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8从芯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同学见面(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林楠的家,是一栋白色的独立小楼,上下两层,屋前有一片小草坪,房子后头有一个大院子。

    塔读@

    刘岩楼上楼下参观一番后,问道:“这房子多大?”

    “两千多呎吧,不到三千。”

    “这块地多大?”

    “八分之一英亩,五千多呎。”

    刘岩立刻抱怨道:“我烦死老美这套单位了,加油论加仑,面积论英亩,我一点儿概念都没有。”

    林楠笑着说道:“1平方米大概等于11平方英尺。按照咱们国内的计算单位,房子的使用面积是两百多平米,占地五百平米。”

    刘岩站在起居室环顾一圈,又问:“这房子得多少钱?”

    林楠在厨房一边烧水泡茶一边说道:“你们国内来的总喜欢问这个,估计你下一个问题就会问我年收入多少,然后再和自己做对比……我说的没错吧?”

    见刘岩一脸写满了尴尬,林楠转而说道:“这房子买了才三年,当初真是捡了便宜,尤其最近这两年科技股太火爆了,光一个yahoo就诞生了好多千万富翁,再贵的房子也不在他们话下,搞得这一带的房价直接double。”

    刘岩走到壁炉前,审视立在台面上的几幅照片,问道:“这位是你老公?”

    林楠远远地看了一眼:“对,是我先生。”

    “怎么感觉和海洋看着有点儿像?”刘岩半开玩笑地问道:“你不会是照着海洋的模子找的吧?”

    “没有啊,怎么会?我先生戴眼镜,周海洋不戴眼镜。”

    刘岩又盯着一张林楠身穿博士袍的照片问:“这张是林博士的毕业照?”

    “对,颁发学位那天拍的。哎,你看我跟五年前相比是不是胖了?”

    刘岩哭笑不得:“服了你们这些女生,累不累啊?海洋当年就跟我嘀咕过好几回,说林楠要是胖点儿就更漂亮了。”

    林楠摇了摇头,很认真地说道:“你们不懂,我个子高,稍微一胖就像根大柱子似的。

    不像丽莉,瘦点儿玲珑剔透,胖点儿圆润有致。”说完,又白了刘岩一眼。

    刘岩干咽一口唾沫,赶紧岔开话题:“你老公不在家?”

    “对,他做咨询顾问,经常出差。”

    “你们怎么认识的?同学还是同事?”

    “是纽约大学的校友,我博士后来在伯克利念的,纽大校友联谊的时候遇上的。”

    林楠把茶泡好,又端来几碟小食,招呼刘岩坐下说道:“行啦,你查完户口了没?该说说你自己了吧,这次是出差还是旅游?”

    “都是又都不是,准确地说是考察,哦不,更准确的说法,应该叫做朝圣。”刘岩摇头晃脑地说道:“我既然已经投身互联网,硅谷这个地方是一定要来拜一拜的。”

    “都去哪儿拜了?”

    “雅虎、ebay、美国在线、intel、思科,还去了斯坦福……”

    “取到什么真经了吗?”

    刘岩的脸顿时一红:“走马观花而已。像intel,我压根儿就没混进去,最后只能在外面兜了一圈,但这些天的感受还是挺震撼的。”

    “是吗?说来听听。”

    “嗯,最大的感受就是,别看现在国内比这儿差的很远,但我相信,将来华夏在互联网领域,一定能赶上和超过美国。”

    “这么有信心?为什么?”林楠听刘岩这么一说,顿时来了兴趣。

    “因为互联网的核心就是两个关键词,一个是信息,一个是眼球。而这两者的基础都是人。

    人越多,产生的信息越多,关注信息的眼球也就越多。

    这个世界哪儿人最多?当然是华夏!

    都说互联网特高端,我倒觉得应该往低处走。

    因为互联网的本质是做人的生意、做普通人的生意,受众群体主要是草根,带来的是草根经济。”

    林楠若有所思,但未作评论,而是接着问道:“你刚才说投身互联网,怎么个投身法?”

    刘岩嘿嘿一笑:“我的路数有点儿另类,开了几家网吧。”

    见林楠面露讶异,他连忙解释道:“你可别小瞧网吧,这生意不错,钱每小时每分钟哗哗地流进来。

    起初我只是开一家玩玩儿,后来尝到甜头,一发不可收。

    实话跟你说,我看重的并不是网吧带来的真金白银,而是在网吧上网的这些网民的身份信息和行为数据。

    只有设身处地真正了解了网民,才算了解华夏互联网的本质。

    你可以说我这是曲线救国,或者农村包围城市。

    我把它叫做自下而上,跟海洋的策略正相反,他是自上而下。”

    “周海洋也在做互联网?他搞哪方面?”
第一百八十一章 老同学见面(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