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5章 远迈封狼居胥之功!巨型战舰,(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75章  远迈封狼居胥之功!巨型战舰,露峥嵘!

    从设计乡土村社开始。

    他就想了很多。

    乡土村社经济,绝不能沦为官员经济。

    也不能沦为士绅经济。

    总之就一句话,乡土村社绝不能沦为少数人控制的经济体。

    所以才有了士绅不得入股,股份不得转让,只能继承等一系列规矩。

    只能继承,就意味着,彻底把土地以股权形式,赋予了一个个家族,除了在家庭内部流通,并不能通过金钱进行交易。

    如果他当初,直接提出禁止民间土地交易。

    别说士绅会反对。

    百姓都会不理解,进而反对。

    无法。

    大多数百姓,都有一颗,凭着勤俭持家,也当地主老爷的梦想。

    几千年的皇权史,一直受困于土地兼并。

    皇朝不断更迭。

    皇帝们就没想过禁止土地交易?

    想过。

    可每个皇帝都忌惮,精英阶层和百姓阶层的群起反对。

    那别说几百年后的土地兼并问题了。

    当下就可能被人推翻。

    士绅能看明白,乡土村社最终会极大遏制,冻结土地兼并。

    至于百姓。

    现在,大多数百姓没有看明,土地最终以股权形式,完成了彻底冻结。

    士绅为什么没有提醒百姓?

    或者,准确说,为何士绅无法鼓噪百姓反对呢?

    无他。

    导利罢了!

    乡土村社能让百姓原本困顿的日子,迅速发生改变。

    当越来越多百姓,看到完成乡土村社的村庄,日子变好后,什么勤俭持家,兼并土地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想法,瞬间就会抛弃。

    相比勤俭持家,兼并土地,做地主老爷这种梦想。

    百姓更喜欢见效快的事情。

    毕竟饭都吃不饱。

    现在有一个让大家短短一两年,吃饱饭的法子。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快点吃饱饭。

    “王爷,士绅们就是抓住了乡土村社的漏洞,股权是不可以转让,可一旦乡土村社赔的血本无归,需要用股权偿还债务时,就可以借这个漏洞,巧妙踩线转移股权……”

    叶茂苦笑摇头。

    这世界,少数聪明人,总能找到各种各样的漏洞。

    把好的东西,瓦解的支离破碎。

    从而实现自身财富和地位的增加。

    “将来,村中那些有能耐的带头人呢?一样可以效仿类似的法子。”

    朱棣笑了,“所以,咱们这个对照弄得好啊!我们得感谢张真人!”

    叶茂微微挑眉,看向朱棣。

    他听得出,很显然,王爷有应对办法了。

    朱棣冷笑继续:“清洗福建这些自作聪明的士绅并不难,士绅入股,本来就不合法,无论他们转移股权做的多巧妙,最初的程序已经违法,到时候,等我北征离开,事情爆发,回来后,就以此为借口,办几件抄家灭族的铁案……”

    这些士绅家族。

    肯定有无辜者。

    但他不会为了少数人,而影响整个大政方针。

    必须是抄家灭族的铁案。

    牵连再多的无辜者,都要这么做。

    要做的天下皆知。

    这样才能达到,警醒百姓的目的。

    叶茂看朱棣风轻云淡说出这句话。

    浑身发凉。

    这才是能成大事的。

    搞权术者,政治道德底线一定要足够低。

    杀一万而造福千万。

    也不是什么错事。

    “至于村里有能力的带头人,故意搞赔生意,让乡土村社血本无归,以股权抵债这种可能,可以通过律法来约定……”

    搞个有限责任就行了。

    乡土村社赔了,债权人只能分割乡土村社除耕地、耕牛、农具之外的其他资产。

    最原始,以土地为股本的本钱,不再清算之内。

    这样一来,无论是谁,都无法吞并乡土村社的股权。

    以土地为代表的原始股本得到保留,弱势者,还能重头再来。

    杜绝有能力的农村带头人,在乡土村社中搞龌龊。

    想赚取更多财富,拥有更高地位,从制度,逼其只能离开农村,去县府、州府从事商贸等一系列其他事务。

    或者,把乡土村社做大做强。

    就像土桥村。

    八叔等人联合其他村庄,搞米铺、搞酿酒。

    蛋糕做大了,从中分润的自然也就更多了。

    “总之,乡土村社发展到更高级,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只要不发展成士绅经济、官员经济,即便其中存在一些贪腐也没什么……”

    叶茂认真听着,琢磨思考同时,默默点头。

    单纯的商业行为。

    贪腐并不可怕。

    现在的商行、店铺,掌柜的不贪?

    贪!

    就是殿下控制的大燕商行内,肯定也有上下其手者。

    但掌柜的贪,也必须创造利润。

    否则,东家就能换了他。

    乡土村社发展到更高等级,变成王爷口中的商业行为的小型经济体。

    其中管事的也得创造利益。

    不然,那些无法剥夺股权的一个个家庭不答应。

    这些家庭可都有选举权。

    并且,随着乡土村社发展,百姓有了钱,肯定会让孩子接受教育,这是肯定的!

    中原自古以来,甭管能不能考中功名。

    读书人的地位都高人一等。

    百姓有了钱,满足温饱之余,一定会第一时间,省吃俭用,供孩子读书。

    十几年后的农村,想糊弄也难!

    恐怕王爷早想到这些了。

    所以,乡土村社最艰难的时期,就是这开局十几年。

    只要朝廷能按照王爷的设想,坚定不移,在开局十几年做好引导。

    等乡土村社发展成熟,朝廷就能什么都不做,持续收获红利了。

    也不知,陛下、太子爷明不明白,王爷的良苦用心。

    叶茂回神,“王爷,土地在家族内部传承,会随着家庭人口增多,造成人均土地减少,股权也面临同样的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很好解决,股权相比土地的优势是,只要乡土村社发展好,即便少量的股权,都可以获取巨大回报,百姓如果不想因股权传承,人均占股减少,造成受益减少,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所有人一起努力,把其所在乡土村社做大做强,未来,肯定有这样的乡土村社出现,他们会率先整合周围乡土村社资源,数个村子联合起来,用更多的资源,撬动更大的财富……”

    所以,未来乡土村社这个经济体,一定会在朝堂上,拥有越来越大话语权。

    “除了这种法子外,那就是分家,比如长子继承股份,但家族要拿出钱来扶持其他孩子走出去,辽东地广人稀,朝廷可以安置,未来,完全取消海禁,我们在外面开疆拓土,想要同化四夷,也需要中原百姓……”

    朝廷财政负担百姓迁徙,根本不现实。

    别说现在玩不起。

    就是搁在后世。

    大规模的百姓迁徙,也很难。

    可百姓如果有钱,如果不想分割股份,拿出存钱,支持家中子弟走出去,就完全可行。

    因为中原自古以来,从皇权到士绅,都有把最好的家业,留给长子来继承的传统。

    精英层的风气,早已深深影响到了百姓。

    所有的社会风气,绝大多数,都是精英层的风气,古往今来,百姓都在效仿精英层。

    未来十年。

    现在五六岁的孩子,都面临成家立业的问题。

    可以预见,十年后,福建以及率先发展乡土村社的地方,大概率会出现家庭支持的出走潮。

    而这也是他在等的时机。

    彼时,他得抓住这波出走潮,大规模吸引中原百姓,迁徙四海。

    十年后,中原一定会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出海冒险潮。

    前十年,他要打下基础。

    迎接这波,中原百姓,走出中原,向深蓝探索的浪潮。

    没有基础,没有提前打下足够的疆土。

    外面太凶险,会把百姓刚刚鼓起的勇气吓跑的。

    这波对他而言。

    对中原百姓而言的泼天富贵,来临了,也就无法完全接住。

    等父皇、母后不在了,未来如何,他也无法预期。

    所以,十年后,大概率会出现的这波浪潮,他一定要抓住。

    ……

    叶茂听着朱棣设想、规划,仿佛能听到,心潮澎湃涌动的海浪声。

    激动,脸微红,骤然起身,“王爷,臣做过一些错事糊涂事,请王爷给臣一个,为王爷效死力,让臣名留青史的机会!”

    噗通!

    话音落下,叶茂噗通跪倒,五体投地。

    或许,他是第一个,如此完整听到殿下设想的臣子。

    这是他的幸运。

    未来封侯拜将什么他都不考虑。

    他更在乎,这件事情做成,对未来几百年、乃至几千年的影响。

    数十万、上百万百姓随着他们,宛若海浪般,涌向深蓝开拓……

    这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

    注定要被浓墨重彩记一笔!

    此事成,可比肩,窦宪、班固的燕然石刻,冠军侯霍去病的封狼居胥。

    甚至超越!

    这绝对是中原几千年历史上,最伟大的壮举!

    朱棣笑着说道:“我身边可用之人少,你若愿意,我当然欢迎,起来吧。”

    “臣谢王爷!”

    叶茂大声谢恩后,激动起身。

    ……

    三日后。

    徐妙云动身启程。

    同行回去的,还有同样怀孕的李渔。

    临别前。

    马车前。

    小棉袄抱着朱棣不撒手,“阿爹,娘亲不想离开你……”

    徐妙云瞬间脸红。

    其他人纷纷笑着转身。

    殿下家小祈婳实在是古灵精怪。

    徐妙云红着脸,没好气道:“你自己不想,不要拿我打幌子!”

    她到底造了什么孽,这黑心小棉袄处处漏风。

    向四郎告状:她记小账。

    现在又打着她的幌子,缠着四郎!

    朱棣含笑看了眼徐妙云,当初妙云做了什么,现在小棉袄全都还回来了。

    含笑轻声哄道:“阿爹很快就会回去,伱不是一直嚷嚷着,看咱们以前的家,以及东旭师兄生活的村子嘛,要是现在不走,等阿爹回金陵,你就只能陪着娘亲留在福建了,你愿意?”

    小丫头抬头。

    黑豆豆大眼睛看着朱棣,摇头。

    凑到朱棣耳边,悄悄低语:“阿爹,那你无论多忙,都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还有,要用药草泡脚,我让阿哥监督你,你要是做不到,以后,我就不亲你了!”

    朱棣含笑看向雍鸣。

    臭小子还挺矜持。

    抿着小嘴,转头看向一边。

    回头,含笑承诺道:“好,等我和你阿哥回去接你们时,你让阿哥给你汇报,要是阿爹没做到,你就不要亲阿爹!”

    小丫头点点头。

    这才向徐妙云伸出手求抱。

    徐妙云瞪了眼接住。

    朱棣顺势把御赐金牌交到徐妙云手中,低声叮嘱:“路上遇到事情,兄弟们解决不了,就使用御赐金牌,你们娘两闯多大的祸,我都担得起。”

    这次之所以低调。

    就是担心路上出事。

    这些年,他损害了太多人利益。

    不知有多少人,把他恨之入骨。

    难保不会有人铤而走险。

    徐妙云点点头,笑道:“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和祈婳的。”

    她很清楚。

    自从锦衣卫笼络吕珍事情发生后。

    四郎就猜测,朝中局势发生了微妙变化。

    这一系列微妙变化。

    四郎的态度就是:‘不多想,不胡乱猜测!’

    但不代表,四郎没有准备和警觉。

    朱棣点点头。

    转身来到此行护送的老兄弟身边。

    不等朱棣开口。

    这名老兄弟就压声郑重道:“殿下,兄弟们都知道该怎么做,此行,若是有人难为王妃,就算是神佛,兄弟们也照杀不误!”

    朱棣笑着点头。

    都是跟他从草原回来,过命的老兄弟。

    他可以毫无保留的把后背交给他们。
第375章 远迈封狼居胥之功!巨型战舰,(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