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35章 打造九部的黄金十年(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办公室里。

    杨小涛悠闲地靠在椅子上,不时揉一下眼睛,然后舒服的活动着后背,让自己变得更加舒服。

    若是这办公室里有床的话,他肯定会选择躺在上面,而不是坐在这。

    对面,李洪峰看着手上的白皮书,不厚,十来页也就,可神色无比凝重。

    这就是杨小涛搞出来的最终稿,白皮书。

    却也只是一个框架版的白皮书,里面的具体项目如何操作,还有其他补充文件进行解读。

    不过那是以后的事情。

    即便如此,这份白皮书也是他们第九机械工业部在新时代的发展方向。

    可以说,这就是一座灯塔,指引九部前进的灯塔。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打开第一页,上面是用钢笔字写的一个目录。

    若是只看字的话,会觉得很漂亮,最起码杨小涛的这一手字在九部没有人能超过。

    可看清楚目录后,李洪峰就感觉一阵头大。

    目录的作用自然就是一目了然的说明这本书的内容架构。

    而在眼前的目录上,除了最上方写了个引子,下面竟然,竟然罗列了十条。

    从大写的一到十,整整十条啊。

    这就说明,这白皮书上的项目有十条。

    他们九部接下来要有十个研究项目,十个发展方向。

    看明白这目录的含义后,李洪峰立马低头用手揉着眼眶。

    他跟外界的观点差不多,都觉得新时代嘛,以九部的实力,肯定会增加些重点项目。

    可,他也只觉得会是三四个,就是跟刘怀民陈宫老洪他们聊天的时候,最敢想的王国栋一口喊出来六个,已经让他们很无语了。

    毕竟这不是简单的加法题。

    这每增加一个,都是对九部的加大考验。

    也意味着风险的成倍增加。

    要知道,一旦方向搞错了,那会出人命的。

    九部也会因此而沉沦啊。

    可谁想到,这出来后,还有个更无语的。

    让他无语的都想摔桌子上。

    十个啊。

    这不是一个打十个。

    这每一个的背后都是成百上千的工厂,工人啊。

    这.

    李洪峰慢慢抬起头看向杨小涛。

    就看到杨小涛脸上的疲惫,随后又将嘴里的话憋回去,继续翻看着白皮书。

    第一项目,机床工业。

    仔细看了眼,负责人是常明杰,主体人员仍旧是机床研究所的人,生产也是机床制造厂。

    研究方向,数控机床。

    研究时长,三年内实现数控机床的量产。

    这个没啥事,跟以前一样。

    李洪峰点点头,这算是稳重。

    第二项目,计算机研究。

    看这个的时候,李洪峰心里继续放松,现在看来,杨小涛并没有更改先前的项目,很好。

    人员还是韩三凤主导的计算机研究所,并以计算器、高纯硅车间等辅助。

    这也一样,不出预料。

    只是看了眼研究方向,李洪峰就有点挠头。

    计算机的事情他就是个门外汉,这些年多少了解些,可也仅仅知道计算机这个名字,知道是干啥用的。

    这里面随便拿出来一个名词,他就抓瞎了。

    就像杨小涛给出的研究方向,什么台式计算机,什么‘8位微控制器’,后面还有一堆解释,他只看了眼五千个晶体管啥的,脑袋都大了。

    还有研究时长,三年内完成。

    三年啊,这任务很紧张啊。

    不过,他也不清楚是啥玩意,可能是杨小涛跟韩三凤早就有这方面的约定吧。

    他不好说,干脆翻过去。

    第三项目,新型药品的研究。

    果然,还真是。

    这也算是化工了。

    人员也没变,还是朱子清那一帮子人,辅助单位是化工厂、制药厂,又多了个第九人民医院。

    没意见。

    至于研究方向,李洪峰认真的看了眼,阿奇霉素。

    一种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

    这是啥玩意?

    他怎么没听说过?

    好吧,可能是孤陋寡闻了。

    李洪峰现在已经佛系了,毕竟自己懂得东西真不多,犯不着啥都会。

    只是杨小涛这决定靠谱吗?

    这可是新药物啊。

    能研究出来?

    研究时长,十年!

    我日,这真是一个时代了。

    好吧,这事他做不了主。

    而且真能做出来的话,那就跟头孢一样,成了聚宝盆,下金蛋的鸡。

    而且,对革命建设将有巨大的贡献。

    没法反驳。

    李洪峰继续往下翻,这次动作格外慢。

    前面三个都是先前的延续,虽然有了新的发展目标,但总体框架没有超出预料。

    但接下来的,就,就难说了。

    第四项目,新型航空发动机。

    呼~

    李洪峰轻轻吐出一口气,心里没有那般起伏。

    毕竟,这也算是一种延续。

    也是众人猜测的情理之中。

    毕竟这航空发动机技术就是他们手里的王牌。

    到现在为止,国内除了九部能够制造出合格的涡轮喷气发动机外,其他工厂还没听说过做出来。

    九部也是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厂,供应商。

    当然,那啥好几个缸的柴油发动机,也是独一份。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九部在三军的眼里,就是自己人。

    谁要找事,估计这三家就会先站出来刷一波存在感。

    研究人员仍是吴喆带领的研究所。

    至于研究方向,李洪峰用力揉了揉眼睛。

    涡轮风扇发动机,又称涡扇发动机。

    李洪峰在‘扇’跟‘喷’上仔细看了看。

    确定没看错,这不是涡喷发动机,这是新搞出来的涡扇发动机。

    可.

    这又是啥玩意?

    好吧,这是新玩意。

    李洪峰已经无语了。

    随意看了眼研发时间,三年。

    这个时间不长,在可接受范围内。

    至于这发动机的作用好处,报告上没写,他也没问。

    估计问的话,杨小涛解释了他也不清楚。

    反正就是新型发动机呗。

    放下心来,李洪峰直接打开下一页。

    第五项目,镁合金的研究。

    负责人是安仲生,主体承接单位是合金研究所,辅助工厂是钢铁厂。

    看名字就知道,这是要研究一种新型的合金啊。

    镁合金?

    又是个新鲜东西。

    不过在合金研究上,九部确实走到了前列,就是外部的几个部门也都有合作。

    甚至,还会在后面提供帮助。

    镁合金的出现,会让九部的合金家族多一位成员。

    好事。

    研究时长,一年。

    看样子应该是不太难吧。

    第六项目,复印机改进研究。

    这个竟然也成了一个项目?

第2735章 打造九部的黄金十年(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