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芳华之家父袁绍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章 海上商船(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光武帝中元二年日本便渡海来向汉王朝遣使奉献,之后双方便建立了固定航线航路,青州渡黄海——至带方郡——至釜山——至对马岛——至壹岐岛——至九州福冈松浦。

    但因为海流和风向的原因,日本到中国容易,中国到日本风险却很大,且汉末天下大乱,这条航线如今甚少有海船航行。

    所以此时汉朝的海运商路,多是以各州沿岸港口商贸为主。

    而且汉代造船技术也开始大幅发展,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东吴陶制船模,船模从船首到船尾有八个横梁,有八副隔舱板,把船体分成九个严密的分舱,说明汉代已经掌握了分隔舱结构造船技术。

    其中东吴造船业最为发达,后世东吴被灭的时候,光官方就拥有海船五千余艘,最有名的当属潘璋建立的温麻船屯所造造的“温麻五合”海船,由于是并用五个大板做的,所以“五合”为名。

    彼时东吴将能载马八十匹的称为小船,最大的战船可载三千名士兵,长达几十丈,装粮数万斛。

    不仅战船,海船也很厉害,康泰《吴时外国传》述,其海船最大者有七帆,自南海加那调州乘风航行至大秦只需一月。

    当时袁熙读到这里的时候,心道果然经济基础是一切,东吴有大量的贸易需求,所以要造大船,大船反过来促进了当地经济,商业繁盛,又能造出更多的大船。

    有这么多大船,怪不得曹魏久久无法越过长江天堑。

    眼前在众人面前的,便是甄家倾其所有,从扬州徐州造船屯所打造购置的海船。

    其大多长十丈左右,能运送近几十到近百名兵士,虽然不如后世东吴战船规模大,但用于这次行动也是足够了。

    而且其耗费也是不菲,袁熙估计自己抢来的百车财货,也就能买七八条船,其他二十几条,都是甄家商队购置造的,作为甄宓的嫁妆。

    想到这里,他突然涌起一种吃软饭的感觉。

    甄宓此时指着其中一条大船说道:“那条船好大!”

    众人顺着甄宓手指望去,见那船几乎是其他船只的两倍长,长近二十丈,离开水面二三丈,估计可容纳数百名士兵,着远远看去,极为威武雄壮。

    袁熙看了,笑道:“是老夫人专门为你打造的。”

    甄宓啊了一声,想到自己母亲,不禁心生感动。

    袁熙叹道:“不过本来是为了跑海上商路的,如今却要用于兵事了。”

    在场的人都猜出来了,袁熙哪里可能只是去海上看风景,肯定是要用这些商船运兵,去攻打某个地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