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清宫·庶妃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05玄烨援1(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苏沫儿抬头和悦道:“奴才看啊,那紫荆说的倒是实话。格格您想,那外头的野鸟虽想飞哪里便飞哪里,却朝不保夕,又不知那未知的地方有怎样的危险。可您豢养的鸟啊,虽能飞的地界小,却吃喝无忧,又有太皇太后护着,任他谁啊也不敢欺负。”

    玄烨如一阵风而入,并未让人跟在其后。他听见苏沫儿口出“欺负”二字,便接过来话,声音洪亮道:“怎么?难道有人敢欺负皇祖母不成,那孙儿定要了他的人头!”

    见皇上驾临,苏沫儿忙放下手中的女红与一众宫女跪下道:“皇上吉祥!”

    玄烨挥了挥手,道:“都起来吧,朕与皇祖母说会儿话,你们且都先下去吧,留下苏姑姑伺候就成了。”

    “是。”众宫女分整齐两行,恭顺退下。

    孝庄瞥了瞥玄烨,知其这个时候来,又遣散了人去,必定是有军国之事要商议,便开口道:“皇上不是请过安了么,怎又想我这个老太婆了?你啊,要是这般对你的那些妃子便好,省的我和你皇额娘两头都不得安静。”

    玄烨刚欲笑言,但心中所揣之事压在胸头,令其窝火,且又是在自己的皇祖母面前,便也不伪装了,故而沉声道:“皇祖母,孙儿来是有一事想与皇祖母商议。”

    孝庄知现如今唯有三藩之事能叫玄烨如此忧心忡忡,但她本是不同意这个时候扯藩的,可玄烨却心如铁石定意要撤藩。孝庄曾与儿子不和,两人都不肯妥协,故而心生嫌隙。如今换成孙子,自己年世已大,且玄烨又是有主意的,便没有从前的强硬了。

    孝庄言道:“哦?可是前朝之事啊?”说着,孝庄朝内殿走去,玄烨与苏沫儿亦跟随过去。

    祖孙二人坐在炕上,苏沫儿侍立一旁。只瞧玄烨脸色微苦,眸光黯淡,孝庄见此心疼不已。想来玄烨未避天花自小养在宫外,无亲母照拂,又甚是克己苦读,不想八岁父亡,十岁母逝,身世凄苦。世人皆知皇位的尊贵,却不知坐皇位如坐针毡,玄烨心里的苦除了他的皇祖母又有谁知道呢!

    玄烨道:“自吴三桂造反,如今其手下叛军已占据我大清半壁江上,甚至直逼京城。”玄烨微微低头,又怅然看向窗外,言道:“皇祖母,在这种情况下需得早做些准备了……”

    孝庄料会如此,但此刻看自己的孙儿这般忧愁,也着实不忍心责怪,柔声道:“皇上可是要立太子?”

    玄烨答道:“正是如此。现如今不但吴三桂起兵造反,连陕、甘也人心动摇,且边外蒙古诸部入边烧杀掳掠。那达拉喇嘛虽说:贼人不来则以,来则敷之以献,实则阳奉阴违,抗旨不遵!为今之计……”玄烨叹息道:“为今之计孙儿打算离胤礽为太子,这样一来就算京师告急,或者孙儿……或者孙儿为国献身,需要退居关外,既有当朝太子在,亦有祖母的扶持,也可稳固国本,免得各旗亲贵为了争夺皇位而进行内斗。”

    这番话令年老的孝庄如五雷轰顶般,她眼睛噙泪道:“孙儿啊,皇祖母……皇祖母活了大半辈子,那是什么血雨腥风都经历过啊,你不可这般丧了志气,你是天子,必能铲除那一干逆贼,保住大清的基业啊!且宗室亲贵已身赴战场,你怎可也去,这宫中,需要孙儿你留下来坐镇啊!”

    玄烨背过身颤声道:“皇祖母,这是孙儿做的最坏打算,却不是唯一的打算。”他转过身,面容稍做舒展,“孙子欲要立太子,不仅是为了他日以顾国本,更是为了拉拢索额图。自鳌拜死了以后,他赫舍里氏不断壮大,朝廷里的众多大臣都依附他索尔图。今日早朝,更是以索尔图为首的一部分朝臣,请求与吴三桂议和。皇祖母知道,孙儿最恨其朝中出现朋党,但孙儿幼年登基,需依附于辅臣和众大臣,故而纵其形成党派之事,孙儿也为此而忧心。但孙儿自登基以来从未大封六宫,只怕后宫的位份与前朝牵扯到一起,形成更多的党派,唯恐孙儿的能力不足以牵制。可如今,孙儿纵然再痛恨索党,却也不得不依附于他,想来若是胤礽被立为皇太子,他索额图势必会调转风向,转为支持扯藩,故此才能凝聚群臣之心!”

    孝庄长呼了一口气,缓缓道:“玄烨啊,你这样做是对的。他索额图是个有才之人,若是借此能让索额图为朝廷尽心尽力,运筹帷幄,这也是个上策。而我大清现在内忧外患,是当团结一致,伺机待发。胤礽是嫡子,又是先皇后赫舍里氏所出,名正言顺。不过不易操之过急,以免有人胡乱揣测,倒是可以先放出风去。”

    玄烨眸光粲粲,道:“孙儿也是这般想的。”

    孝庄又道:“不仅是太子,也当让众人知道皇上有意立钮妃为皇后。”

    玄烨眸光灼灼,应道:“皇祖母所言极是,朕也有此意立钮妃为皇后,只是赫舍里氏刚逝不到一年,令则宫中需节省银子以应战事,但若只是放出风去,让朝中知道孙儿的心意,便能彰显孙儿不忘勋旧,也能使镶黄旗将领及文武朝臣受到鼓舞,感念朕的恩泽。”

    孝庄目光炯亮,说话带着力道:“是啊,那鄂必隆虽曾与鳌拜勾结,但祖上却是对我大清有功之臣,再者那钮妃自入宫以来,勤俭克责,温柔恭顺,即便无所出,却可以在太子之位上无私心,确是个不错的人选。”

    玄烨竟没有想到自己的皇祖母会主动开口说出立后之事,因后宫太皇太后、太后皆是博尔济吉特氏,后妃中亦有博尔济吉特氏,故而玄烨以为若是商讨立议皇后之事,博尔济吉特氏才是首选,可如今自己的皇祖母却提议立鄂必隆之女钮祜禄氏为后,玄烨不禁感激皇祖母对自己的毫无保留,对大清的赤胆忠心。

    这时,淑慧长公主从偏殿过来给孝庄请安,见孝庄和玄烨二人皆面带愁容,故而开口道:“皇上可是为三番战事而忧心?”她带着从容笑意走近,与玄烨言道,“皇上大可不必忧心。”

    玄烨问道:“皇姑此话从何说起?”

    淑慧长公主答道:“皇上可知昨日有一宫女,将省吃俭用下来的月例捐献给前方将士?虽银子不多,却是一片忧国忧民之心。想来必是皇上天纵英明,连区区一宫女都与皇上一心,可见民心所致,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皇上如此得人心,来日必定安定天下!”

    公主的一席话令玄烨想到昨日的澜乔,因这捐献二字也从她的口中而出,莫非这捐献之人便是澜乔?想到此,玄烨看了看时辰,便以国事为由离开慈宁宫,又遣退身边跟从的人,只身来到坤宁宫。

    不想,他刚一推开坤宁宫的大门,便见到一太监正在对着一宫女行凶,玄烨即刻斥吼道:“大胆奴才,竟然敢在这宫中行凶,还不快住手!”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