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是个有心人,通过与朱武的一番谈话,为人处事八面玲珑的李应已经猜到李墨打算怎么用他。而在接受朱武建议,去武学院旁听了半个月后,李应越发的肯定自己当初的猜测没错。
自家人知自家事,李应很有自知之明,而做人最难得的就是要清楚自己能吃几碗饭。李应明白无论是凭能力还是资历,自己想要成为安西军野战部队不太可能。虽然武艺不错,但相比起林冲、卢俊义、高宠那类可在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猛将,李应还办不到这点。而在排兵布阵,指挥千军万马这方面,李应一个说难听点不过是个乡下土财主的人,甚至都比不上安西军内的一个千人将。
能进安西战营的人,无一不是身经百战。李应虽个人武力要比一般士卒要高,在江湖上的名头也更加响亮,但在一支纪律严明的军队里,李应以前所仰仗的东西并没有太大作用。
送走了要上任的杜兴,李应谢绝了李墨之前的安排,而是请求李墨可以同意让他去武学院进修一段时间。李墨对此很是满意。不可否认,李墨之所以让李应担任栾廷玉的副手,的确有将栾廷玉调出守备军系列的打算,让李应去就是为了在将来可以接栾廷玉的班。
四战之地,想要保证内部的稳定发展,强大的武力就是不可或缺的。经过半年多的调整,安西军野战军的二次扩军也开始排上日程,李墨不想临危方授命,他习惯未雨绸缪。其实在接受了蜀王柴慎的馈赠,得到了杜壆、袁朗、縻貹、谢宁四将之后,李墨就有了扩军的心思,但当时为了避免刺激大周朝廷,扩军的事情这才暂时没有公开。但现在,大周朝廷已经按耐不住准备对外动兵了,李墨自然没有必要继续藏着掖着。
第三百四十五章 备战进行中(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