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暮春。
    汾县一到春天空气里就飘满柳絮。薄绛穿了一件带有x大标志徽章的西装外套,走在摄影师们的□□短炮中。
    “x大积极响应……支教扶贫……田野调查……踏青……”
    忍耐。
    “x市作协对此表达……在xxx的指导下……”
    又是忍耐。
    “一年后的成果……”
    忍耐不了了。
    □□短炮们被撤了下去。指导老师把薄绛拉到一边,问他:“薄绛,你什么态度。”
    薄绛有一双极漂亮的凤眼。这双眼睛平日里只见清冷的书卷气,如今抬起来却是气势逼人:“你们没告诉我来这里是为了干这事。”
    没告诉他这里会有记者。
    没告诉他这里会有“支教”。
    没告诉他这所谓的名校支教居然是一场时长仅七天的面子工程。
    七天时间,发发文具盒,发发小书包。每天抽两个小时时间,给孩子们弹个琴、画个画,讲讲法国文学,朗读莎士比亚诗歌。
    讲法国文学。
    对这些脸蛋脏兮兮的、就连饭都吃不饱的学生吗。为了突出一个“对比”,带队领导指示,合照时,那些孩子连脸都不能擦。
    就要突出一个“原汁原味”的乡村环境。
    美其名曰“拓宽视野”。
    因此,他们非得把他这个“明星学生”软磨硬泡、连哄带骗地带过来配合拍摄。无他,又是满分高考状元,又是美貌才子,又是网络上热度最高的“正派”网红。
    还有比薄绛更合适的人选吗?
    指导老师说:“薄绛,没有哪个同学表现得像你这样,你说说你有哪里不满意?学校基金会给了你们最多的资源和最大的支持。基金会的老师们知道这里条件不好,就专门给你们修了新的浴室;知道这里饭菜不好,还专门给你们雇了厨子带过来。”
    你们吃学校雇的厨子做的饭,村里的孩子们回去吃他们自己的饭。
    你们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薄绛:“你们没有说我来这里是为了做这种事。我来x大,是来念书的,不是来给你们当宣传工具的。”
    指导老师说:“薄绛,你是学生会的一员,你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x大,不要任性。我懂了,你是富家子弟,是不是觉得这里的条件太差,才用这些理由搪塞?确实,这里没有wifi,也不是二十四小时供应热水……”
    不是。
    不是。
    薄绛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他转头看向汾县经过开垦的田野。春天的田野并不是翠绿的,而是想一滩滩被搅开的黄泥。
    黄泥之中有细微的生命在成长。
    他十四岁时穿进了这具身体。十六岁时,参加高考,满分。于是被录取进最好的几所学府之一。尽管薄家的子弟大多能依靠家中关系去各类名校,但薄绛却突出得万众瞩目。薄家为此摆了一场盛大的升学宴,学界、艺术界名流荟萃。薄家老家主颤巍巍地拍着他的肩膀,笑着说:“薄绛是不世出之才。”
    “x大是世界上最好的大学。你会在那里得到你想要的东西的。”老人说。
    那是薄绛第一次对此世间有归属感。
    在薄绛生存的年代,知识往往被贵族阶级垄断。可如今这些名为大学的机构只收取低价的学费,却将高等教育无私地奉献给每一名学子。千万人于是拥有了获得知识的能力。
    大学应是至高至纯之地。
    薄绛在填报志愿之前接到了来自无数高校的电话,最终他选择了x大。他知道会有许多老教授对他的学识不以为然。但薄绛并不畏惧。
    或许他也可以耐心地与他们探讨学术、分享自己的见闻……就像曾经,他立于朝堂之上与那些儒生对话。
    直到他一进校就被拉进了学生会,拉进了各种组织,拉进了各种演讲比赛,各种以沽名钓誉为目的的“荣誉活动”。
    原来比赛的优胜者,是可以内定的。
    原来收他为徒的老教授,是为了以他的名气为筹码,来让自己成为学术明星。
    原来在行业内“德高望重”的学术前辈面前,“权威”远比真相重要。历史在他们手中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只要能满足某种引用目的,小姑娘被打扮成什么样都可以。
    甚至在他们眼中,薄绛也不能做一个“普通的学生”。他能发挥承载的作用太多。所有人都乐于看他成为一个“天才”,就像这次,他也被搬来了这里。
    再加上公司的事务要求,薄绛几乎没有任何属于自己的、接触这个世界的机会。
    或者说这也是他们所期待的。公司和学校都认为,薄绛身上那种原汁原味的古风气质非常珍贵。
    需要隔离冷藏、小心保管。
    后来他在图书馆里翻到一本书。薄绛很少阅读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但这次他鬼使神差地在午后的阳光下翻开了它。书中主角生活在一个近似乌托邦的世界里。他的生活里没有痛苦,因为人们不被允许抱怨。主角是这个世界中的佼佼者。他热爱学习,专心念书,为了证明一个书中的定理通宵达旦、废寝忘食。最终,他以第一名的成绩从这个世界的大学中毕业。
    毕业后,主角身为b大最优秀的毕业生,被赋予了一项工作——进入真理部。
    真理部说:“我们录取你,是因为你是如此地热爱知识。这份录取是对你的馈赠。你应当感恩,因为你的余生都将会与你最喜欢的知识待在一起。”
    主角看见了自己的新工作。他将和这个世界上其他最聪明的人一起住在
    这座白塔里,为这个世界里的所有人民编造知识和定理。
    这个国家里的所有知识都是被编造出来的。
    薄绛合上书时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图书馆里响起了催促学生回宿舍的交响乐。他把书放回书架上,整理图书的老头问他:“看什么看到这么晚。”
    “生活。”薄绛说。
    就像如今,他站在田埂上。指导教师问他:“看,这片绿色的田野。这样美丽的自然,这样淳朴的孩子,你有没有觉得自己的心灵在这里受到了涤荡?”
    摄影的□□短炮又对准了他。指导教师又闭上眼,陶醉地说:“泥土的芬芳!这样清新!只有春天乡野里的泥土,才是这样的味道!”
    不。薄绛想。他闻到过泥土的其他味道。
    是咸涩的血味。
    薄氏王朝的泥土被鲜血浸透。城里城外,都是湿淋淋的泥土。
    ‘为什么不接受这套规则,利用他们,来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呢?’有个声音在问他,‘你可是这个乌托邦世界里的受益人啊。’
    可薄绛最终开口时却说:
    “我累了,想休学一年。”
    在距离胜利毕业只有一年时间的那天,他对着指导老师,如是说。
    ……
    现在。
    易晚:“多年后,曲韫站在将他刺死在王座上行刑队前,准会想起他带着军队攻打周朝皇城的那个下午……”
    怎么突然百年孤独。
    池寄夏:“你说这个干嘛啊?”
    “马上薄明绛要死了。突然就想给薄绛剧透一下……唔。”易晚面不改色地放下剧本,“曲韫死得可惨啦。”
    薄绛:……
    我谢谢你。
    他无视池寄夏那堆“易晚真是关爱儿子啊”的垃圾话,翻到剧本的下一页。
    出乎意料,他居然没有自己想象中曾有的那种情绪波动……只是池寄夏在旁边说:“易晚,你用剧本捂着嘴干什么。”
    易晚放下剧本:“……没什么捏。”
第137章 杀人诛心(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