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4日。凌晨三点。
    金陵。下关码头。大量卡车哗啦啦的到达。
    虽然是凌晨三点。但是,码头的人还是比较多的。这边不像铁路。没有时间限制。
    各种各样的船只在这里停靠,或者出发。运走人或货物。
    码头的两侧,修建有仓库区。有露天的。也有不露天的。
    停车。
    张庸跳下车。
    摆摆手。
    “全部下车!”
    “全部下车!”
    各种各样的大嗓门叫喊起来。
    张庸摘掉自己的头套。顿时感觉舒服多了。隐约有点冷。
    石秉道来到张庸的身边,欲言又止。
    情况好像有些不对?
    “石老板。”张庸开口。
    “东家。”石秉道回应。
    “又要辛苦你了。”
    “辛苦我?”
    “对。将你们的人全部带走吧。送回去你们自己的队伍。”
    “什么?”
    石秉道一愣。
    下意识的看看四周。
    不是?
    他知道张庸不会真的枪决。
    只是始终没有想到,张庸会有什么瞒天过海的办法。
    谁知道,张庸居然直接放人!
    这……
    张庸摆摆手。
    陈海上来。
    “将他们的绳索都割掉。”
    “是。”
    陈海答应着。
    众人一起动手,将绳索割掉。
    因为是要枪决,所以,使用的都是麻绳。没有手铐脚镣。
    很快,所有囚犯回复自由。
    一个个都显得有些茫然,不知道是咋回事。
    刚才还整的跟阎王爷立刻就要接收似的。怎么转眼间,又回到人间了?
    下意识问道:“能行吗?”
    “我本来就是来给你们送行的。”张庸含笑回答。
    “送行?”
    “没错。算是欢送吧。”
    “欢送?”
    “对。欢送。我给你们电台。还有武器。你们自己和上级联系。你们要去哪里,我送你们去哪里。”
    “为什么?”
    “不要问。总之,从现在开始,伱们管好你们自己。”
    “你……”
    石秉道是聪明人。
    可是,他始终想不通怎么回事。
    放人?
    偏偏是张庸完全不解释。
    “你过去和他们打招呼吧。你的隐藏身份也到头了。”
    “我……”
    “下次见面,你就是红党公开身份的一份子了。”
    “好吧!”
    石秉道答应着。走过去。
    和那些红党成员交谈以后。带着三个人过来。
    都是陌生人。
    张庸没见过。
    他们都用疑惑的目光看着张庸。
    张庸微微一笑,叫人搬来一张桌子,几张凳子,请他们坐下。
    “饭菜还没准备好。我们坐下来谈。”
    “何必来这一套?”
    “有必要。你们吃饱了,才好上路。”
    “我们在黄泉路上也不愁吃不愁穿的。就不用你费心了。”
    “可是,我不让你们走黄泉路啊!”
    “你什么意思?”
    张庸装作没听到。
    招招手。
    有人送来两部电台。
    都是缴获日寇的。新型的。小巧的电台。
    放在桌面上。还有各种配件。
    “电台,给你们。你们自己和上级联系。”
    “什么?”
    “我只负责将你们送到这里。上船以后,你们自己决定要去哪里。但是,绝对不能回到金陵。”
    “什么?”
    “另外,我再给你们五十支驳壳枪防身。”
    “什么?”
    三个红党骨干都是狐疑不已。
    因为真的有人用箩筐将武器弹药拿来了。驳壳枪。子弹。
    他们急忙安排人。将武器弹药拿好。
    终于是确信自身安全。
    重新坐下。
    “你是哪位?”
    “张庸。”
    “你真的要释放我们?”
    “不。你们已经死了。”
    “什么意思?”
    “在我们这边,你们已经是死人。你们的档案,都已经被彻底销毁。从理论上来说,世界上再也没有你们这些人。”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就是我已经处决了你们。你们都已经死了。”
    “不能回到金陵?”
    “最好是不要回到沪宁杭。”
    “好,我们答应了。”
    “那你们将电台带走,和上级联系吧。赶在天亮之前开船。我很忙。白天还有很多活的。”
    “好。”
    三個红党骨干将电台带走。
    张庸注意到,那个柔弱的小姑娘,居然是报务员。
    或许,她就是因为这个被抓的吧。
    报务员,终究是有一些职业病的。
    对于徐恩曾这些人来说,一眼就能看出来。被抓也是正常。
    “东家……”
    石秉道还是满腹疑惑。
    这样大张旗鼓的放人,真的没问题吗?
    还给电台?
    还给武器?
    张庸转头,若有所思的看着石秉道。
    石秉道越发疑惑,“你看我做什么?我是在担心你这样做,会不会……”
    “我在想,你以后有没有机会上天安门。”张庸回答。
    “什么天安门?”
    “没事。随便说说。你是哪年入党的?”
    “1925年……”
    “不错。你的资历也很老了。比李云龙还要老。有希望。”
    “李云龙是谁?”
    “也是你们那边的。参加黄麻起义的。”
    “哦……”
    石秉道还是不明所以。
    又看到张庸招招手。有人抬来几箩筐的大洋。
    白花花的。沉甸甸的。现大洋。
    “这是……”
    “每人十个大洋。算是路费。”
    “十个?”
    “对。”
    “张庸,这到底是……”
    “不该问的不要问。拿钱。吃饭。上船。走人。以后不要回沪宁杭。”
    “好吧……”
    石秉道只好去安排。
    纳闷的将大洋发下去。每人十个。
    大部分人都不是很在意。
    相对于大洋,他们更想要武器弹药。
    张庸忽然朝那个姑娘报务员指了指,说道:“借她帮我发几个电报。”
    石秉道只好又去和那个姑娘沟通。
    姑娘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后来才磨磨蹭蹭的过来。
    张庸已经写好了电报内容。
    还有密码本。
    “发给日本人?”姑娘疑惑。
    “准确来说,是日本人能收到。”张庸纠正对方的说法。
    “竞技神回去朴茨茅斯?约克城回去诺福克?”
    “对。分两次发。一次发一段。”
    “知道了。”
    姑娘开始编码。
第1110章,人在屋檐下……(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