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80我的文艺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36章 再装还能装几年呢?(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众人看着小刘那满脸纠结的表情,打趣道:“行啊,刘常务,越来越有当家做主的样子了!”

    “我不在这几天,你可千万别捅娄子!”

    陶慧敏捶了林为民一下,“说什么呢?”

    对于这个已经成立了几个月时间的新部门,社里大部分人都没什么了解,全靠从小刘嘴里流出的信息来窥探里面的情况。

    小刘纠结道:“这些我倒是理解,就是看着眼前的钱赚不到,心里难受。”

    此前燕京地区销售了3000套广播剧,每套定价32元,就是9万6千元,刨除了成本之外,天天畅听的纯利润只有1万4,还不够前期投入成本的。

    孙姐点了点头,“是,七个月了,月份大了行动有点不方便,得提前去照顾一下。”

    再就是来自米国、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江、湾岛等国家和地区的50多家出版机构,也在书市设置了进口书刊馆。

    小姑娘一扭头,头顶的冲天揪一甩一甩的,俏皮又可爱。

    聊了没一会儿,到了下班时间,众人向外走去。

    “就半个月时间,我能捅什么娄子?”

    <div  class="contentadv">        老程一想也是,才半个月时间,出本书都费劲。

    “孙姐,坐下说吧。”

    广播剧还是没图书有发展啊!

    孙姐在林为民家三年时间,工资每年跟着物价涨,再算上平时逢年过节的礼物和奖金,一年综合收入至少是五千块钱,比很多正经上班族的工资都高。

    全国铺货3万套,销售额和利润都扩大10倍,不仅覆盖了成本,能赚个六七万块钱。

    “赚钱是肯定的。现在的问题在于赚多少,总编的想法是薄利多销,外面一盒磁带十块钱,我们就卖四块钱,赚的还是少,卖十盒也没人家卖一盒的利润高。”小刘说道。

    然后她又说道:“不过你要这么说,那就是像你!”

    林老师可不是那样的人!

    书市为期12天,算上来回路程就是半个月时间,程早春带队去书市,一走就是半个月,自然要跟林为民好好交代交代。

    林为民很想骂老程一句狗眼看人低,但想想算了,旁边还有不少人呢。

    她人吃住在林为民家里,赚的钱全都攒了下来,三年多时间也得有小两万了,如果原来再有点积蓄,给儿子在燕京买套房子倒不是什么难事。

    “一路走好!保重啊!”

    林为民并没有对孙姐的想法发表看法,只是在孙姐走了之后,跟陶慧敏感叹道:“养儿不易啊!”

    孙姐脸色踟蹰,“是家里有点事可能不能在您这儿干了。”

    “这孩子,人家孩子都巴不得爸爸陪着玩呢!”

    林为民有点郁闷,跟陶慧敏说道:“这孩子,才多大啊!怎么感觉一身反骨?”

    他使劲抽出手,“行了,不说了,走了。”

    “是吧?不过比《千与千寻》还是差了点意思。”

    “您看,10月底行吗?”

    算完了账,小刘安心了。

    陶慧敏忍不住哈哈笑道:“哎呀,笑死我了。孩子都看的明白,那哪是你陪人家玩?明明是人家陪着你玩!”

    像这种机会,林为民当然不能跟老程抢。

    大家平时跟小刘聊天,很关心版权运营部的情况。

    程早春此次带队,就是为了参加第六届书市。

    “林老师!”

    少是少了点,但总归是赚钱的。

    林为民转头一看孙姐的神色,看样子是有事。

    只不过,孙姐可不只是一个儿子,花钱给二儿子在燕京买房,有点不明智啊!

    陶慧敏的挖苦进行不下去了,夫妻俩站在一旁看了一会儿小豆包,这丫头看起动画片完全不受外界干扰,目不转睛,一双大眼睛瞪的溜圆,眨都不眨,煞是可爱。

    林为民立刻便想到了去年孙姐二儿子周军结婚的事,周军毕业之后分到了报社当记者,去年娶了个燕京的姑娘。

    “儿媳妇怀孕了?”

    “说的不错。而且现在盗版磁带多猖獗啊,今天正版磁带出来了,都不用等到第二天,晚上就给你翻录出来。

    “是啊,好在我们家是闺女。”

    总编的《南海十三郎》五月份出版,如今刚到十月,仅仅5个月时间便达到了300万册的销量。

    孙姐一脸感激,“那怎么好意思,我……”

    “还不像?要不你去问问你那帮亲朋好友?”

    除了各大国营出版社、书店参与之外,这一届书市还设置了自销馆,据说有几十家私营出版商和书店参与,这可是全国书市上第一次出现私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身影。

    “你这话说的,儿子我就养不起了?”

    被人质疑实力,林老师不太高兴。

    陶慧敏白了他一眼,不理这个杠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