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1章 金陵炮声,带来新气象(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371章  金陵炮声,带来新气象

    百姓嘈杂声,蜂拥挤入耳中。

    ‘太子对师傅的私兵,在大明境内展现武力,会是什么态度?’

    春晓、民丰悄悄对视,余光偷偷观察朱标。

    朱标凝神盯着远处河面上,忙碌的五艘战船。

    旗舰上。

    令兵站在桅杆上,不停挥动手中三色令旗,同时传递着各舰情况。

    “禀管带,八号舰准备完毕!”

    “十三号舰准备完毕!”

    “十五号舰……”

    ……

    ……

    令兵第一时间,站在桅杆高处,打出旗语。

    朱元璋笑着点点头,“还别说,别有一番风味。”

    这就是朱四郎的海军火炮战船?

    虽然是空炮。

    正常人,疼痛会喊出来,叫出来。

    “卑职遵命!”

    ‘他徐宪昌是朝廷派出去的,眼里还有没有朝廷,有没有陛下!有没有太子!就是朱四郎,还是朝廷的臣子,这群数祖忘典,忘恩负义的东西,竟然不认朝廷,只认朱四郎!’

    每一个傍晚,都要踩着尖锐石子,把脚踩到血肉模糊,还不准发出声音。

    蓝玉低头忍笑,大声道:“臣蓝玉有事求见陛下。”

    谁有这等魄力?

    朱元璋欣慰答应。

    到时候,大明内部心态更不平衡。

    蓝玉能说出这番话,真的让他们很吃惊。

    两人又说了片刻。

    ……

    朱元璋只觉脸上火辣辣。

    “你们在议论什么?”

    春晓瞧着坐在马车上,看热闹的海军将士,脸微红,解释道:“你不要想多了,我和民丰就是感谢你带我们来秦淮河。”

    “臣让燕王海军战船,在秦淮河上鸣炮,就是想用这轰鸣声,惊醒所有人!”

    转身,眼中诧异一闪而逝……

    简单一句话。

    刘伯温就很合适。

    “咱知道了,回去好好休息,然后和沐英,按照你们观摩所见,以及老四的练兵细纲,认真整顿太子卫率,另外,向大都督详细汇报你们观摩所得,以及练兵细纲……”

    他就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

    相比这两地的日新月异。

    这人无私。

    他得让太子爷知道。

    都在强调燕王麾下。

    收回视线。

    就如蓝玉所说。

    许久,直到看不到春晓一行人,才收回视线,看着马背上的两袋子东番特产,一时间,既高兴又发愁,“他们一直反对我和春晓,这些稀罕东西,带回家,让他们吃,是不是有些糟蹋了……”

    只求心安。

    蓝玉低着头,郑重道:“臣恳请陛下,不要放燕王太快离开大明,留燕王在大明,协助朝廷……”

    沐英、蓝玉都是军中中青代翘楚。

    蓝玉转身介绍道:“太子,这位是燕王海军管带徐宪昌,曾在朝廷水师任职,后跟随俞靖前往福建,归入燕王麾下。”

    刚才不能说?

    “进!”

    方孝孺站在不远处。

    全部整顿编练不现实。

    陛下把东番许诺给朱四郎,多么糊涂!

    同时,给春晓、民丰安排了三辆马车。

    可至少要按照老四的陆军第一镇模板,编练三四支新军。

    看看人家在福建做的事情!

    如果能在朝中登高位,以其能力,一定能为整个大明带来新气象。

    毕竟,王爷出海发展,怎么看都像被陛下‘放逐’。

    等着吧,太子爷总有后悔的一天。

    随即蓝玉、沐英、俞同渊三人从出海当天,观摩五十艘战船齐射,再到登岛,陆军演练,又到夺取巴拉望岛。

    徐管带收敛思绪,啪的一声,转身立正,“永昌侯,我部将士已准备完毕,是否可以鸣炮?”

    蓝玉深吸一口气,余光看看朱标,大声道:“臣请陛下,严惩匠作监那些尸位素餐的蠢货,燕王送回长管身火铳,并且指明改进生产工艺的方向,可匠作监这群蠢货,骄傲自大,竟将此事抛之脑后……”

    “准了!”朱元璋满意笑着点头。

    不能因为猜测,就向太子建言。

    这种话若传到父皇耳中,父皇恐怕会十分生气。

    “看来这次观摩,给你的冲击很大。”朱元璋笑了,“不错,你能说出这番话,咱很惊讶,匠作监是该好好整顿一下了。”

    是个人都能察觉。

    她就是不懂兵事都清楚。

    北征灭元结束后。

    当初跟随统制,从辽东南下福建时。

    可话语内容,却让亲近朱标的人,听着十分刺耳。

    这个儿子,一旦飞走,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对了,徐管带,他们是你们王爷的学生,春晓、民丰。”

    “谢谢徐管带。”

    民丰笑笑,对春晓低语,“耿瑄除了有点脸皮厚,其实还不错……”

    片刻后,朱标拦下了所有人,让徐宪昌单独陪着说话。

    双方来一场会操演练。

    少不得一个青史留名。

    ……

    朱老四身边的人,都很自信。

    蓝玉继续,“陛下,燕王的陆军第一镇虽然已经很强了,可骑兵标由于缺乏战马,建设进度十分落后,一千多人只能共用四百匹战马,臣未经请示陛下,斗胆向燕王承诺,回朝后会请朝廷调拨一批战马,帮燕王组建第一镇骑兵标,第一混成协骑兵营……”

    每一艘战船,装配在两侧的火炮同时轰鸣响起。

    刘伯温深深看了眼蓝玉,含笑点点头,“永昌侯士别三日让人刮目相看。”

    其实,最安全的做法,就是迁都。

    海军将士对他太客气了。

    刘伯温诧异看着蓝玉。

    春晓、民丰谢过后,跟着朱标等人登上战舰。

    更不希望太子爷做这种事。

    当听到,海军炮击陈家水军战船,以及接帮战顷刻瓦解敌军时。

    若非心急,也不会莽莽撞撞,背着标儿,请他留住老四。

    所有人又忍不住心潮澎湃。

    ……

    砰砰砰……

    本来也没想彻底放任老四飞走。

    火光喷射,白烟滚滚。

    上舰后。

    统帅的兵马,也都是大明最为精锐的骄兵悍将。

    太客气了。

    徐宪昌由朝廷派出,尚且如此。

    等老四回来后。

    “要是燕王现在能率兵回来,让俺看看就行了。”

    ……

    他敢保证,这些稀奇特产,整个朱紫巷,除了徐家、蓝家、沐家,别家绝对吃不到。

    想要做到,其中困难就越大!

    朝廷不能等着方孝孺等人成长起来。

    “真的?”

    给其他太子系的人,敲一敲警钟。

    他这个儿子,即便在外面,建立了一番事业。

    “闭嘴!”

    有什么事。

    得到准许,蓝玉快步走入。

    微不可察挺了挺胸。

    “太子爷,朝廷水师也要像燕王学习,装配这种火炮……”

    人心向来难测。

    直接冲入汉江,战船在汉江轰鸣,朱四郎的陆军第一镇,就能登岸,直扑都城了。

    “放!”

    “天下第一强兵!”沐英、蓝玉不约而同,脱口而出。

    一旦朱四郎的海军,继续往秦淮河上游而去,是不是就能直接炮击金陵武定门了?

    隐约听到黄子澄的话,微微皱眉。

    不奢求刘伯温原谅。

    甚至,太子爷都会生气。

    现在,这两个中青代军中翘楚,竟然异口同声,评价燕王海陆军,是天下第一强兵。

    还要背井离乡。

    耿瑄顿时满脸笑容,如同打了鸡血,连忙摇头:“不用,不用,你别想着我们家其他人,他们一直反对咱两,你只管想着我一个人就行。”

    正在品尝东番特产的刘伯温、李善长等人停下手中动作,诧异抬头。

    蓝玉、沐英狐疑看着朱标随徐宪昌走向船舱,不由微微皱眉。

    她不清楚,朱四郎海军配置的火炮能打多远。

    可不是笼络,又是为什么?

    陛下的问题,他同样无法回答。

    众人思绪被打断,循声看去,只见副管带笑着和春晓、民丰说话。

    马秀英、朱元璋对视一眼,微不可察点头。

    若朱四郎的海军,攻打母国。

    相比老四带回来的东番特产,他此刻,更想问问蓝玉等人观摩感受,以及看到、听到了什么。

    “准了!”

    以及朱标身后官员,看着徐宪昌纷纷皱眉。

    ……

    有利于兄弟二人,和睦相处。

    有些话,他需要单独密奏陛下。

    燕王的私兵之强,便可想而知了!

    朱元璋余光瞥视朱标,随即笑着催促:“说说,给咱说说,老四的兵,到底强在哪里?”

    朱标笑着点头,“朝廷这次派观摩团去老四那边,就是去取真经……”

    “诚意伯。”

    “俺今天没时间,明天,说什么都要出城去看看燕王海军的火炮战船。”

    说话功夫,五艘战船抵达码头。

    朱标却好似根本不在意,笑着抬手,轻轻拍了拍徐宪昌手臂,征询道:“能带孤,上战舰,参观参观你们的火炮战舰吗?”

    朱标扭头,看着百姓脸微微苍白,满脸震惊,以及略微一丝的慌乱。

    他内心多少还有些抵触。

    从三辆马车上,各挑了些特产,装成两袋子,让海军将士帮忙挂在耿瑄的马上,“这些你带回家,让你们家人尝尝。”

    朱标不由皱眉。

    “当然可以,太子请!”徐宪昌做一请的手势。

    朱标重新落座后,好奇询问:“永昌侯,陆军第一镇新军,是怎么做到,被击中都不发出惨叫声?”

    笼络徐宪昌?

    太子即便笼络,也不会做的这么明显。

    但这金陵城已经不安全了。

    他们在朝中拥有比较大的影响力,将来,他和秀英百年之后,可以阻止朝中一些,撺掇标儿,针对老四的声音。

    “陛下,如果朝中这样的人多了,朝廷就无法积极虚心学习新东西,将来,四海之上的蛮夷,可能都会把我们甩在身后,四海之上,现在的变化日新月异,我们不能再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中了!”

    百姓回神,瞬间哗然。

    大明不至于落后,最好的办法。

    “标儿,这件事你去彻查,该杀的杀,该罢官的罢官,此事,绝不留情!”

    福建、鸡笼屿、海外的变化,由观摩团口中详细道出来后。

    他就搞不清楚。

    五艘战舰上的队官第一时间,声音颤抖,激动昂扬下达命令。

    一年时间。

    ……

    他有种感觉。

    春晓扭头看着耿瑄,“有师傅的海军将士送我们,你就别跟着了。”

    几乎所有东西,大家都也没见过。

    且有能力。

    可声浪、气势也十分骇人。

    耿瑄盯着春晓离去背影,傻乐嘀咕:“口是心非!”

第371章 金陵炮声,带来新气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