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去杀日寇吧!
    杀日寇可以用工具。
    虽然自己不行。但是工具很行啊!
    告辞。
    回到租界入口。
    发现朱原还在。
    “朱队长,你不用睡觉的?”
    “你和顾小姐缠缠绵绵的时候,我已经睡了好久了。”
    “多谢照顾。”
    “应该的。维护租界安全,是我们的责任。”
    “有好地方推荐吗?”
    “贝当路有一些挺不错的空房子出租,或者转售。”
    “明白。”
    张庸点点头。
    显然,朱原在暗中保护顾小如。
    现在租界涌入那么多难民,治安变差,说不定会有人铤而走险。
    主要顾小如又年轻,又漂亮的。又是一个人住,的确是不安全。
    贝当路不错。
    那里是法租界。治安很好。
    无论是安南巡捕,还是法国士兵,都重点关注那里。
    之前,张庸自己几次想要在贝当路动手,都被限制了。一般的闲杂人等,连靠近都没机会。
    正好,在那里搞个房子,让秦胧月、秦箜羽她们都住进去。
    自己的女人,自己爱护啊!
    就算暂时不用。也得维护好。随时能用。
    于是拿出一袋法郎,交给朱原,请他帮忙出面租房子。
    搞好以后,通知顾小如搬进去即可。
    顺便,让秦箜羽和秦胧月,也搬进去贝当路。
    一起住吗?
    当然不是。
    分开。租两个房子。或者买。
    当然,如果她们三个愿意一起住自然最好。随她们心意吧。
    “拜托了。”
    “好。”
    “走了。”
    “再会。”
    张庸回到88师指挥部。
    发现这里的气氛似乎有点高兴?很罕见的高兴。
    就连孙元良都是哼起了小曲。甚至脚步在跳舞。
    “专员!”
    “什么事这么高兴?”
    “日寇可能是要崩溃了。他们居然试图和我们拼刺刀!”
    “崩溃?”
    “对。日寇疯了。端着刺刀冲上来。”
    “然后呢?”
    “当然是被我们全部打死在地上了。”
    “是吗?”
    张庸半信半疑。
    日寇这么愚蠢的吗?拼刺刀?
    明知道眼下88师的火力非常强大,还端着刺刀冲上来?
    到底是哪个指挥官如此白痴?
    回头必须切腹啊!
    孙元良笑着说道:“我怀疑日寇是破罐子破摔了。”
    “我去看看。”张庸确实是不太相信。
    日寇真是在自寻死路吗?
    感觉不太对……
    “我带你去。”
    “好。”
    两人来到前沿阵地。
    确实,看到前面开阔地上,躺着很多日寇尸体。
    横七竖八。乱七八糟的。可能有三四百人。散落四周的三八式步枪,确实全部上了刺刀。
    相信了。
    日寇的确是在寻死。
    否则,它们不会从这片开阔地冲上来。
    毫无遮掩。
    地面平坦。
    都不用炮火。直接枪械封锁。一个日寇都别想冲上来。
    从现场的日寇尸体来看,几乎都是完整的。说明是被子弹打死的。很少有爆炸物。日寇真是疯了。
    “我要去罗店了。”张庸错开话题。
    “什么?”孙元良一愣。
    “这边可能暂时没有激烈战事了。日寇重点是进攻罗店。”
    “明白了。”
    孙元良内心当然不舍得。
    如果是张庸在这里。他完全不需要担心。
    只需要做好参谋长的角色,其他一切,张庸都会搞定。非常舒坦。
    可是,张庸一走,所有的一切,又将落在他孙元良的身上。压力山大。幸好,目前88师弹药充足。
    “我和租界那边达成了一些协议。那边会有物资和人员送进来。”
    “那太好了。”
    “受伤的战士,换上便衣,送到租界里面治疗。”
    “好的。”
    “就这样吧。”
    张庸没有多说什么。
    收拢部队。
    准备撤离。
    当然是88师自己的人留下。
    其他的部队,会全部撤走。
    在淞沪战场的那么多国军里面,88师目前的待遇是最好的了。
    背靠着租界。有足够的干粮。受伤还能得到及时的救治。甚至,可能还会得到一部分的人力补充。
    其他的国军部队,肯定没有这么好的条件。
    他们还在艰苦鏖战。
    尤其是罗店周围。敌我双方,都是血流成河。
    日寇的伤亡其实也是挺大的。但是它们不像国军,选择忽略旧部队,热衷于成立新部队。
    导致一眼看过去,番号的数量非常多。但是真正的兵员,其实严重不足。
    打到后来,说是有一百多个师,其实有的师兵力还不足三千人。甚至不到两千人。纯粹就是摆设。
    相反的,日寇的新兵,都是优先充实部队的。
    好像第三师团,伤亡很大,但是新兵补充速度快,所以,兵力始终维持两万人以上。
    而且,日寇补充的新兵,其实不是真正的新兵。
    都是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在乡军人。也就是退伍的士兵。到了战场,很快上手。
    唉……
    叹息。
    开战初期。真的很难。
    日寇的综合实力,真的是太强大了。完全没胜算的。
    切换世界地图。
    发现加贺号航母已经通过大隅海峡。预计最多一个星期以后,就能到达华夏沿海。
    如果速度快的话,可能五天以后,日寇的舰载机,就会投入战场。
    到时候,罗店方向,日寇的火力,将会骤然增强。
    面对日寇的空中优势,基本无解。
    大规模的会战,只会白白增加伤亡。最终的结果,还是失败。
    也不知道目前最高统帅部,有没有做好大溃败的准备?如果没有,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了。
    后方工业,能搬迁的尽快搬迁。
    人员,能撤走的尽快撤走。
    能修筑的工事,加班加点修筑。临阵磨枪,不快也光。
    总之,做好放弃淞沪的准备。将残存的兵力用于二线。
    不能拖。
    不能优柔寡断。
    否则,等日寇从金山卫登陆,情况会更糟糕。
    然而……
    想到老蒋的性格……
    要让他下决心放弃淞沪,恐怕是不可能的。
    所以――
    这是死局。无解。
    而他张庸,眼下就是在一盘死局当中。
    无论怎么挣扎,都不可能改变最终结果。就好像是被束缚在玻璃瓶里面的虫子。
    可是,那又怎么样呢?
    这个玻璃瓶最终会被打碎。因为它会越来越薄。
    随着日寇战线的不断延长,玻璃瓶会被无限拉伸。最终会被某个地方出现漏洞。出现断裂。
    在41年12月7日以后,还会有人拿着锤子来砸这个玻璃瓶。
    所以,调整心态,期待最终的光明。
    “专员。”
    孙立人从后面上来。
    张庸点点头。示意对方有话直说。
    那啥,我们是一家人。
    “专员,你说,日寇航母会不会加入战场?”
    “已经在赶来的路上。”
    “真的?”
    “如果速度快,我们五天以后,就有可能被日寇海军的舰载机狂轰滥炸。”
    “那还怎么打?”
    孙立人顿时着急了。他是留过学的。
    留过学的,往往知道的东西要多一点。其他人不知道舰载机。但是孙立人肯定知道。
    一旦日寇的舰载机投入战斗,战场就会非常危险。
    白天根本就无法行军、战斗。
    随时会被日寇舰载机盯上的。
    随着日寇航母靠近沿海,日寇舰载机,可以长时间监控整个淞沪战场。
    哪里的国军有什么动静,日寇飞机都会察觉。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简而言之,就是一旦被空中监控,国军休想有大动作。
    甚至是发起团级战斗都困难。
    只能夜战。
    然而,夜战,国军真不是强项。
    如果和日寇夜战,失败的肯定是国军。这就等于是断绝了国军所有获胜可能。
    张庸没有回答。
    我知道怎么打?
    我现在只想撤。
    但是,又不能撤。因为老蒋不允许。
    所以……
    死局。无解。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