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犁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7章 暮日(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477章  暮日

    承天三年,三月十日,长安,未央宫前殿。

    长信灯中,刘宏面色苍白,虚弱地躺在床榻上,回忆着自己的一生。

    不知不觉,自己离开河北老家已经二十年了。

    他至今都忘不了,当老刘头和曹大家带着满路的虎贲、羽林、中黄们来迎自己时候,他那份激动和慌张。

    而当他忐忑的随着车队来到天上京都的时候,是大将军窦武在夏门亭迎接自己,亲自用青盖车把他迎入殿内。

    第二天,他就成了大汉之主,也是大汉第十二位天子。

    但很快刘宏就很不高兴了,因为他隐隐约约听到一些不好的传言,说他刘宏将会是大汉的最后一个皇帝,他将会是亡国之主。

    原来,古之帝王德行再盛也不过传十二代,再多了,这德就不够。所以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这冠冕是天授的,珠旒就是十二条,多了没有。

    所以高祖诛暴秦,定海内,有那么大功德于天下,也不过传十二帝,这还是算上那个荒唐的昌邑王。

    这十二而亡的图谶就好像一个黑斑。即便汉室的光辉再夺目,这黑斑也会如影随形,让人忘不了。

    而何为慜?

    “是啊,你说陛下一薨,后面会是什么个结果,那就是……”

    随后吴修就解释了,前汉诸帝陵是按礼制中的昭穆制度在咸阳原南北分立的。

    当然,他也不明确反对,这也是他拿捏关西世家豪门的权术。

    只是可惜这权术到头来,却砸在了自己头上。

    而不巧,他刘宏就是世祖再兴之后的第十二名皇帝,到底能不能打破这个厄运图谶,就看他刘宏的了。

    在他边上一起跪着的是谒者裴茂,来自河东闻喜。听了边上同僚的嘀咕,疑惑道:

    “子乔,你是在说什么?”

    他低着头,匆匆走到杨彪那,将凉州送来的两千里加急报塞到了杨彪手里。然后他就走了。

    只有殿内漏刻的水滴声和刘宏那沉重的呼吸,在殿内晕出。

    正当张松要说道兴头的时候,前面立在廊庑内的一个年轻长吏扭头对张松和裴茂说了句:

    “噤声。”

    至于刘宏之后继承人的问题,这不用多讨论,因为只有皇子协是随刘宏西奔的。

    而在前殿的廊庑外,是分隔宫中、殿中的端门。在门下,是一队队来自卫尉八屯的执戟郎,警夜巡逻。

    他信任李膺、范滂这些地方道德名士,但他们却总在背后诋毁朝庭,诋毁我。就这,他也只是将他们下狱。好在这些人还有羞耻之心,最后羞愧自尽在了狱中。

    一副暮日重重的景象。

    “回陛下,选在了东南十三里外的龙首原。此原川原秀丽,卉物滋阜,是一等一的龙穴。”

    这份文治武功,配得上封禅泰山吧!

    当然,刘宏也知道自己不是没犯错。

    在国逢难曰愍,使民折伤曰愍,在国连忧曰愍,祸乱方作曰愍

    等待刘宏咽下最后一口气。

    但他认同裴茂的话,道:

    他躺在榻上,张了张口,细声问了句:

    此时,在前殿廊庑外等候的关西公卿们也心事重重。

    甚至阳球这些人还要造反,不是曹大家他们及时发现,后果不堪设想。

    他错就错在太相信别人了,也至于每每被人所负。

    想着自己死后还要停尸于外等山陵落成,他就悲从中起。

    听了刘宏的话后,张让转头对下面的将作大匠吴修道:

    “国家问,陵选在哪了?”

    这份功德远迈诸帝。

    听了这话,在场的内朝中人,都齐刷刷地看向了端坐在左塾的太史令王立。

    实际上,自西奔长安后,以杨彪等关西世家就数次劝说刘宏在长安营建山陵,但刘宏就是不作回应。

    而在内政上,吵闹朝堂沟连伐异的党人也在他雷霆万钧的手段下,销声匿迹。

    王立沉默了一会,俱实而答:

    而王立作为太史令,是要随行刘宏左右,编著刘宏起居的,所以一般都默默坐在端门左塾,记录刘宏的言行起居事。

    但这些都不是刘宏最恨的,他最恨的就是何进。

    但殊不知,这灯火一起,更是将这些敷面公卿照耀的隐隐绰绰,反让廊庑显得可怖。

    这句话将张松说得一愣,他拿眼瞧了遍裴茂,心里不确定这人是真憨还是假憨。

    这次不用刘宏说,张让就呵斥道:

    而现在刘宏问起自己的谥号,这种盖棺论定的事情自然是要参考太史令的意思的。

    但诡谲的是,皇子刘协今年只有七岁,完全不能理政,但现在刘宏临终前却还不说辅政大臣的人选,而在场的包括张让在内的内臣们却也绝口不提。

    “与礼不和。”

    他信任阳球这些河北派,视他们为帝党,自己的肱骨之臣。

    不过杨彪的城府已经历练出来了,他面上不动,走到一长信灯边,直接就将帛书给点了。

    “以你来论,该用哪个?”

    但他知道公车令是专门在夜间接收宫外文书奏章的,这个时候来必然是有大事。所以端门尉不敢怠慢,忙让人拉杜畿上来。

    杜畿知道今晚太过敏感,不敢多留。

    而杨彪也早就看到了杜畿这名门生,见他塞给自己一帛书,还愣了下。

    张松看了眼那个人,虽然心里不以为然,但还是闭嘴不谈了。

    然后吴修就见榻上的刘宏又张了张嘴,但听不到说什么。

    此时,看到旁边还懵懂的裴茂,张松戏谑道:

    “巨光,你说咱们现在跪在这里做什么?”

    “你呀,对国朝事真的是一窍不通,你父送你来当谒者,也不知道是爱你还是害你。我就告诉你吧,这前殿啊也叫路寝。按《礼记·丧大记》:‘君、夫人卒于路寝。’懂了吧,都来了这了,国家还能祈福得好?”

    然后是张角,你之前不是献书给朕,教朕养年长生之道的吗?怎么突然就造起了反。还有你蔡老头,就是不让你多说话,伱就跑去投了贼?

    这天下大事败坏到这步程度,皆是这些不忠不义之人负朕。

    看见国家在张口,年纪很大,行动也不甚方便的张让忙上前趴在刘宏的耳边听。

    守端门的吏长奇怪公车令的人为何不从北面入,怎么绕到端门这了。

    整个未央宫有四个重要宫殿,从南到北分别是前殿、宣室、承明、温室四殿。

    而边上候着的这些常侍、谒者,奉命,也陆续将廊庑两边的灯给点上,照得廊庑内恍如白昼。

    张松还在那滔滔不绝地卖弄:

    然后前殿之内又一次陷入死寂,所有人都在默默等待。

    张松见说到这里,这小子还不懂,就知道他比自己这个益州士还土锤,便教道:

    就在这时,一名叫杜畿的公车小吏匆匆奔了过来。

第477章 暮日(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