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9章 朱棣教导朱雄英,疯了!疯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朱棣指了指采绿几个小姑娘一桌,“就像我们采绿这些小姑娘,周庄肯定也有很多,在她们年纪小时,让她们识文断字,读几年书,八九岁时,传授她们纺纱手艺,学过知识的女孩子,接受能力一定不差,这样一群女孩子,将来在村中纺纱,织出上等精美的丝织品,肯定不难……”

    <div  class="contentadv">        “周围的村子就会效仿……”

    “我家老头子,乃至大明现在的很多勋贵,都是泥腿子出身。

    农村,从来就不缺能人,一旦乡土村社遍及天下,农村会有无数的能人涌现。

    一些自主发展性差的村子,就会效仿,所以乡土村社的发展,根本不是问题,百姓缺少一个机会!

    缺少财富原始积累的机会!”

    顾学文低下头。

    沈至则十分激动,起身承诺道:“殿下的提议很好,我会马上修书大伯,沈家一定倾囊相授!”

    这件事,对沈家而言,也有好处。

    村民织出的上等丝织品,最终都要售卖出去。

    沈家作为村民的帮扶者。

    只要价格公道合理,肯定会优先选沈家。

    乡土村社、雇工身股制,以及这位殿下,要剿灭倭寇海盗,寻求朝廷开海禁。

    如今,他才明白,这是一环套一环!

    大明朝,若能大刀阔斧,决心坚定,持续推进这位殿下构想的理念。

    未来,一定是一个物质极为丰富的时代!

    殿下在大明做不了主,大明无法实现也没关系。

    等这位殿下出海后,他跟随出海,在四海之上,参与建设这个,想想就让人心潮澎湃的时代!

    “四叔,你还没教我们,如何用正确方式,接近建安的穷苦同龄人。”朱雄英突然开口,打断众人思绪。

    哈哈……

    一群人顿时爽朗大笑。

    他们聊得热络、激动。

    把这群孩子给忽略了。

    其实,方法殿下已经说了,只是没说具体办法罢了。

    笑过后。

    朱棣摸了摸雄英小脑袋,笑道:“其实很简单,从明天开始,你们每天玩耍时间,就去县学外阔地,重温学过的拼音,从字母开始学起……”

    那些孩子,对读书识字,有种懵懂向往。

    那就从学习开始。

    雄英他们重温,就是小老师,那群孩子远远围观,一定会偷偷跟着学。

    “除此之外……”朱棣看向毛骧,“每天雄英、东旭他们玩耍结束,让他们在外面洗手、擦脸……”

    建安的孩子们会效仿。

    当这些孩子不知不觉改变中。

    自卑自然而然就会消失。

    “殿下,这件事还是我来做吧,他粗手粗脚的。”坐明霞身边的女子,笑着主动请缨。

    这是毛老六发妻。

    母后以前贴身侍女明月。

    朱棣笑着点头,然后看向孩子们,“有没有毅力,按照师傅说的坚持一段时间,看一看,建安同龄人的变化?看看他们,会不会慢慢接受你们,和你们一起玩耍?”

    “有!”

    一群小家伙齐声大喊。

    在大人们的笑声中,晚饭结束。

    ……

    沈至回到房内,就开始奋笔疾书写信。

    人多,房舍比较紧张。

    沈至和顾学文分到了一间房子。

    顾学文看着沈至写信,脸色难堪,压声道:“你疯了!真要把你们三房全押在朱四郎身上?”

    这个侄子,写了抵达建安的所见所闻。

    建安士绅、文官冷落朱四郎,倒也没遮掩。

    详写了今晚朱四郎和众人对谈。

    然后就开始在信中劝说其父,紧跟朱四郎、全力支持朱四郎。

    甚至还放言,若是其父不答应,就请准许他自立门户!

    “朱四郎给你吃迷魂药了?他就是一个做不了主的皇子,现在连亲王身份也没了!”

    “而且,这个人毫无雄心壮志,你看看他教导太孙!”

    毫不藏私。

    但凡朱四郎有点问鼎大位的野心,都有点押重注的价值!

    一个蠢货!

    将来一定死于太子父子之手!

    三房跟着这样的蠢货,一起送死吗?

    原本他跟来,还想借着朱四郎,搏一个前程。

    给沈家当女婿,不缺钱花。

    可也影响了他的功名路。

    沈家被朱皇帝所忌,大明官场,纷纷把沈家视为麻烦,对沈家敬而远之。

    ……

    可今天听朱四郎建设乡土村社的构想后。

    他就决定离开。

    这种苦,他吃不了,也不吃!

    让他去农村,和一帮愚民一起劳动?

    做梦!

    更主要。

    他觉,朱四郎就是一个蠢货!

    将来一定会死在朱标父子手中。

    这种愚蠢之人,有多远,他就躲多远。

    ……

    沈至抬头看着顾学文。

    他十分不解,祖父那么有智慧且聪明一个人,怎么给最疼爱的小姑姑,选了这么个废物!

    以前,他也没发现,这个姑父是个废物。

    有些人,不遇事,瞧着一表人才。

    一旦遇事,就会将其不堪全都暴露出来。

    可到底已经是他姑父,总得试着拉一把,“姑父,大明不用燕王,一定是大明的损失……”

    “海外也不是蛮夷之地,大明没有燕王施展空间,燕王一定能在四海之上,开创一个时代!”

    “沈家跟着燕王出海,会有更大发展!”

    他感觉。

    只要沈家能追随燕王做成这件事。

    青史留名都可以。

    祖父未做成的事。

    他才能比不上祖父,因燕王,机会却摆在眼前!

    “建安只是燕王的一个起点,大明困不住燕王这条真龙,姑父,人生的抉择,往往就一两次,这样的机会,摆在面前,就要有魄力,敢押重注!”

    顾学文看沈至满眼狂热,都有些害怕,摇头道:“疯了!我看你是疯了!你想疯,你自己去疯!姑父不陪你!我敢肯定,你父亲也不会陪着你疯!”

    话罢,顾学文转身走出屋子。

    他要去清净清净,免得被这个疯子影响。

    ……

    于此同时。

    徐辉祖夫妇,徐膺绪、徐增寿兄弟,蒋有孝、蒋进忠叔侄……

    许许多多人都因今晚吃饭时,朱棣一席话,而议论着。

    朱棣、徐妙云房间。

    朱棣刚哄两个小家伙入睡,徐妙云端着一盆,冒着草药味儿的洗脚水走进来。

    朱棣都被迫养成习惯。

    在床边坐下。

    两人泡脚时。

    朱棣看着两只脚丫子,在水中调皮乱动,笑笑说道:“明天,我和辉祖去闽县,你就不要跟着了,舟车劳顿太累了,我肯定每天按时泡药草洗脚!”

    徐妙云笑笑,询问:“建安的情况怎么样?”

    四郎和蒋进忠叔侄聊了一下午。

    肯定对建安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

    “不好。”朱棣摇摇头,“福建多山,建安总共五万余人,除去县城的一万余人口,有三万多百姓分布在建安各个农村,总计村落两百多个,人均土地面积少,能浇灌水的良田,六成属于士绅……”

    徐妙云听的皱眉。

    建安百姓,几乎全是半佃,半自耕农。

    这里的情况,比土桥村,比大明境内很多地方都要复杂。

    四郎除了送辉祖去闽县上任。

    恐怕也是着急,想要去会会,此刻坐镇福州府的左布政使叶茂,以及齐聚福州府的建安士绅。

    摸底后,四郎才能制定建设建安的策略。

    建安贫穷落后的现状也就罢了。

    还有很多人,掣肘四郎。

    收起思绪,笑道:“你把谭渊他们都带上吧,都司衙门都在建安,沈仁就算想与咱们保持距离,他也一定会护我们周全。”

    这次去福州,指不定会发生什么事。

    谭渊这些兄弟们跟着四郎,她才放心。

    朱棣点头,“行,听你的,给你们留五十个兄弟,剩下的人,全部跟我出发。”

    徐妙云笑着点头。

    其实,她想让所有人都跟着四郎。

    可也知道。

    正如她担心四郎。

    四郎也担心她们。

    再放心沈仁,都比不上兄弟们更让人安心。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