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9章 事不可为,牺牲朱标!(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19章  事不可为,牺牲朱标!

    整个大殿内,瞬间安静的只能听到所有人,紧张呼吸的声音。

    朱橚愤怒瞪视海童。

    这个该死的降人,真是把四哥的仁慈,当做筹码?

    这个问题,让四哥怎么回答?

    传到大哥耳中。

    太子系耳中。

    传回朝中,又会引发多少波澜?

    北元从始至终都在算计大哥,纳哈出一路精锐几乎尽数被调往捕鱼儿海。

    说实话,明眼人都能看出。

    四哥的麻烦还在后面呢!

    这该死的海童还故意在大哥和四哥之间埋刺?

    找死!

    “海童万夫长……”

    朱棣的声音,瞬间打破殿内紧张压抑的气氛,众人纷纷看向朱棣。

    朱棣含笑看着海童,“当年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也十分优秀,因出身缘故,也遭受到了成吉思汗麾下很多将领,乃至兄弟们的攻讦,若是没有术赤的心胸宽广,以及后来出走钦察故地,他若是继续留在成吉思汗身边,恐怕你们蒙古人,也不可能打下如此庞大的疆域……”

    其实,蒙古人中间。

    他不欣赏蒙哥、忽必烈这些被中原史书,浓墨重彩记录的人物。

    不可否认。

    这些人有雄才伟略,有野心、有治理天下的能力。

    可这些人毫无意外,私欲很重。

    对个人利益,看的比什么都重要。

    能为了个人利益做任何事情。

    ……

    相反,蒙古历史中,他特别欣赏术赤这个人。

    有能力。

    因出身问题,屡屡被兄弟、以及成吉思汗麾下将领质疑。

    可恰恰是术赤。

    一路协助成吉思汗,擒杀太阳汗。

    招降或征服斡亦剌、不里牙惕、巴儿忽诸部。

    后随成吉思汗南下攻金,取云内、东胜、武州、朔州等地,攻掠太行山东西30余州,并会诸军围攻金中都(今北平)。

    在这个过程中。

    术赤凭借卓越军事才能,身边也笼络了一大批追随者。

    成为蒙古人中,一股极其强大雄厚的势力。

    若是术赤真想争夺成吉思汗汗位的继承权。

    也不是没有可能成功。

    即便不成功,也一定会把蒙古人内部搅乱。

    就好像后来蒙哥驾崩,忽必烈夺取汗位那样,最终让整个蒙古各方势力分崩离析。

    再也不遵从蒙古人的中枢。

    忽必烈只能建立元朝,自己玩儿。

    反观术赤做了什么选择。

    当辅佐成吉思汗,率领蒙古人在东方占据了绝对优势,然后就开始西征,主动远离中枢。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

    术赤与其兄弟们。

    乃至与成吉思汗都发生了一些矛盾。

    但术赤只是痛心成吉思汗对其怀疑,貌似,并未有过要争夺继承权的想法。

    在他看来,恰恰是当时蒙古人中,术赤以及很多类似术赤的人,懂得大局为重,胸怀足够大,少了点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

    所以才有了蒙古人创业前中期的团结和勇猛精进。

    或许,将来他和大哥之间,也不可避免会发生摩擦碰撞。

    毕竟,两个人,两颗脑袋。

    有不同的价值观,对事物的分析判断,肯定少不了碰撞。

    即便是上牙和下牙,还经常协调不好,咬舌头呢。

    但只要大方向不出问题。

    大哥将来支持兄弟们走出去。

    他做大明的术赤,又有何不可。

    给兄弟们做个表率。

    大家都少斤斤计较个人利益。

    无论最后大明版的‘忽里台大会’能持续多少年并不重要。

    只要中原人、中原文明、中原文化走出去就行。

    看看成吉思汗。

    蒙古人向世界传递的游牧文化。

    终大明一朝,都没有彻底将这种文化根除。

    大明一朝,陆路上始终被蒙古人的游牧文化死死包围着,就像一只手,遏制了大明经济、文化从陆路方向,辐射更遥远的地方。

    他不清楚。

    历史上的‘他’。

    是不是感受到了这种游牧文化,从陆路对大明经济、文化的包围。

    所以一边数次北征。

    试图彻底铲除成吉思汗留给子孙的遗泽。

    一边,则开始派遣郑和下西洋。

    但有一点可以看出。

    大明时期的万邦来朝,主要来自南边海上。

    贸易体系也几乎完全转移到海路。

    海陆并进不好吗?

    是周围的蒙古势力,终明一朝,都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底蕴单薄的游牧文化,伴随着领土扩张,在其轰然倒塌后,遗留的福泽,都能恩泽后世子孙数百年。

    若换成中原文化,更擅长治理、经营、统治的中原文明呢?

    中原文明的顽强和韧性,只要他扎根了。

    就会顽强的生存下去!

    否则,中原文明不可能延续至今,也不可能从三皇五帝开始,伴随着兵锋扩张,最终形成,大明两京十三省,凝聚力如此顽强,如此庞大的疆域!

    所以,从始至终他都十分自信。

    只要中原人、中原文明,跟着中原王朝的兵锋,如蒙古人那般走出去,就一定恩泽后世数百年、上千年。

    ……

    海童深深看了眼朱棣。

    他说这句话。

    首先,的确是想给明太子心中埋根,有关燕王朱棣的刺。

    其次,在听闻朱棣的设想后,他就莫名想推朱棣一把,想看看,这个人手握大明皇权时。

    是否能重现,他们蒙古人曾今的荣光。

    作为蒙古人,他们也怀念先祖们昔日的荣光。

    若是能再次见证,明四皇子率领大明,重现蒙古人昔日荣光。

    死也无憾了。

    这样一个刁钻的问题。

    很不好回答。

    明四皇子直接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太子朱标肯定不可能相信。

    可明四皇子的回答却十分巧妙。

    之前,明四皇子就向所有人,展现了他的理想:如成吉思汗以长生天之名,中原人以理想之名,横扫四方!

    当面对他刁钻的提问时。

    明四皇子巧妙的提出,其很欣赏出走西方的术赤。

    巧妙与其理想结合,回答了他刁钻的问题。

    这番话,传到明太子朱标耳中,也更容易让朱标相信。

    大概率,不会成为朱标心中的刺。

    朱棣说到最后,收敛笑意,严肃道:“海童万夫长,诸位,我的宽仁不是无止尽的,我留下你们,是相较杀了你们,让伱们好好活着,更有利,类似的事情,下不为例!”

    话罢,朱棣又看了眼,这座曾今开过‘忽里台大会’的雄伟宫殿,不作任何停留,转身就走。

    哼!

    朱橚微微冷哼,紧跟在后。

    丘福、朱能等人忙跟上朱棣。

    纳哈出为首,一群和林贵族,目视朱棣离开背影,低声窃窃私语。

    “咱们败给这样的人不冤!”

    “是不冤,没想到中原出了这等人物!”

    “为什么大明的朱皇帝,不把这样的儿子,立为太子呢?真搞不懂他们中原人,为何非得立长?”

    ……

    朱棣可不知,他的一番话,给一群蒙古贵族遗老遗少的冲击。

    从和林王庭出来。

    丘福、谭渊等人就被朱棣派出去。

    搜罗马车、物资,进行全城戒严等等一系列事情。

    由于蒙古贵族的投降。

    城内的普通蒙古人,倒是没有出现反抗。

    朱橚陪朱棣在街上,骑马而行。

    唇角几次动动。

    朱棣注意到,笑骂:“你有什么想说就说!不怕憋坏了?”

    朱橚挠头讪笑。

    看了看周围,确定只有他们兄弟二人,低声询问:“四哥,如果大哥将来难为你,你会如何做?”

    这样的问题,他早想问了。

    今天听闻四哥一番话,更想问。

    可就是不敢开口。

    朱棣略微沉吟,“如果一定程度的妥协,能够平息双方矛盾,我愿意妥协。”

    将来,只要大明‘反燕力量’没有碰触他的底线。

    他会选择妥协。

    “若是朝堂对四哥得寸进尺呢?”朱橚追问。

    朱棣不由笑了,“那就悍然打回去!其实领导一个团体,和做人也差不多,没必要时时刻刻让自己浑身都是刺,一副半点亏都不能吃的样子,长而久之,只会给人留下一个,你这人不好相处的印象,不愿和你打交道,你现在已经去地方实封做藩王,也有自己的小团队了,千万不要把自己的团队,带成这般模样,表面看似,你这个团体很团结,可其实,也造成了,你这个团体十分排外,新来者,很难融入你这个团队……”

    朱橚不由认真听着。

    四哥说,大明也要有自己的忽里台大会。

    说实话,刚才听到这个畅想时。

    他浑身热血澎湃。

    他没那种称孤道寡的野心。

    只是觉,他们老朱家若是能有如此盛景,太让人激动了。

    将来,他若是有出走的机会。

    四哥现在教他这些,都能用得上。

    而四哥教他,恐怕也是希望,有一天,他能走出大明吧?

    “但也不能一味妥协退让,一些边边角角的事情,没必要计较,可一些涉及底线的问题,必须计较。”

    “个体,生而为人若是没有底线,不可能经营好生活和人生。”

    “一个团队,若是一味妥协退让,必然损害团体利益,造成团体分崩离析。”

    “同时,若是妥协退让,换不来对方的理解,反而让对方感觉你好欺负,得寸进尺,那就不好了,必要时候,就要凌厉的反击,让对方明白你也是有脾气的,你也是有底线的,这样反而可以让对方明白界限……”

    ……

    朱棣从他和朱标,引申到日常做人做事。

    如果将来大哥,真的在反燕力量的撺掇下,一而再再而三。

    那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和大哥打一场!

    通过打疼大明,展现自己的底线!

    ……

    朱橚认真听着,同时回想朱棣的过往。

    四哥对蓝玉。

    对吕本。

    对冯胜,不就是如此吗?

    “总之,你要记住,为人处事,斗争和妥协要根据自身底线,灵活运用……”

    嗖!

    “四哥,小心!”

    突兀的暗箭,让朱橚眼睛瞬间瞪大。

    朱棣来不及躲闪。

    暗箭直接命准胸膛。

    力量十分不俗!

    穿着纸甲,虽然挡住了箭,可朱棣还是感觉,胸口钻心刺痛。

    抬头……

    十步外,小巷口,一个少年转身就跑。

    “小崽子,找死!”朱橚回神,睚眦欲裂大喊一声,策马追了上去。

    朱棣也抖动马缰。

    小黑嗖一下窜出。

    转入小巷。

    朱棣取下随军携带的三石弓。

    折断箭头,弯弓搭箭……

    嗖!

    没有箭矢的箭射出。

    越过朱橚。

    砰的一声。

    重重砸在少年的后脑。

    啊!

    少年变声期的疼痛声音响起,一个趔趄,狗吃屎般,狼狈扑倒在地。

    朱橚追上。

    在少年挣扎起身时。

    翻身下马。

    一脚踩在少年背上。

    锵!

    同时,顺手从马腹侧面拔出挂着的刀,咬牙怒道:“我四哥仁慈,你们把他的仁慈当你们放肆的本钱是吧?”

    海童给大哥心中埋一根,有关四哥的尖刺。

    少年小崽子,还敢刺杀四哥!

    刚才的距离太近,四哥又专注教导他。

    若不是四哥穿着纸甲。

    真的难以想象,会发生什么事!

    “老五!”

    朱棣见朱橚挥刀,大吼一声。

    朱橚停下,扭头,眼睛通红道:“四哥,我看你就是对他们太仁慈了,是不是出征前,乌云琪格向你求情了?”

    朱棣又好气又好笑,翻身下马,瞪了眼。

    别说他不会受影响。

    就是乌云琪格的聪明,也不会开这个口。

    因为但凡是个聪明人,都知道。

    国战之中,女人是无法影响一个男人的决定。

    除非这个男人昏聩无能!

    一路上,挡路的草原人,他一个也没少杀。

    可不必动刀兵时,他也不会随意杀人。

    朱棣拉开朱橚,没好气道:“他若真想杀我,就应该往我脑袋上射!”

    十步距离太近了。

    当时他又分神。

    军帽也被他摘下来挂在小黑身上。

    根本连躲闪的时间也没有。

    这蒙古少年,若真杀意坚定,瞄准他的脑袋最合适。

    正是因此。

    他才折断箭头。

    朱棣抓住少年的衣领,把少年一把拎起来。

    “朱四郎,我是真的要杀了你!”少年被朱棣拎着衣领,半悬在空中,还蹬腿挥拳,想要打朱棣。

    可胳膊太短,够不着。

    朱棣不由被逗笑,“说说,我们有什么仇,让你这么恨我?”

    他也很好奇,这个口口声声申明,真想杀他的少年。

    为何下手时,却又留情了。

    朱橚拿刀戒备着,也好奇看着。

    经四哥提醒,他也意识到,这少年的确手下留情了。

    也很好奇,其中内幕。

    “因为你害死了我全家人!因为你,俘虏了我姑姑,强占了我姑姑!”

    朱橚用好奇的眼神看着朱棣,四哥什么时候,做过这种事情?

    第一次纵横草原?

    回去后,要不要告诉四嫂?

    必须得告诉!

    看四嫂发怒!四哥‘卑微’,多有趣啊!

    朱棣哪能想到,这一瞬间,自己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竟然生出这么‘邪恶’的想法。

    少年的话。

    让他想到了一个人。

    “你是乌云琪格的侄子?是绰罗斯家族的人?”

    乌云琪格的全名是,绰罗斯·乌云琪格。

    西蒙古绰罗斯家族是一个十分大的家族。

    马哈木就是出自这个蒙古贵族。

    这个家族在西蒙古有着很强影响力,这也是当初,脱古思帖木儿,为何要娶乌云琪格为王妃的原因。

    意在团结,笼络西蒙古。

    毕竟,脱古思帖木儿的传统势力,在东蒙古。

    “不错,小爷正是绰罗斯·脱烈!”

    马哈木篡权,整合绰罗斯氏统帅的瓦剌部部民,就因他的父亲反对。

    马哈木就以姑姑做了朱四郎的侧妃为民,把他的父亲,以及部落铲除了。

    青壮男人。

    不愿效忠马哈木的。

    全都被杀了!

    就因为他当时比车轮矮,逃过了一劫。

    然后被马哈木长子脱欢丢到和林城内,说要等他长到车轮高后,再来杀他。

    当然,他也明白。

    其实姑姑和朱四郎的事情,只是马哈木发起屠杀的借口罢了。

    本质是因为,他的父亲,反对马哈木。

    整个绰罗斯家族各个分支,不少都被马哈木杀了。

    不止他们一支。

    刚才想杀朱四郎的。

    可一想到,杀了朱四郎,姑姑就得守寡,又于心不忍。

    ……

    朱棣听闻脱烈愤怒讲述自身遭遇后,把少年扔在地上,伸手用力捏着少年脖子,笑道:“论因果,你们这一支,的确算是被我牵连了,可你也对我动手了,我们之间的债一笔勾销……”

    ……

    话中,朱棣打量脱烈。

    这小子的处境看样子并不好。

    脚上的鞋子破了,脚指头露在外面。

    去岁冬天应该冻伤了。

    即便现在,露出来的脚指头,脓疮都还没完全好。

    一件皮袍子,破破烂烂。

    ……

    “往后你就跟着我,据说,成吉思汗当年就是如此,仇家想杀他,可碍于他没有车轮高,不能破了你们草原的规矩,所以敌人留着他,准备等他高过车轮再杀……”

    “将来,我想办法,让你亲自找马哈木报仇,愿不愿意?”

    乌云琪格那个不要脸的草原烈马。

    趁着他不在,‘欺负’妙云心善。

    做了金豆子姑姑。

    甭管怎么说,遇见对方仅剩的侄子,应该搭把手。

    而且,这小子看样子也是个好苗子。

    值得培养一番。
第419章 事不可为,牺牲朱标!(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