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优异者有机会被吸纳进正式的警备队。
“混乱就是阶梯”——这句曾回荡在旧时代权力漩涡深处、浸透着枭雄野心的古老箴言,在“维新政权”的镀金喇叭里被赋予了全新的、官方的注解。
它不再是隐秘的权谋,而是被秩序维护局(Order Preservation Bureau, OPB)刻印在宣传手册、喷涂于街头巷尾、甚至融入基础教育课本的公开信条。
在新体系的冰冷逻辑下,这句格言蜕变为一种残酷而诱人的现实法则:社会的动荡不再是需要恐惧的灾难,而是野心家与失意者向上攀爬的、铺满荆棘的金色台阶。
对于那些在旧体系森严壁垒下郁郁不得志的“边缘人”,或是渴望在剧烈变局中证明自身“价值”、攫取“地位”的投机者而言,OPB构建的这套“功勋晋升”机制,无异于黑暗中的灯塔。
举报“破坏分子”的蛛丝马迹,协助OPB鹰犬精准抓捕抵抗者,在突发的骚乱中“英勇”挺身而出维持秩序……每一次行动都被精确量化,转化为个人档案里冰冷的积分。
积分,就是新的货币,兑换着稀缺的生存物资配额、更安全的社区居住权、子女进入精英学校的门票,乃至OPB体系内部一个低阶管理岗位的委任状。
无数双眼睛因此变得如鹰隼般锐利,在邻居的窃窃私语、同事的片刻走神、甚至家人深夜的叹息中搜寻着“异常”;无数颗心在功利的诱惑与恐惧的鞭策下变得躁动、扭曲,甚至滑向一种被政权刻意培育和引导的“秩序狂热”(Order Zeal)。
这种自下而上、基于恐惧与贪婪驱动的全民监控网络,高效地弥补了OPB官方力量的不足。
它像一张无形而致密的蛛网,覆盖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街道居委会的老太太、便利店的值班店员、工厂流水线上的工头……都成了OPB延伸的触角。
举报箱塞满了匿名的指控,热线电话在深夜也响个不停。
一种病态的“互相监视”文化悄然滋生,信任成了最昂贵的奢侈品,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告密者,也可能成为下一个被举报的目标。
社会表面呈现出一种高压下的、脆弱的“平静”,如同被强力胶水暂时粘合的瓷器。
然而,在这层薄冰之下,压力如同地壳深处奔涌的熔岩,从未真正平息,只是被那名为“秩序”的铁腕强行按压、积聚。
地方上,零星的抵抗如同生命力顽强的野草,在OPB“灵力铁腕”的缝隙间悄然滋长、蔓延。
他们不再是旧时代的遗老遗少,而是由对新政绝望的平民、被剥夺生计的小商人、理想破灭的前知识分子、乃至对OPB暴行深恶痛绝的前执法人员组成。
这些抵抗组织形态各异:有的依托复杂如迷宫的老城区巷弄或废弃的地下管网,进行着神出鬼没的游击袭扰;有的利用旧时代残存的、未被OPB完全渗透的通讯网络(如早已被主流遗忘的业余无线电、地下印刷点)传递信息,构建着脆弱的地下联络网;还有的则深深扎根于社区,利用民众对物资配给严重不公、对OPB基层人员肆意妄为的普遍怨恨,积蓄着无声的反抗力量。
每一次OPB的“成功”清剿,往往伴随着更大范围的沉默仇恨的播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