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之墨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55 若得此宝 他日不得善终 上(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呀~!”

    匣盖刚一打开,就见一道五色毫光冲天而起,众人全都惊呼出声。

    毫光淡去,只见匣中置有一枚玉玺:方圆约有四寸,上方五龙交纽,旁边缺了一角,以黄金镶补;龙首一面,刻有篆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孙坚与程普对视一眼,全都欣喜若狂;旁边孙策更是喜极而泣。

    陈不二见状,不由问道,“将军,这是甚么宝物?”

    “此物来历不小!”孙坚心怀大畅道,“德谋,你给这小子说说!”

    若非陈不二,孙坚绝不可能获得这件宝物,自然乐得满足一下他的好奇。

    “此乃传国玉玺!”程普解释道,“昔日,秦始皇令相国李斯督刻而成,以为帝王信物;后落入本朝高祖刘邦手中,世代相授,号为汉传国玺。”

    陈不二目露好奇,似懂非懂。

    “新朝王莽篡位时,被太后摔坏一角,由巧匠用黄金修补。”程普继续道,“光武帝中兴,重得此玺;十常侍之乱中遗失不见,想不到藏在此处!”

    孙策见陈不二仍有困惑,不由笑道,“不二,这件东西是天下至宝,你只需要明白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眼见陈不二点头,孙坚举目环视众人,沉声道,“此物关系重大,且不可向他人泄漏半句,违者定斩不饶!”

    ------------

    小满时节,长安城外。

    迁都一年过去,太师董卓的车驾终于前来,传令满朝文武出城相迎,又特命御史中丞以下官员,必须躬身行礼。

    董卓志得意满,举目环顾,在人群中发现一道熟悉的身影,当即抬步下车,缓缓来到皇甫嵩身前,驻足停下。

    皇甫嵩此时的官职,正是御史中丞,他见董卓前来,当即躬身作揖。

    董卓见状,伸手轻抚皇甫嵩肩背,问道,“义真,心中可有恐惧?”

    “明公以德行辅佐朝廷,正是极大的幸事,何惧之有!”皇甫嵩神色自若,沉声道,“倘若逞凶行恶,则天下民众皆惧,又岂止下官一人?”

    这番话说得颇有技巧,但言下之意,显然已对董卓服软。

    逼迫天子,劫掠百姓,滥杀无辜,发掘陵墓,焚烧宫室。种种恶事,董卓全都干了,又哪里说得上以德辅政?

    若论用兵打仗、军中威望,当世宿将之中,皇甫嵩可谓首屈一指。只是一旦涉及到朝政,他立即变成另外一人。

    昔日灵帝病危,意图解除董卓兵权,董卓抗命。皇甫嵩的从子皇甫郦,曾劝他当机立断,铲除董卓,他却以向灵帝请示为由,错失良机。

    但这件事情,终究让他与董卓结怨。

    后来董卓专权,关东群雄兴兵讨伐,皇甫嵩在关中坐拥三万精兵。董卓为解除后顾之忧,征其出任长安城门校尉。

    京兆尹盖勋、军中长史梁衍,都曾劝说皇甫嵩起兵反董,又被皇甫嵩以韩遂叛军在后拒绝,将兵权拱手相让。

    结果皇甫嵩刚入长安,就被李儒派兵软禁,并打算诛杀。其子皇甫坚寿与董卓素有交情,星夜兼程赶往雒阳,为其求情,这才保得一命。

    但在董卓心中,对皇甫嵩仍有怨愤,这才有让其躬身行礼之举。

    “呃呵呵呵哈~!”眼见皇甫嵩当面服软,董卓不由纵声大笑。

    直到此时,董卓心底对皇甫嵩的不满,才算真正放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