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3章 龙归大海,新篇章!(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多危险!

    春晓立刻躲到徐妙云身后,探出头,笑道:“师傅,我们就是给你和师娘,送点路上需要的解暑茶,都是王师傅盯着,我们亲自配的,而且我们也不是自己来的,王师傅派人送我们来的……”

    话落,求助看向徐妙云,“师娘,我们知道错了。”

    徐妙云没好气瞪了眼,看向朱棣。

    她知道,两孩子赶夜路,四郎这回是真生气了。

    “春晓、民丰知道错了,这回就算了。”

    哼!

    朱棣黑着脸哼了声,警告道:“这是最后一次。”

    ……

    趁着金陵百姓还在睡梦中。

    朱棣一行人乘坐十几辆牛车、马车离开金陵城时。

    百姓不知。

    但朱紫巷,整条巷子,各府各家全都知道。

    前燕王府。

    大门内。

    两颗脑袋,一大一小,透过门缝看着徐府外,热闹景象。

    娜仁托娅微微抬头,看着上面的大脑袋,“小姐,今天你不出去,表达对朱四郎不舍,死缠烂打,一哭二闹三上吊,表示想跟着朱四郎一起离开?”

    死缠烂打?一哭二闹三上吊?

    乌云琪格听闻后,脸瞬间变黑。

    低头,气呼呼瞪着娜仁托娅。

    “今天是人家朱四郎和徐小姐脱离金陵这个是非窝的好日子,我们就不去给人家添堵了,而且,他要离开好几年,这对咱们,是件好事!”

    娜仁托娅站直,双手环臂审视乌云琪格。

    乌云琪格恼羞成怒握拳挥舞:“你这是什么眼神!”

    “小姐,你是不是动心了?”娜仁托娅狐疑审视,“小姐,其实经过这段时间了解,我觉朱粗鲁挺不错的,你要对朱粗鲁真有想法,就抓住机会,我观察四婶儿徐妙云,也不是个不能容人的女子……”

    啊!

    娜仁托娅话未说完,突然通呼一声,耳朵已经被乌云琪格揪住。

    “小姐,轻点儿,要揪掉了!”

    “小声点!”

    ……

    徐妙云、朱棣乘坐的马车,经过府门时。

    徐妙云听到里面传出的声音,含笑扭头。

    朱棣脸臭臭转头,“你看什么?我脸上长花儿了?”

    “没!”徐妙云忙忍笑摇头,避开朱棣臭臭的脸。

    ……

    车队驶出朱紫巷。

    各府纷纷开门,一大群人涌出府门。

    “总算走了!”

    “这回走了,最好再也别回来了!”

    “可不,他走了,这大明应该能回到以前的大明了吧?”

    “听说,此番还要剿灭倭寇,倭寇藏身海上,可不好剿,若是……”

    ……

    李善长站在人群中,目视车队离开,听着周围议论,微微皱眉。

    从议论中,不难猜测。

    恐怕,朱四郎尚未抵达福建。

    有关朱四郎的消息,就已经传到沿海倭寇耳中了。

    ……

    日上三竿。

    京营外。

    五百多将士,骑马伫立。

    前方停靠着几十辆马车。

    朱元璋、朱标、朱棣父子三人骑马站在一起。

    朱元璋扭头看了眼后面,五百肩扛明黄剑式肩标的精锐,收回视线,“去了福建,剿灭倭寇,立足东番,父皇准许你壮大这支队伍,规模上限两万吧,等你再回来时,你大哥差不多就要北征灭元,到时,带一万精锐回来……”

    老四要在东番立足,要征讨四海之地,非大明邦国。

    总要有自己的军队。

    把老四打发去外面闯荡,总不能不给一些特殊权力。

    ……

    朱元璋说着,余光看了眼朱标,话锋一转,叮嘱道:“当然,你不能在大明境内招兵……”

    据他所知,东番就有很多汉民。

    而倭寇海盗中,也有很多。

    甚至,只要老四有本事让倭寇给他卖命,倭寇也不是不行。

    总之,不能在大明境内招兵。

    大明境内招兵。

    这些兵,就有归乡之情。

    他担心,这些兵,将来撺掇老四回中原。

    上位者被下面人绑架这种事,并不稀奇。

    朱棣一直耐心听着。

    片刻后,朱元璋停下来,笑道:“你们兄弟说吧。”

    话罢,策马离开,给朱标、朱棣留出空间。

    朱标审视着朱棣,笑着拍了拍朱棣肩膀,“大哥北征时,等着你带兵回来帮大哥。”

    朱棣笑了,点点头。

    “记住,最少一万精锐!”朱标再次提醒一句,往左右看看,神色渐变严肃,“去了福建,一定要小心,可能你没到福建,关于你要去福建,以及剿灭倭寇海盗的消息就已经到了福建……”

    老四在金陵得罪太多人了。

    督查百官,狠狠出血。

    春闱考,百官本想捞一笔。

    可老四没藏拙,又让百官损失了一笔。

    都不需要调查,他都十分肯定,老四去福建的消息,恐怕早已向福建传递了。

    ……

    “倭寇海盗,不光是外敌问题,更有咱们大明内部问题,沿海的商贾、士绅……”

    海禁的反对声为何不大?

    说白了利益!

    地方少部分豪强,在海禁政策中,勾结倭寇海盗,能赚到丰厚的利益。

    海禁政策下。

    这部分有能力的地方豪强,做的就是独家生意。

    这可比放开海禁,获益更大!

    ……

    朱棣认真听着。

    其实就是黑色垄断。

    明朝后期,想开海禁,都有一大帮人,打着祖制的幌子,抵制开海禁。

    什么祖制。

    无非就是一旦放开海禁,长期形成的黑色垄断群体,利益受损罢了。

    等朱标说完,笑道:“大哥,我知道了,我在福建,等大哥北征消息!”

    “到时候,一定带一万精锐回来!”

    “好,大哥等着!”

    ……

    兄弟二人约定好后。

    朱棣一行人启程。

    刘伯温站在朱元璋身后,目视朱棣一行人浩浩荡荡离开,脑海不受控制浮现四个字:龙归大海!

    眼中忧虑之色一闪而逝。

    余光悄悄看向朱元璋。

    皇帝是否担忧,他不清楚。

    但大明的未来,他是真的看不透了……

    ……

    就在朱棣一行人出发不久后。

    数十只信鸽,从金陵城外,秘密腾飞,飞赴北方、西北……

    龙归大海之后,这本书的剧情就进入另一个阶段了。

    另外,前往福建途中,不会写,下一章就是直接抵达福建,过程简写。

    张武、明霞这对配角角色,我想试着写成电视剧,父母爱情那种,就是一种尝试,第一次写,这本书有各种不足,谢谢大家包容。

    最后,再求一下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