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厦将倾,各奔前程,没有几个愿意在辽国这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的。投靠金国是一个选择,只是金国的统治手段实在不得人心,但凡是有点气性的,就没有几个愿意去投奔。而眼下天祚帝虽然被退位,可对于新帝耶律定,大多数人却同样没什么信心,不因为别的,就是因为耶律定的身边还是天祚帝时期那帮奸臣当权,大多数人不愿意与那些祸国殃民的奸臣为伍。
不想投靠金国,又觉得耶律定不靠谱,大多数人在丰州李家异军突起之前,都选择了观望。而等到丰州军在奉义大破金兵之后,就如同是等到了信号一般,辽夏边境的边军似乎找到了自己可以效忠的对象,蜀国公主耶律余里衍。
当然,这些边军之所以选择耶律余里衍,最大的原因还是那句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辽夏两国边境的边军虽然可以通过剥削两国商人凑到一点军费,但现在西夏被大周打得节节败退,商路几乎断绝,而辽国西京道前往西夏的商人又大多是来自丰州,边军又不敢去招惹。尤其是在丰州军大败金兵之后,那些边军更是不敢去招惹那些拿着丰州发放的通商令牌的商人。
可当兵吃粮,要是连饭都吃不饱,老鬼才愿意当兵。辽夏边境的边军有三支,云内州的天德军,东胜州的河清、金肃二军。这三支军队目前的窘境就是吃饭都成问题,只能自己想办法。指望现在的朝廷是指望不上了,他自个都照顾不周全,又哪有闲心去管远在天边的三军。除了一道加官进爵的圣旨,可那管个蛋用!
谁给饭吃就跟谁走!
第二百四十四章 何处无算计(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