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苟在战锤当暗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050.第980章 831添头(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阿瓦隆森林里的战斗也逐渐告一段落,进入残酷的清扫阶段,荷斯剑圣与阿瓦隆姐妹们一同出击,像利刃般切开残敌,逐寸逐寸地将溃散的邪教徒剔除。

    而瓦尔铁砧方向的杜鲁奇部队,则在完成任务后有序撤离;与此同时,洛瑟恩方向,将部署到艾里昂王国北方半岛的第五集团军与第十五集团军的另两支大军团已经全部登船。

    而同一时间,在洛瑟恩的潟湖,一支没有执行运送伊瑞斯王国兵员的阿苏尔舰队缓缓启航,驶向南浩瀚洋。除了龙船上的雷恩、指挥舰队的德拉玛利尔与伊姆拉里昂,旁人无从得知舰队究竟将驶往何方。

    伊姆瑞克唱响龙之歌的第七天,艾里昂王国北方半岛,一场新的战斗骤然爆发。

    然而这场战斗,只维持了短短一瞬。

    当脱离海上编队的杜鲁奇舰队绕过半岛,抵达塔尔·帕拉图之时,第四集团军下辖的一支大军团已从陆地疾进而来,海陆合围,将整座城市像铁钳一样死死夹住。

    城内的阿苏尔原本打算凭借坚固的城墙,誓死坚守到底。

    但一切都在扭曲炮轰鸣的刹那间改变。

    巨响震天,城墙崩裂,石块翻飞,就像被人硬生生打掉了一颗牙齿。高空之中,成群结队的突袭舰盘旋而下,黑影如幕布般压来,空中雪花般的劝降单在阳光下飘散,带着刺目的讽刺。远处,杜鲁奇庞大的军阵缓缓动了起来,如同山岳移位。

    这一连串景象,让城中阿苏尔如同挨了一记当头棒喝。

    原本紧绷的意志,被彻底打醒。

    恐惧蔓延,士气崩溃,他们最终选择放下武器,举城投降。

    伊姆瑞克唱响龙之歌的第八天,又一场战斗发生了,发生在卡勒多王国境内的龙脊山脉西部。

    杜鲁奇方的主角,依旧是第十五集团军。

    原本,泰兰铎准备乘着巨鹰,独自返回洛瑟恩,进入内海,去追赶即将部署到艾里昂王国北方半岛的另两支大军团。而这支完成战役目标的大军团,将会进行休整与扩编,静候下一阶段的战争命令。

    至于驻留火山岛……这完全不在战役目标中。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这一刻被充分诠释。

    瓦尔铁砧的主铁砧是带不走的,那属于神圣造物,而且即便真的能带走,也毫无意义——因为在未来,当杜鲁奇君临奥苏安后,主铁砧仍会投入使用,到时候还得搬回来。

    因此,杜鲁奇并不打算触碰主铁砧,但他们却早已算计好瓦尔信徒的命运。只要将瓦尔祭司全部带走,再将主铁砧周围的工具、物资和矿物尽数搬离,这座古老的军械打造处就会彻底丧失作用。

    阿苏尔既无法带走主铁砧,也无法使用主铁砧,更无法围绕它继续维持生产。

    而其他的铁砧与锻炉不同于主铁砧,它们属于铸匠祭司个人,是珍贵无比的财产,既能用来打造军械,还能作为施法媒介。

    遗憾的是,瓦尔祭司所掌握的魔法,通常只是辅助性质。

    他们是工匠,不是战斗法师。

    他们能施展的,不过是将一件粗糙的手工制品变得赏心悦目的『艺术家之触』;将漫长工时凝缩为瞬间的『瓦尔耐心』;赋予武器与盔甲轻盈优雅的『瓦尔恩典』;以卜石术感知稀有矿物的『岩石占卦』;以及点燃象征瓦尔完美主义的『无瑕之火』。

    这些法术固然精妙,却无力改变一场激烈战役的结局。

    真正的攻击魔法极其稀少,与隔壁矮人符文铁匠那种能在战阵上释放毁灭力量的符文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法术几乎都需要铁砧与锻炉作为媒介,这也正是为何在突围时,瓦尔祭司根本没能施展任何有效法术的原因。

    然而,事情却在无声中发生了转折。

    当杜鲁奇士兵和阿苏尔战俘们将瓦尔铁砧的工具、军械、矿物、粮食一件件搬离时,参谋们在清点与统计过程中意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维持瓦尔铁砧运转的粮食储备,并没有他们最初设想的那么充足。

    于是更为细致的调查随之展开。

    结果令人震惊,瓦尔铁砧储备的粮食数量,只够五千阿苏尔守军与一千瓦尔祭司勉强维持十天之需。

    戴斯在听完参谋的汇报后,指出瓦尔铁砧现存的矿物储量同样不足,根本无法支撑长期生产。当米伊尔补充说明,瓦尔铁砧依赖于定期抵达的运输队,这些队伍会运送粮食与矿物,同时将铸造完成的军械带走后。

    一场范围极广的大规模审问立即展开。

    结果很快揭晓。

    原来,之前抵达的三千阿苏尔援军竟是轻装而来,他们以急行军的方式赶到,随身几乎没有携带任何额外补给,更没有配备能够扭转战局的施法者。

    联合会议迅速展开了,那是一场紧绷如剑弦般的会议,灯火摇曳下,军官们的眼神都带着火光,空气中充斥着压抑的热意。

    最终,负责海军的哈德里斯和负责陆军的泰兰铎联合拍板决定,在瓦尔铁砧战役结束后,立即展开额外的作战。

    理由很简单,他们麾下的战士们已经躁动不安,胸腔里燃烧着烈火般的求战欲。

    人人都渴望军功,军功就是积分,积分就是钱!

    这已经是刻入杜鲁奇骨髓的等式。

    哪怕这钱是用命换的,他们也绝不会后退半步!

    至于物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

    作为中枢与物资存储核心的黑色方舟——永恒恐惧堡垒号上,堆积如山的物资足够维持半年高强度作战。那些从阿纳海姆带来的补给,像是无尽的黑色海潮,被压缩在方舟巨大的仓库中,等待被分发、卸载。

    损失的突袭舰……

    根本不值一提,产能过剩,了解一下。

    严格来说,产能过剩是不准确的,是生产与需求间的严重失衡,是生产过剩。

    生产量远远超过了实际消耗,直接表现就是在黑色方舟囤积着大量尚未启用的突袭舰与军械。

    那情景,就像造了一万架飞机,但飞行员只有两千个。剩下的,只能闲置在那里,积灰、待命,随时准备被唤醒。

    而在战略层面上,杜鲁奇的最高意志也十分明确。

    尽管大方向上,艾里昂王国与卡勒多王国之间的关系看似铁板一块,但在细节与局部,却另有文章可做。阿苏尔的政治体制决定了,他们的王国与贵族并非铁血统一,而是存在无数可以插针、可供争取与瓦解的缝隙。

    因此,杜鲁奇方的最高判断是:艾里昂王国中的一部分力量,是可以被拉拢、甚至利用的。正因如此,在最初的登陆行动中,杜鲁奇并未立刻对塔尔·乌斯维发动全面攻势,而是选择了劝降。这一策略也很快见效——埃尔达莉娅·戈德曼的举动,便成了极佳的表率。

    卡勒多王国则完全不同。

    若说,艾里昂的贵族们只是这艘庞大巨船上的乘客,那卡勒多的龙王子们就是紧握舵柄的操船者。他们代表着方向与意志,注定难以动摇。

    于是,局势自然走向了更为尖锐的对抗。

    一部分在火山岛战斗爆发之际,被留在黑色方舟上的杜鲁奇部队,立刻获得了新的命令。他们纷纷登陆,从通道出发,沿着阿苏尔援军行进的路径,向北推进。

    对于巡路、探寻什么的根本难不倒杜鲁奇,第十五集团军中有部分阿斯莱与艾尼尔,他们都是寻路的好手,能在森林与山岭间轻松穿梭。而且,第十五集团军本就是山地军,专精于森林与山地作战。

    与此同时,海军的动作也在同步展开。

    在哈德里斯指挥下,舰队利用魔法迷雾为掩护,悄然沿着海岸线滑行,像徘徊的幽灵舰队,准备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支持。

    尽管情报并不完善,杜鲁奇缺乏关于援军具体规模与动向的详尽掌握,但运气却意外地站在了他们这一边。

    阿苏尔援军,果然如同预估一般出现,他们在行进途中,正好被隐藏在云层间的泰兰铎先行发现。

    于是,陆军立刻在援军可能行进的路径上展开了预部署,设下了三个巨大的伏击圈。

    为了保证分配的公平与士气的均衡,大军团中的三位军团长亲自抽签。签运落下,军团去向已定,谁抽到哪,便奔赴哪片伏击圈。

    只要阿苏尔援军的最终目的地是瓦尔铁砧,而不是在半途立刻调头回返,那么无论他们选择哪条行军路线,最终都会不可避免地踏入预先布设好的伏击圈。

    这是一张大网,一张被精心织就、从一开始就等待他们的罗网。每一个伏击圈都如同血腥的网,等待着猎物的闯入。

    最终,阿苏尔援军还是选择了沿着阿萨尼尔所率领的援军曾经走过的道路前进。那是一条相对好走的海岸线道路,海风呼啸,视野开阔,看似安全,实则危机四伏。

    当带队的龙法师伊姆拉里斯终于察觉到海面上的情况不对劲时,一切已经太迟。迷雾悄然散开,映照出的是早已埋伏多时的敌影。

    就在他意识到危机的瞬间,山岭之间陡然传来震天的呐喊,埋伏在山里的陆军与海军厄卫猛然冲杀而出,如同骤然合拢的铁闸,高地上的弩炮居高临下,冰冷的箭矢化作倾盆暴雨,呼啸着砸落在阿苏尔队伍之中。

    阿苏尔的队伍在猝不及防中被彻底分割、瓦解,呼喊与哀嚎回荡在海岸与山谷之间,混乱与绝望几乎在一瞬间吞没了所有的抵抗。

    杜鲁奇方面打出了一场近乎完美的伏击战,这一战足以被写入操典,成为口口相传的典范。

    随着龙法师伊姆拉里斯的战死,这支携带着大量物资与期望的阿苏尔援军彻底走向崩溃,最终在血与火中全军覆没。

    这一战毫无疑问是辉煌的、彻底的,然而即便如此,在收尾阶段还是出现了意外。

    所幸,这个意外是可控的,最终被海鲜盛宴迅速处理掉,仿佛一道微小的波澜,被吞没在汹涌澎湃的胜利洪流之中。

    这一天,龙法师伊姆拉里斯战死,龙王子阿瑟里昂战死,五名龙王子战死,两千援军之中有一千五百人倒在了海岸线的伏击中,余下的五百人则被俘。

    而阿瑟里昂就是这个意外,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份突兀出现的『添头』。

    在家族关系上,阿斯塔里昂是阿瑟里昂的亲弟弟,阿斯尼尔是阿斯塔里昂的儿子,而阿萨尼尔则是阿瑟里昂的儿子。

    至于阿瑟里昂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场注定悲惨的战斗里……这本身就是一个带着宿命色彩的问题。

    在终焉之时,在凯恩神龛的战斗中,指挥阿苏尔军队的责任落到了阿纳兰和阿娜瑞丽兄妹俩的肩上,他俩是艾萨里昂兄弟阿拉加伦的孩子。

    他俩在睡梦中得知了艾萨里昂战死在埃尔辛·阿尔文的消息,艾萨里昂的灵魂造访了兄妹俩,并嘱咐他俩,当他离世后,他俩的职责不仅要保卫伊瑞斯王国,更要保卫先祖们所留下的遗产。

    遗憾的是,他俩并没有完成叔叔的嘱托,双双战死在凯恩神龛。

    另一个就是引路石体系了,通常情况下,阿苏尔贵族会通过魔法饰品,将自己的灵魂与引路石绑定。这样,即便在战死之后,灵魂也能在引导下返回引路石,避免进入色孽的领域或是冥莱。

    当然,这一切都有前提:灵魂必须足够强大,且死前对战的敌人是谁也很重要,如果遇到一个守密者……

    GG!

    于是,灵魂返回塔尔·萨尔恩的阿斯塔里昂和阿萨尼尔,带着不甘与警告,造访了阿瑟里昂。他们出现在阿瑟里昂的睡梦之中,如同雾气中浮现的幻象,又似亡魂压抑的低语,冷冷告知了瓦尔铁砧的情况。

    当阿瑟里昂醒来后,只觉得天穹压下,空气凝滞,胸口闷痛得难以呼吸,他在那一瞬间便意识到,大事不妙。

    他直接从床上爬起,披挂上甲胄,带领身边为数不多的骑兵出发。那一刻,他的眼神中没有丝毫犹豫,只有决绝与焦灼,他要追赶伊姆拉里斯所率领的援军,他心中明白,若能早一步,或许还有转机。

    然而,命运却残酷到极点。

    最终,还是慢了一步。

    当他即将与援军汇合时,映入眼帘的不是并肩作战的同袍,而是已经崩溃的战阵。援军被伏击,阵列破碎,旗帜东倒西歪,哀号与怒吼搅成一片,整个军队像是一头被长矛钉穿的巨兽,垂死挣扎却终被杜鲁奇的铁壁团团围住。

    阿瑟里昂见事不可为,心头猛沉,几乎要吐出一口血。他咬牙准备撤退,然而还未及转身,意外的阴影已经笼罩在头顶,从黑色方舟出发的海鲜盛宴,带着嘲弄与狩猎的冷酷,第一时间发现了他。

    事实证明,天上游的比地上跑的快。

    阿瑟里昂所率领的骑兵队伍再如何奋力奔驰,也无法摆脱来自天空的追击。很快,他们就被团团围住。更糟糕的是,地形并不平坦,山坡与乱石使得骑兵难以展开队列,无法发挥冲锋的威力。更闹心的是,他们即便发起冲锋,也根本冲不到敌人。

    海鲜盛宴不讲武德,甚至没有半点骑士式的对决精神,他们只是在半空盘旋,用冷冽的远程火力和阴冷的魔法展开攻击,像玩弄猎物般不断消耗着阿瑟里昂的部队。

    最终,继阿斯塔里昂、阿萨尼尔与另一个堂侄之后,阿瑟里昂的灵魂也无可避免地去往塔尔·萨尔恩的引路石报到了,加入了先祖们的队伍。

    这次伏击结束后,超额完成任务的杜鲁奇撤退了,绕过龙脊山脉,悄然向洛瑟恩方向驶去。

    至于登陆卡勒多王国的核心区域,那是迟早要登的,但绝不是在这个阶段登。

    时机未到。

    杜鲁奇的谋划深沉而毒辣。

    他们在等,等卡勒多王国的主力被拖入艾里昂王国的泥潭、等卡勒多王国本土的防线变得空虚无力,甚至毫无防御之力、等泰伦洛克王国方向的子彻底落下之后。

    那时,他们会突然降临,像利刃切开血肉般,刺穿整个王国的心脏。

    一击命中!

    那时,一道无解且残酷的选择题就会摆在卡勒多王国的面前。

    主力一旦离开王国本土,杜鲁奇就会在内海和浩瀚洋上同时展开登陆,从三个方向展开进攻,老家被偷,退路被截,腹背受敌。

    若不进入艾里昂王国,则与盟友的联系彻底被切断,等同于眼睁睁看着盟友被分割、被围歼,最终只能孤身死守在卡勒多的峭壁之间。

    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因为……

    芬努巴尔,这个叛徒,是真特么该死啊!

    若不是他亲手打开洛瑟恩的大门,若不是他将通往内海的钥匙拱手奉上,杜鲁奇怎可能长驱直入?战局怎会一步步崩坏至此!奥苏安怎会一步一步滑落进深渊?

    (收工)(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