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0我的文艺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0章 有功于国家和人民(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是相比他庞大的资产,刨除收藏在外,其他的消费和投资着实谈不上多。

    尤其是当很多人实地来到京华博物馆实地参观之后,这种感受更加直观、更加强烈。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概念是由他提出来的,也是他一力推动的,举全社之力,耗数年之功,集众多精英之智慧与心血,这套丛书总算是完成了!

    国文社曾编纂过两版《鲁迅全集》,那是集合了国民文社出版社的众多精英编辑数年之功才完成的,可也不过18册而已。

    他说着,急匆匆的离开了林为民的办公室。

    这话一出,赵欣身形都矮了一头,惶惶不安。

    法国的七星文库、米国的米国文库……在这世界上,文库丛书向来是文化强国的象征,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治昌明到了一定的高度。

    但毓秀赚的那些钱,跟林为民这个成名日久、享誉国际的大作家比起来,就又不值一提了。

    林为民搞收藏是从八十年代初期开始的,这么多年下来,收藏的花费占据了他相当大一部分稿费收入。

    十几年前人家的作品就行销海外,改编众多,赚的都是米刀,稿费甩国内这些作家十条街。

    自1992年林为民提出《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概念,到社内众多专家论证,争论不休,再到林为民获得支持,《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能立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非马嘟嘟把票价再提高两倍以上,才有可能覆盖掉亏损的成本。

    “出来了?”

    <div  class="contentadv">        赵欣点头,重复道:“出来了!”

    但问题是,票价定那么高,你建筑没故宫那么宏伟,文物也没故宫那么多、那么精美,人家游客凭什么来你这?

    “总编,您快来瞧瞧,米国卷的样书出来啦!”

    国内文学界,乃至众多老百姓,没人不知道林为民有钱。

    他刚要说话,还在愣神的程早春突然打断了他,“样书出来了,怎么也不知道给我送过去?”

    就比如他收房子八十年代燕京的四合院便宜的才几千块钱,贵的也不过两三万,即便是到了现在也没破百万,他一年使劲花,能花几个钱呢?

    再说了,他现在收房子的速度还比不上手里房子拆迁的速度快。

    京华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仅凭着这一个由头就有足够的话题性,更何况这座博物馆的主人还是大名鼎鼎的林为民。

    “赔点就赔点嘛!搞博物馆,最重要的是能让这些文物可以不用每天只能待在无人的角落里。让更多的游客看到它们的风采,才是我们做博物馆最有意义的地方。”

    想着这个问题,马嘟嘟陷入了纠结。

    领导,还是那个领导。

    这倒不是说林为民的钱都花在了搞收藏上。

    这么多年了,林为民第一次从领导嘴里听到如此亲近、温暖的话语。

    林为民腾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靠近这些刚从印刷厂出来的样书,浓重的墨香扑面而来,从业十多年,他已经闻惯了这种味道。

    但今天的这批样书,意义非同寻常。

    “怎么样?这还没到五月份呢,最后一卷就弄完了,咱们这群编辑的战斗力还不错吧?”

    林为民的语气云淡风轻,句句都充满了极高的觉悟。

    程早春听到这话,果然咂么咂么嘴,没再找赵欣的麻烦。

    他走上前来,眼中只有这套丛书,然后缓缓捧起两册书来,眼中光芒闪动。

    几个人捧着书,在林为民办公室内弄出叮叮咣咣的声音,干点活生怕林为民看不见。

    而且京华博物馆的票价也不算高,仅仅与故宫持平。

    他不禁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还真是杞人忧天,就林老师这身家,这博物馆就是再开1000年,也不见得会倒闭。

    林为民说出这句话时,如释重负。

    他是总编,样书的终审权是在他这里的,这话名正言顺。

    “不容易,这套丛书,终于是出完了!”

    贪婪,从程早春这个年近六十的老同志眼中,大家看到了一种无法遏制的欲望。

    程早春笑逐颜开,“不错,不对,是非常好!非常好!”

    他从八十年代开始收藏的那些藏品,到如今价格早已涨了10倍还不止,如果只算纸面财富的话,中国首富来了也只配给林老师提鞋。

    内部着以豪华丝绵,绸缎面烫金精装,纸张仍旧是圣经纸和印刷清晰。

    确实,不提买府邸、修缮的费用,不提购置这些藏品的费用,京华博物馆如今光是工作人员就有80人,再加上博物馆的运转费用,文物每年的维持、保养,一年的固定成本至少在300万元以上。

    博物馆的消息在文学界传播了几天,顺理成章的也引起了一部分记者和媒体的注意。

    光顾着拍新领导的马屁,大意了!

    林为民说道:“我让他们送过来的,不得审审吗?”

    林为民瞧着他这不堪的表现,心中忍不住鄙视,瞧伱这点出息!

    过了不到十分钟,署里领导的电话打到了林为民的办公室。

    慰问了林为民两句,领导重点表扬了国文社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世界文学名著文库》这套世界性文库丛书的出版工作,也表扬了众多参与到这项伟大工作当中的工作人员们。

    领导最后说道:

    “《世界文学名著文库》的出版完成,不仅是填补了我国出版行业的一项空白领域,更为整个国家的文化事业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你们国文社,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