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百六十五章 自我妥协(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竟然鼓起勇气又出城了,然后不出意料又被扣住了。

    此时已经退位多面的宋徽宗竟然也出城了,虽然不知道他是去干什么的,但不出意料也被扣住了。

    为了赎买二帝,忠心的大臣们继续在城内执行皇帝的命令,不仅搜刮金银,还将二帝的妃嫔姐妹女儿们也送出城外,意图用其换回二帝。

    足足送了十万人。

    史书种种迹象表明,直到此刻,汴京的内城仍没有被攻破!

    后世说的攻破,是神棍郭京主动开的外城城门,放了金兵进来,金军才无比费劲地占领了外城的城墙这件事。

    但稍微了解大城结构的人来说,外城虽然有用,但也只是第一道防线而已,内城才是关键,毕竟绝大部分兵力和百姓都布置在内城,其和外城之间,还有至少两道城墙防线!

    这所谓的城破,便是金兵久攻内城不下,为了配合金军,二帝主动出城,成为了人质。

    正常来说,只要脑子正常的皇帝,都不会孤身前去敌营把?

    而且即使如此,金军还是无法进入内城,且听到康王赵构带了万余人来救援的消息后,竟然带着所有被挟持的人仓皇北上离开了。

    这便是靖康之耻的整个过程。

    这事情实在太过荒唐,太过违背常识,以至于史书都不能自圆其说,写都不敢写的这么离谱,后世才会诞生了种种阴谋论。

    史书上记载了很多极其荒谬,违背最基本逻辑的事情,大部分不外乎两种原因。

    当事人是疯子傻子。

    或者史书记载隐瞒了什么。

    鉴于汉代主流史学家将史记当看的先例,只能说史书有不少隐情,并不像史官们自我感动的那么白莲花。

    所以很多史书修史的时候,受限于种种条件,很多时候并没有完全揭露出事件的真相,也夹杂着记录者的主观倾向,随着一代代的流传,又产生了人为或者无意的扭曲和误差,于是展现在后人面前的东西,就被蒙上了一层层神秘的面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