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学霸的培养系面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0章 新型量子材料(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打算通过研发新型量子材料,来实现更多量子比特数量的操控。

    另外量子材料的研发还可以运用到量子通讯上。

    将来想实现太空和地面的无延迟网上交流,量子通讯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量子材料又被称作强关联电子体系的凝聚态物理领域。

    也是溶液纳米晶中的一种。

    和其他纳米晶材料不同,量子材料是以半导体晶体为基础的,尺寸在1纳米到100纳米之间,且每一个粒子都是单晶。

    经过十多天的讨论研究,他和潘晓志暂时确定了一种研究方向。

    不日便能进行材料合成实验。

    2025年10月27日,庐州,量子信息科技研究院。

    副院长办公室内,潘晓志将一份文件资料递给徐昀并简单说明。

    “这是关于新型量子材料的整理报告,如果没问题的话下周便着手开始实验。”

    需要说明的是,徐昀在和侯盛昌汇报完开始接手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项目后,便直接被任命为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

    主要负责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的研究。

    潘晓志虽然是正院长,但在量子计算机的研究上却不得不依靠徐昀。

    可以说在院里徐昀更有话语权。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并且他也非常乐意。

    甚至只要让徐昀过来接手帮忙,哪怕他不当这个正院长都没有问题。

    尤其想到自己这两年的成绩,就更加感觉汗颜。

    徐昀完成祖冲之三号选择进军医学基因工程领域继续学习深造,把祖冲之三号的后续运行研究等工作交给了他来负责。

    可两年时间过去,徐昀不但凭借研发的新型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攻克癌症,更带领团队合成出了细胞活性药剂,无论那项成果都在医学界乃至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使得医疗资源得到缓解,延长了民众的平均寿命。

    而他负责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的两年里,除了保证了云平台的运行稳定,就只少幅度的增加了几百个深度操控量子比特。

    并且还是基于徐昀对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技术。

    确实。

    放在以前几百个量子比特数量已经很强,足以说句获得了量子霸权。

    但眼下有祖冲之三号上万的量子比特再前,三位数的提升幅度就显得不值一提了。

    起码和徐昀的成就相比差的太多。

    说起来每次想到这点,潘晓志自己也显得很无奈。

    明明徐昀没来之前他对自己充满信心,带领团队研发国产量子计算机。

    那时候压根不担心自家量子计算机会被超越。

    奈何徐昀一来就全变了。

    只能说徐昀的实力比他们高出了太多层次,其天赋已经是他人无法企及的。

    所以才能刚上来就搞出上万的可深度操控量子比特量子计算机,直接对其它量子计算机施行碾压,其他人可以说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更何况除了五位数的量子比特外,还基本解决了试错技术。

    这就好比带着一批冲锋枪来到了古代。

    其实研究新型量子材料才提升量子比特数量着手搭建量子通讯的计划,他早就考虑过这个方案,只是苦于没有明显的进展。

    不过这次徐昀又让他看到了什么叫天赋,徐昀在从帝都过来后很快便确定了研究方向。

    甚至已经准备要着手实验。

    要知道只要能实验成功,研究出的量子材料能达到想要的参数,那么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相信很快就能迎来重大突破。

    “可以。”

    徐昀并没有去翻看文件,面对潘晓志的话只是沉声给了个肯定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量子材料研究他可没有借助大脑超频。

    完全是凭借自身对量子计算的研究,才确定出的材料方案。

    不过对于材料的具体表现,他也不敢有绝对把握。

    因此为了尽快得到结果节约时间,等材料研究出来后他打算再使用次科学模拟器。

    这样便能根据科学模拟器列出的优化建议,对材料进行新的升级。

    到时候相信便能满足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要求。

    通过上次对月球车的模拟实验,已经确定了科学模拟器的效果,远比他想象的要强大的多。

    只是模拟个量子材料,并不会造成影响。

    反正他眼下还有四次使用的机会。

    主要目前并没有获取积分的渠道,剩下这点积分不好好利用的话,要是消耗殆尽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何况科学模拟器的效果,丝毫不比大脑超频差。

    潘晓志肯定不会对徐昀的吩咐有异议,闻言立刻点头应了声。

    “好的。”

    而就在潘晓志准备再说点什么时候,办公室内安静氛围却被一阵手机铃声打破。

    徐昀拿起手机看到屏幕中间显示的备注后,面色平静的低喃了句。

    “是院长。”

    然后直接当着潘晓志的面按下了接通键。

    自己刚接手量子计算机的项目没多久,侯盛昌便打来电话多少有些意外,毕竟侯盛昌对他可不会时不时询问研究进度。

    只是随着话筒那边传来侯盛昌的声音后,徐昀的眉头却逐渐皱了起来。

    像是听到了什么比较意外的事。

    短短几分钟的通话,最后徐昀保持着平静面色和对方结束了通话。

    “我知道了院长。”

    待放下手机的瞬间,旁边的潘晓志终于忍耐不住好奇心开口询问道:“侯院长是有什么事要交代吗?”

    “院长让我回去一趟,说是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那边有事要和我谈。”徐昀面对潘晓志倒也没有什么需要隐瞒的话题,闻言直接便讲出了刚才通话内容。

    是的。

    电话里侯盛昌让他回去一趟。

    不过对方并没有具体提到是什么事,只是说航天办公室那边要和他谈事情。

    而和航天办公室方面相关,必然与那份他设计的月球车图纸离不开关系。

    只是距离他完成设计图纸都过去了这么些天,眼下对方才想要见面,确实显得有些不正常。

    对于这件事既然侯盛昌都开了口,那他也确实不太好拒绝。

    只能答应下来回去一趟,看看航天办公室那边找自己究竟有什么事。

    潘晓志显然也有听说过徐昀为航天办公室设计新一代月球车的事,因此同样感到意外:“我听朋友说航天系统那边已经停止了原有月球车方案,采用伱方案的话还能有什么事需要见面聊?”

    “可能是有其他要紧的事吧。”徐昀嘴角浮现出一抹笑容随口说道。

    显然并没有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

    但想到月初又要参加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短时间内怕是不容易回来了。

    念头停留在这里,徐昀随即又交代道:“量子材料实验的事再往后放放吧,等我奖励大会结束后再说。”

    主要这项材料的研究还需要使用模拟器,他不在的话确实不好展开。

    潘晓志肯定不会对徐昀的决定有异议,只是听到奖励大会后还是微笑着提前恭喜了句。

    “看来这次获奖的记录又要被打破了,没想到我能有幸见证最年轻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

    可以说绝对是发自内心。

    毕竟三十岁的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搁谁谁会不羡慕啊。

    关于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奖名单尽管还没公布,但徐昀多少得到了些消息,不出意外的话如侯盛昌那样说的他会获得今年的最高科学技术奖。

    所以对此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反驳什么。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