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乡村怪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0章 打破世界纪录(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过说来也是,美国人做研究,什么时候到了偷的地步。

    袁老现站在田埂上,接受每一个国外农业研究者们的提问,周围摆放着十几架摄影机。

    自打杨夏给袁老治好了身体,现在的袁老,身体状态非常好,对于外宾,脸上始终带着笑容。

    这块盐碱地实验田,每一个节气,都会有一个开放日,除此之外,其他时间,恕不招待。

    所以这些研究者们想要来观看比人还高的稻子,就要准时在开放日内过来,过了这个时间,就算求姥姥告奶奶都没有用。

    日本农业学者步川库子一脸崇拜加好奇的看向身旁已经九十岁的袁老,兴奋的问道:“袁先生,按照实验田现在稻苗的长势,您觉得,一亩地稻子的产量会是多少?”

    袁老摇摇头。

    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有朝一日,他真的实现了禾下乘凉梦。

    这个意外发生太过于突然,这在他的农业研究中是不正常的,是一个奇迹。

    所以他不确定,不确定的事情,他不能说,毕竟现在禾苗,稻穗都还没生长出来。

    所以他说:“现在还带不清楚,如果稻苗还会生长的话,产量应该不会太低。”

    步川库子笑了笑,说:“当然,我可以预见,产量应该可以打破世界纪录。”

    袁老跟着笑了笑。

    “我在乎的不是纪录,我在乎的是人民的饭碗,我们的大领导说了,‘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的端在自己手里。’衣食是根本,解决了肚子问题,经济发展就有了基础。”

    步川库子点点头。

    “中国人口基数大,吃饭的确是一个大问题,还好有您在。”

    袁老点头,步川库子重新又回到稻田里面研究水稻了。

    袁老接受完外国人的提问与好奇,环绕着盐碱地走了一圈,田地里面的科学家们不停的回头和他打招呼。

    袁老也是挥手致意。

    不多时,助理忽然提醒了他一句。

    “杨夏已经从法国飞往首都录制节目了,您看我们现在要不要飞过去,节目组已经提醒我们好几次了。”

    袁老抬头看向天空,好似能看到杨夏的飞机一般,笑了笑:“杨夏也去了啊?”

    “嗯。”

    “那我们是该去了,不然节目组的会说我们倚老卖老,杨夏必须尊敬。”

    他看了一眼手上沾满的泥巴,蹲在田埂上揉搓了几下。

    双手负于身后,对着助理说:“走,去京城。”

    在上车前,提醒了自己的徒弟,一定要守护好这实验地。

    这已经不再是普通的水稻田,价值也不仅仅只是十几亩良田,已然成了国内最为重要的宝贵财富。

    袁老坐在车上。

    “有什么事情做不了主的打电话沟通,要是出穗了第一时间拍照发给我。”

    “知道了老师,您放心去京城吧。”
第870章 打破世界纪录(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