福冈对岸的山口。

    又过了一天。

    朱棣率领两个不满编镇抵达山口。

    大军休整时。

    朱棣率领众人,骑马来到海峡北岸。

    端坐马背,举起望远镜。

    对岸。

    海边百步外,一条横亘海岸,由石头、尸体垒砌的防线,透过望远镜映入眼帘。

    防线后方。

    林立的诸侯联军兵,清晰可见。

    “长管身火铳不多,大多都是类似咱们大明以前装备的短管身三眼铳。”蓝玉举着望远镜观察,小声总结道:“虽然武器有些落后,但对方在海岸滩涂百步外建立的这条藏身防线,不容易啃下来。”

    柳升笑笑,“梁国公,打个赌如何,休整一天,明天一天,我军必能攻克这条防线?”

    蓝玉为首众人,不由好奇看向柳升。

    柳升看了眼朱棣,然后笑道:“此行南下,不光我们陆军,其实海军也南下,还有一部分,运输辎重的游轮,今晚,就让混成骑兵协,借着夜晚,乘坐游轮绕道诸侯联军背后登陆,明早,海军战船进入海峡,炮击对面防线,同时,搭建浮桥……”

    又是海陆协同!

    蓝玉、沐英相互对视。

    他们的思维,还是没有跟上燕藩。

    刚才竟然没想到这样打!

    在这倭国四面环海之地。

    只要有大船,陆军可以在任何地方登陆。

    同时,只要有足够多的海军火炮,对面所谓的坚固防线,便如同纸糊的。

    柳升在大明时,有能力,但绝不是最拔尖的武将。

    可瞧瞧,去了燕藩数年。

    这战争思维,明显走在了他们前面。

    蓝玉为首,一群大明将领产生了强烈紧迫感。

    这不是柳升的天赋。

    是燕藩开阔了柳升的眼界,从而,其战争思维走在了他们前面。

    这,恰恰是被中原那些保守派,称之为奇淫巧技所带来的!

    技术的迅速进步。

    燕藩军人,在拥有新装备的同时,也在迅速适应新装备,研究新装备,形成开阔的战略思维和视野!

    朱棣放下望远镜,转头笑道:“就这么打,去安排吧!”

    “是!”

    柳升敬礼后,策马离开。

    ……

    当夜,十艘游轮,在随行高丽民夫的帮助下,将装运的辎重卸下。

    在夜色中,载着混成骑兵协两个标战马和将士,悄悄离开。

    翌日。

    “好的的船!”

    “一二三……”

    “嘶!一千五百门火炮!”

    “完了,完了……”

    ……

    当足利义满率领诸侯大名,从福冈营垒内赶来时,就看到,防线后面,士气全无,颓丧的己方士卒,惊恐不安,盯着海峡内,一字排开的数十艘战船!

    一艘艘海船,大小不一。

    全都侧舷一字排开,黑黝黝的火炮炮口,从炮窗内探出,对准这边。

    大的战船,一侧就有数十门,即便是小的,也有十五门!

    并不太长的海峡,密集了一千五百门火炮!

    足利义满为首所有诸侯大名,脸色都极为难堪。

    他们是第一次亲眼见到燕藩的海军!

    这辈子,也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狰狞的火炮!

    来到福冈,驱使叛乱罪人,布置这条,自以为天险的防线时,他们根本没想到,燕藩的火炮如此多!

    更未想到,燕藩的海军战船,进入海峡,配合陆军作战!

    在此之前,他们就从未见过这种战术。

    即便是中原的兵书上,也没有这种战术!

    就当足利义满为首的诸侯大名们,看着七八十艘,一千五百门火炮,浑身冰寒时。

    一字排开的战船后面,工兵借助战船遮蔽,干的热火朝天。

    一艘艘小船,通过固定的铁件、钢件结构,首尾相连。

    十几条运兵通道,正在迅速延伸。

    而一艘艘战船内,更加热火朝天。

    蓝玉等人注视下。

    炮兵战士们,将一袋袋装有泥土的袋子,压在炮架轨道后方。

    轨道安装在战船甲板上,是钢结构。

    火炮发射时,反作用力会推着炮车沿着轨道向后。

    然后被后方的泥土袋子挡住。

    火炮向后,炮口收缩,炮兵会第一时间冲上去装填火药弹丸。

    装填好后。

    再次将火炮沿着轨道,推出炮窗窗口。

    这是燕藩海军战船上的一种新技术。

    这种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装弹速度,同时,轨道退炮,也减轻了,同时开炮,反作用力对船体结构的伤害。

    也正是由于这项技术的运用,以及火炮用钢制作,更加轻量化,战船火炮数量才得以增加。

    燕藩海军,全部战船更新换代后,这是第一次实战,每一个海军将士,都十分迫切,想看一看,新战船在实战中的表现。

    虽然训练中,已经证明运用新技术的战船十分优良。

    可到底还从未进行过实战!

    今天,他们就要用一千五百门火炮,进行一场日落之战!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确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