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家祖朱重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1章 总有人不安分(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现在有了这个能力,推广不是不行。

    “职大推广必要冲击书院,想要具体实行,还得靠朝廷的支持。”

    “我会和皇爷爷提一下,请皇爷爷授予职大官方办学的资格。”

    “没有官家授权,庶民百姓又咋敢把子弟轻易送进来。”

    职大学费并不高。

    越是这样,越难让人取信。

    “你可提前准备,地方分校你一人兼顾不来,还得再培养些合适的人,过去任校长。”

    】

    “出门在外,人品必须过关。”

    “一旦有心术不正者混入其中,坏的是我职大的名声。”

    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老朱一经受命,马上就能展开行动。

    “殿下放心。”

    “自职大兴办,一直欣欣向荣,很多有远见的士子都愿加入其中。”

    “职大的工资是不低,但相较于入仕为官,还是少了不少荣誉的。”

    “因而,凡愿进入职大,必都是想在这一行业干一番事业之人。”

    “当然,并不排除有人屡试不第,从而混进来浑水摸鱼,臣会严查这类人。”

    “一旦发现有人存有这种心思,立马革除出去,永远不会再录用。”

    在职大以及小中三所学校负责了这么久,许观已渐渐习惯了他这一身份。

    处理事情时间,不仅能面面俱到,还跟着朱允熥学习了很多新名词。

    唯一遗憾的是,因长时间待在职大。

    翰林院公务多有欠缺,虽经老朱授命,一直保留着许观的官职。

    但和许观同年中进士的人,现在大部分都已多被提拔,很多人都已成一衙的一把手了。

    对于这一问题,朱允熥提及几次。

    三所学校步入正轨,许观即便不卸任,也可以把重心多放在翰林院那儿。

    凭许观的能力,凭他自己本事升迁不难。

    只是,许观一直坚持。

    为了这三所学校,宁愿辞掉官身。

    考个进士不易,像许观这种连中六元,更加的不容易。

    再不稀罕,也不能轻易就辞。

    “行吧,你有计划就行。”

    从职大出来,朱允熥又去了作坊。

    每次过来,必会到此。

    由此可见,重要程度。

    之后的几天,朱允熥一直致力于自己产业下的一些事情。

    虽重要位置都安排了何事的人,但该知晓的事情,还得全都了解了清楚。

    彻底当甩手掌柜,那可是被人忽悠的开端。

    而与此时间,朝廷又突如其来传来了一件不小的大事。

    河南遭蝗灾侵袭,由属南召,舞阳,叶县三县最重。

    黄子澄,齐泰,方孝孺三人领着一众门生联名上奏,请求老朱受命朱允炆亲往赈灾。

    拿着联名奏章,老朱吹胡子瞪眼。

    “他娘的,咱就知道这些文人都不是啥好东西,表明忠孝节义,内里男盗女娼。”

    “就他们私下里做的那些勾当,咱可全都门清。”

    “一个个拿着吕家贿赂,还和咱扮忠臣,咱留着他们,就是想瞧瞧他们还能使出啥手段。”

    “这才用了多久,狐狸尾巴就出来了?”

    “把你儿子弄出去赈灾,不就是想给你儿子脸上贴金,好扭转你儿子当前的局面吗?”

    “利用咱孙子满足他们的私利,真是打的一副好算盘啊。”

    “那小子呢?”

    “别人都撵他屁股了,他咋就不知道着急呢?”

    让朱允炆去赈灾,最终目的不过还是要和朱允熥竞争罢了。

    朱标话不多说,并不否认老朱。

    “允熥这几天,应多待在职大吧?”

    “昨天好像去了趟军研所,回来的时候,和儿子说了些火器消耗的问题。”

    为了供应蓝玉北征,军研所派出人手,进驻军械所和兵仗局,指导他们优先为前线提供火器。

    “军研所有咱看着,他去顶个屁用。”

    “去军研所点卯,以此来浑水摸鱼,别以为咱不知道。”

    毕竟是为前线提供火器,可不能出现丝毫差错。

    由朱允熥负责,火器和兵马都归武将了。

    由兵部派人,武将还不放心。

    两相权衡,军研所暂归老朱直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