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7章 大明,四十七户!(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坏就坏在,很少有人能做到问心无愧这四字罢了。”

    “所以,‘为了谁’、‘为谁好’,我看呐,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四郎堂堂九尺男儿,何须纠结这些细枝末节?”

    朱棣被徐妙云最后一句话给逗笑了。

    伸手捏着徐妙云软软又Q弹的脸颊,笑道:“我家娇妻,也不愧是女诸生,我现在豁然开朗了。”

    徐妙云莞尔一笑。

    内心倒是很理解朱棣刚才的慎重。

    她也就是旁观者清罢了。

    八叔他们那种信任的眼神,即是四郎人生价值的体现。

    也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

    一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对这种信任,是绝不会敷衍了事的。

    “至于会不会刺激金陵方面,肯定会,可咱们首先问心无愧,其次,一个土桥村,拢共四十七户人家,难道真有人相信,四十七户百姓,能颠覆大明正统传承?”

    朱棣看着徐妙云磅礴的大气风范,笑着打趣:“你可别忘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

    “或许会有人拿这句话,做类似的文章。”

    “人家楚虽三户,说的是楚国三大姓氏!”徐妙云笑着白了眼。

    她当然知道,四郎在开玩笑。

    同时,她还知道,四郎和她一样,对金陵各方面的反应,并不怎么在意。

    拒绝封藩他都敢干。

    论惹事的胆魄,还少有人能和四郎比。

    “朱先生,你现在应该思考,怎么不辜负乡亲们,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快说说,有什么想法?”徐妙云美眸含笑,好奇询问。

    朱棣含笑,伸手摸索着找到门,把门关上,“有想法,我们换个地方说……”

    ‘他这个有想法,和我问的,好像字相同,意不同!’

    徐妙云看朱棣的动作,俏脸瞬间变红,“你先告诉我,准备怎么办好嘛……”

    秋雨扰人眠,缠绵理不断……

    ……

    一夜秋雨。

    临近清晨时总算停歇。

    下雨容易让人变慵懒,尤其是成婚的成年人。

    孩子们清脆的诵读声。

    把两个成年人从睡梦中吵醒。

    徐妙云俏脸微红,推了推朱棣,“快起床啦,你还要和八叔他们商量事情呢!”

    “我们今天,已经比往日晚了。”

    朱棣笑着,这才松开环抱的双手。

    一边起身,一边打趣道:“那你别忘了,你昨晚哭哭唧唧的承诺,要生女儿。”

    同样起身穿衣服的徐妙云闻言,捧腹笑道:“我认啊!”

    认下承诺同时,悄悄补充:‘不过这要看天意,如果天意给你个父慈子孝的机会,可不能怨我。’

    ……

    两人嬉笑着起床。

    收拾里里外外……

    早饭后。

    徐妙云收拾妥当后,去给孩子们上课。

    而朱棣则在家里等着众人。

    早饭前,孩子们晨诵返回时,他已经让这群皮孩子,给乡亲们带话了。

    就在朱棣查看,院子外的粮仓有没有渗水时,八叔等人陆陆续续赶来了。

    “四郎,在看粮仓有没有渗水?”

    “哎,这么放着也不是办法,耗子、下雨渗水、返潮这些都是问题。”

    “可现在粮价太低了,我看还是再等等。”

    “八叔,可万一放坏发霉呢?那可真是一文不值了!”

    ……

    众人见朱棣检查粮仓,打完招呼后,纷纷围绕粮食谈论起来。

    秋天的粮食,卖不上价钱。

    可村儿里家家户户,就那么几间屋子。

    首先没地方放粮食。

    就是有,可人住的屋子,下大雨也会出现返潮现象。

    放在外面,隐患就更大了。

    编织席子,卷成一个粗大圆柱,下面铺着草木灰、干草,上面放粮食,顶上用茅草防雨。

    短时间还行,时间稍微长些,就会渗水、返潮发霉。

    春天青黄不接时,粮食最值钱。

    可偏偏,家家户户都没办法把粮食保存到春天出售。

    朱棣确定没有渗水后,转身笑着说道:“各位叔伯婶子,今天我要谈的事情,就能顺带解决粮食储存的问题。”

    叔伯婶子顿时激动询问。

    “真的?”

    “四郎,这是真的?还是顺带?”

    “四郎,快给大伙儿说说!”

    ……

    求月票、推荐票、全订、追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