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悄悄。
    骑兵在黑暗中穿行。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不适应。
    主要是李天霞、李仙洲带来的心腹手下。大约三十人。
    他们不适应夜战。
    以前几乎没训练过。完全没经验。
    甚至跟着大部队行军,都可能迷路。速度也跟不上。
    可以想象,如果他们猝然和日寇相遇,会有什么后果。估计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快!”
    “快!”
    李天霞和李仙洲脸上都挂不住。
    自己带来的人,居然如此拉胯?
    让专员小觑了。
    他们两个当然不可能是孤家寡人来上任的。肯定会带来部分的得力手下。包括参谋,警卫什么的。
    张庸给他们全部配备了新的武器和装备。
    包括索米冲锋枪,还有望远镜什么的。以发挥他们的作用。
    然而,实事求是。他们的水平并不高。
    李仙洲、李天霞都不是能力非常突出的指挥官。身边人当然也不可能有太出色的。
    还好,张庸对他们的要求很低。
    不求他们能够创造奇迹,只求能够和平均水平差不多即可。
    打败仗可以。但不能全输光。
    对李天霞的要求高一点。希望他能打胜仗。
    对李仙洲就要求一般。只要不被日寇包饺子,不全军覆没就是胜利。
    五万头猪的阴影,始终笼罩心头。
    还好,发现李仙洲挺努力的。虽然天赋不高。但是看得出,他在努力适应。
    “嗒嗒嗒……”
    “嗒嗒嗒……”
    骑兵在黑暗中移动。
    张庸在前面带路。试图发现日寇骑兵。
    石门的周围肯定有日寇骑兵。它们是来侦察的。具体人数不详。
    向北……
    一路向北……
    终于,有红点出现。
    刚开始的时候,是零星红点。
    随后,三十多个红点出现在地图边缘。
    日寇骑兵!
    找到目标。
    当即摆摆手,示意所有人放慢速度。
    不能惊动日寇。否则,就没办法偷袭了。一旦日寇骑兵脱身而去,再追就难了。
    “有发现?”
    “对。面向正北,十点钟方向。有日寇骑兵。大约三十人。”
    “啊?”
    李天霞和李仙洲面面相觑。
    忽然感觉,自己很难跟上张庸的步骤啊!完全听不懂。
    他到底是如何侦测到日寇动静的?
    完全无法解释啊!
    都没有放出去骑兵斥候。凭空感应到的?
    学不来……
    根本学不来……
    “这是给你们的武器。加兰德。”
    “它是半自动步枪。有八发子弹。不需要拉枪栓。可以快速射击。”
    “步兵、骑兵都可以使用。步兵使用更合适。”
    “缺陷是弹药消耗比较大。”
    张庸给他们逐个安排武器观摩。首先上阵就是加兰德。
    68、69两个军,都是军辖旅,旅辖团。取消了师级。
    正规编制是三旅九团。
    全军编制大约三万人。
    但是目前只有一万人。
    每个旅,都会装备少部分的加兰德半自动步枪。作为全旅的拳头部队使用。是全旅最精锐的突击力量。
    为什么不全部装备?主要是系统没办法供应那么多。
    制造栓动步枪的成本很低。但是半自动步枪高很多。
    制造一把加兰德需要耗费的成本,能制造五支栓动步枪。相对来说,还是栓动步枪便宜量足。
    而且,栓动步枪对弹药的需求量没那么高。后勤能够供应。
    如果是加兰德,后勤压力就大了。
    除非是他张庸在现场,否则,加兰德也只能当栓动步枪使用。
    英七七曾经有一段时间,被英军高层要求降低射速。原因就是后勤供应不上。弹药消耗量太大了。
    连老牌的英帝国都如此。何况是纯农业国的华夏?
    不过,小规模的部队突袭,正好用得上。所有的缺点都不存在。
    “上!”
    “上!”
    焦汝麟负责教学。
    他虽然是孙殿英的手下。但是,张庸决定将他挖过来。
    无论是68军,还是69军,都需要一支精锐的骑兵。在华北平原作战,没有骑兵是绝对不行的。
    就连八路军那么困难,都组建了多个骑兵部队。虽然人数参差不齐。那也是骑兵。有两下子的。
    张庸摆摆手。
    其他人都跟着他,缓慢向前。
    举起望远镜。
    前面,焦汝麟带着三百骑兵扑上。
    日寇骑兵的反应其实也挺快。迅速飞身上马。跟着出枪。
    然而……
    嘭!
    嘭!
    整个扇形都是枪响。
    全部都是加兰德步枪远程射击。火力覆盖。
    “叮!”
    “叮!”
    漏夹弹出来。
    立刻换新的。
    然后继续。
    嘭!
    嘭!
    枪声依然炸裂。
    大概瞄准,然后就是猛烈的火力压制。
    有没有打中无所谓。只要大概对着日寇骑兵开火就行。
    唯一的要求就是速度。
    越快越好。
    一个漏夹打完,立刻换新的。
    “八嘎!”
    “噗通!”
    “噗通!”
    不断有日寇骑兵倒下。
    不断有战马中弹倒下。
    战场一片混乱。
    日寇骑兵发现不妙,急忙转身逃窜。
    然而,它们的这个动作,是错误的。
    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在传统的栓动步枪面前,或许能跑。
    但是,在半自动步枪面前,想跑,真的不容易。火力太猛。
    嘭!
    嘭!
    继续射击。
    然后飞快的换漏夹。
    然后继续射击。
    仿佛是机器人。
    只需投放火力。
    当然,最后还是有几个零星的日寇骑兵成功的逃出去。
    日寇骑兵的逃命功夫,的确很强。
    但是无所谓。
    逃出去几个,正好呼唤更多的日寇到来。
    “这么快……”
    李天霞缓缓说道。
    没想到,半自动步枪的火力这么猛。
    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幸好敌人没有这样的武器。否则……
    “打埋伏很好。”
    李仙洲闷闷的冒出一句。
    显然,这是他总结出来的。印象极深。
    张庸点点头。
    能领悟就好。
    确实,半自动步枪最大的优势,就是打埋伏。
    如果是比拼阵地战,和栓动步枪没什么区别。射速优势无法发挥。再快能快得过机枪?
    但是,打埋伏就完全不同。
    偷袭也是如此。
    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最多数量的弹药倾泻到日寇头上。
    在日寇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给日寇造成最大杀伤。这样就可以将敌人的还击力量降到最低。
    刚才的战斗就是如此。
    一顿暴躁的射击,日寇骑兵伤亡过半。
    剩下的人想要还击,也受到火力的压制,无法有效还手。只能被动挨打。
    否则,双方一旦形成拉锯战,那伤亡就大了。
    “和轻机枪相比如何?”
    “火力点更多。更分散。多角度射击。”
    一个参谋回答。
    如果是轻机枪,容易被日寇神枪手击中。
    有经验的日寇,还能避开机枪的射击。进入射击死角。然后还击。
    但是,十多支加兰德,日寇就无所适从。
    无论哪个角度,都有可能挨打。
    换言之,就是没有任何安全的躲避之处。随时可能丧命。
    “有利于每个人发挥。”
    “对!”
    参谋们纷纷总结经验。
    从实战角度来说,多个角度的射击非常重要。
    让敌人无法找到射击死角。
    事实上,德军遭遇到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压制,也是非常头痛的。
    尤其是MG42通用机器的机枪手,往往会被干掉。因为你无法同时压制那么多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有可能要你的命。
    火力要分散,但是又要猛。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射击的准确度要求不高。”
    “对!”
    “对!”
    所有人都是赞成。
    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尤其是眼下。
    因为绝大部分的国军士兵,都没有接受过严格的训练,枪法很差。
    指望他们准确的命中敌人,不可能。
    只能是大致瞎打。
    这就要求火力密度很高。才有命中的可能。
    显然,这是栓动步枪是做不到的。但是半自动可以。可以乱枪打死目标。
    “专员。”
    焦汝麟牵着一匹大白马来到张庸面前。
    张庸顿时眼前一亮。
    好漂亮的大白马。一眼就喜欢上了。
第1258章,北上,南口(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