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合院里的读书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21章 支援物资(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你们跟一机部商量好了?”

    刘怀民听了心中一慌,忙解释道,“是这样的首长,我们考虑下,想要尽快让更多的农民兄弟用上脱粒机,就要尽快生产出来。”

    “所以我们就去寻一机部的首长帮忙...”

    刘怀民解释着,陈老却是笑着摇头,“你们做的很好,不要紧张。”

    “这件事,交给一机部是合适的,也是正确的。”

    听到陈老这么说,刘怀民终于将心放在肚子里。

    “五万台啊,也真敢说。”

    刘怀民忙解释起来,“首长,这五万台只是初步的预计,不会一下子生产出来的。”

    “而且,这些东西也是可以出口的...”

    刘怀民将夏老的打算说出来,陈老听了却是恍然大悟。

    机器,不一定要用在国内啊,还可以出口啊。

    那支援安南呢?

    这一刻,陈老仿佛打开一扇大门,看到更多的路。

    “这样,咱们去一分厂看一下。”

    陈老还是不太放心,决定亲自去看看。

    如果真的好,说什么也要推动生产制造。

    刘怀民立马点头,“首长,我这就去安排。”

    刘怀民离开后,立马坐车前往一分厂,让孙国做好准备。

    陈老却是不急,而是坐在桌前,仔细思量。

    机械厂制造的脱粒机确实解决了问题,短时间内可以凑够足够的粮食,完成支援安南的任务。

    但这对他来说,治标不治本。

    这次要了,他给了。

    下次呢?

    这次十万吨粮食,下次一百万吨呢?

    总不能这样一直持续下去吧。

    谁家的粮食都不是大风刮来的,而且从灾区回来后,他就接到了南方粤府传来安南的消息。

    国内在支援这方面,全心全意不说,还是没有任何附加条款的支持。

    这些年下来,多少物资被送了过去。

    就连最好的武器,也是紧着那边使用。

    可就是这样,对方还是不满足,还是嫌少了。

    要知道,给他们的物资平均一个人一个月都有五十斤大米了。

    这在国内,那是一家人的口粮。

    还不知足!

    还想要更多的粮食,更多的物资,更多的军器。

    上次去了地震灾区,回来后让他意识到一个问题。

    国内民众都吃不饱肚子,还要不要继续支持?

    尤其是安南的那些人,拿着国内省下来的物资挥霍不当回事,而且他们更愿意听联盟的,可国内跟联盟的关系摆在那里。

    他敢肯定,在国内与联盟之间,安南的那群人肯定会选择联盟。

    这让他开始思考,到底,值不值?

    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

    到时候,可别养出了个白眼狼。

    想到这里,陈老觉得有必要将自己的意见向上反映,于是拿起电话拨打出去。

    片刻后,电话那头传来爽朗的苏北口音,“老陈,早啊。”

    “首长,早。有件事跟您说一下。”

    “红星机械厂制造出一种可以给小麦脱粒的机器,一小时能打一点二吨,效果不错。”

    “农科院的同志也参与了,相信很快电话就会打过去的...”

    陈老开始汇报关于脱粒机的情报。

    另一头的清瘦老人拿着话筒,神情很是激动。

    “好好,同志们做到好啊。”

    “首长,如果这机器可行的话,尽快生产,半个月内完成对安南的粮食支援没有问题。”

    “只是这机器的生产,可能会影响其他方面的生产,需要各部配合下。”

    陈老诉说着自己的意见,电话那头沉默片刻,随后声音传来,“既然有用,就不要畏手畏脚嘛,咱们的同志都做出来了,证明了,那有什么理由拒绝?”

    “你放心大胆的用,让同志们放开脚步走。”

    “咱们,不能束缚他们的步伐!”

    陈老点头,“首长,我也是这样想的。”

    两人达成一致,陈老却是再次开口。

    “不过,首长,我对支援安南还是有些意见的。”

    电话里再次沉默。

    陈老知道这件事不适合现在说出来,但不说的话,这些天心里憋的难受。

    “你说!”

    两个字传来,陈老感受到莫大的压力,随后将自己的看法说出来。

    等陈老说完,电话中传来一声叹息。

    “老陈,你说的这些我们都考虑过,也认为这种事情在将来是会发生的。”

    “但,你要知道,现在两极的情况下,有些事情,咱们没有选择的权力。”

    陈老听了深吸一口气,清楚上面的顾虑。

    两极争霸,剩下的人,只能夹缝里求生存。

    而他们想要平稳的发展,有些事就得打掉牙和血吞进肚子里。

    “我明白了。”

    “不过,我有个小小的建议。”

    “你说!”

    陈老继续开口,“首长,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啊!既然如此...”

    陈老的建议就是送机器,不送粮食。

    机器自然就是脱粒机了。

    还有拖拉机,还有生产用的耕犁以及配套设备,这可是国内农业生产中最好东西,可以帮助你们增加农业生产,这算是支援了吧。

    而且还是我们好容易研发出来的机械啊,谁也说不着吧。

    至于粮食,抱歉,我们都把最好的机器交给你们了,完全可以自己生产啊。

    还要什么粮食。

    我们还在温饱线上挣扎呢,哪有余力照顾你们啊。

    那句话咋说来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同志们,加油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