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山谋生1984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03:抓贼抓赃(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天孝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在他眼皮底下发生,他能做的,就是尽可能避免。

    武平开始还不理解,王天孝就专门给他讲述了这个道理。

    慢慢也就接受了。

    而且他发现,按照王天孝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但没有让厂子的利润降低,反而因为生产效率变高很多,效益反而更好了。

    以前员工们对他都只是基础客气,丝毫没有亲近的感觉,可现在员工每天看到他都很热情,甚至开始积极打招呼了。

    都说厂子给他们很好的归属感。

    这是武平以前想都没想过的事情。

    当他带着惊讶将这些事情告诉张文远,张文远哈哈笑道:“我就给你说吧,这老王啊,他就不是一般人,你永远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反正出你意料之外就是了。”

    “就是,我是真服他了,甚至我有时候觉得,他比你管企业都管的好。”

    “是嘛,那不就是好事情嘛,不瞒你说姐夫,我将来还准备好好和老王合作呢,我老早之前,和他第一次聊天我就发现他是个很奇怪的人。”

    “奇怪的人?”

    “对的,怎么说呢……”张文远当时想了想,最后笑道:“我感觉,他好像一个高高在上的人。”

    “不懂。”

    “就是说,他似乎总是站在一个很高的视野看事情,就仿佛是从空中俯视一样。不像我们,看问题大多就是平视,对,就像是个神仙。”

    “被你说得越来越玄妙了。”

    “哈哈,是有点玄妙。不过还好,你也和他认识一段时间了,他的人品你是能看得到,不仅是没问题,而且我觉得他有种天生的怜悯心,这点就很好。我们做生意,是要讲究利润最大化,可也不能因此丧失了良心。”

    “嗯,是这个道理。”

    “钱嘛,慢慢赚,赚多少才算多嘛,若是只为了花钱,那我们现在赚的已经花不完了,更多的不过去实现价值。

    既然这样,那我希望我们做的事情都能堂堂正正摆出来,否则某日我们做的很大了,可一直提心吊胆,总是想着万一被人发现什么把柄可怎么办呢。这样下去,我们再大的成就,也就显得很没意思了,你说是不?”

    武平将张文远的话一直放在心里。

    他隐隐觉得,张文远也慢慢有点变化了。

    至少原本的他,可不是这么想问题的,虽然没有绝对刻薄,却也与大方沾不上边。

    只能说,这些都是王天孝让他改变的。

    潜移默化下,悄然无声中发生了真正的蜕变。

    王天孝可不知道武平暗自里对他已经有了新的认识,从原来的半信半疑到如今的信任有加。

    王天孝在某种事情上,有点点迟钝。

    他很多时候只想做好该做的事情,一旦事情比较顺利,就往往忘记了偶尔抬头看看周围的风景。

    幸好,武平和张文远都是那种能容人的人,他们发现了王天孝这点,并没有放在心上。

    在他们眼里,这种样子反而显得格外有趣,甚至有那么可爱。

    认真的可爱。

    他明明可以根据这些要求很多,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人没有的生活条件,可从来不张扬,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安静很朴实,仿佛他就是个很有智慧的老人一样。

    王天孝对文远预制厂很多东西都比较在意,唯独对财务状况,他是问也不问。

    尽管张文远和他已经签订了协议,给他两成的股份,也就是说,他纯粹靠思维和技术就分走了两成的利润。

    他有权利看看财务状况。

    可他偏偏就不看。

    还是那个原因,他此刻对赚钱的兴趣就是有原始资金,够他启动想做的事情就可以,其他的,暂时不考虑。

    他心不重,能获得两成的分成就已经心满意足。

    他相信张文远不会太过分,反过来说,如果张文远觉得两成太多了,当初也就不用给他那样的承诺,而如果现在觉得多了,要暗地里克扣一部分,王天孝也不在意。

    能有一些就好了,做人不能太认真。

    这个赚钱的机会,虽然是他提供的,但毕竟很多人脉,流程,包含所有资金都是来自张文远。

    人家愿意相信他,所以才促成了这个机会,却也因此担负着巨大的风险。

    贪心,是人的大错。

    王天孝几乎每天都告戒自己,除了感情外,其他的东西他都不能贪心。

    人在十分贪心的时候,往往就会不知不觉中走到别人的陷阱里,或者沦落到自己愚蠢的世界里不可自拔,而那个时候,也就是走向失败的开始。

    清醒,是他长期坚持的事情。

    下午,王天孝来到王大宝家,查看着王天孝抄写的所有人家的电表数。

    结果发现果然有十几家的电表数量比平均值明显偏小。

    他笑着点点头:“果然如此。”

    “啥啊?”王大宝惊讶地看着他,担忧地说:“天孝,你是啥意思,难道这十几家人都在偷电嘛?”

    “不是,”王天孝摇摇头,“正好相反,这些人家都没有嫌疑。有嫌疑是这三家。”

    王大宝看到勾出的三户人家,惊讶地说:“他们三家不是都没有拉电嘛,你怎么知道是他们三家,他们甚至连电表都没有。”

    “你注意看,这三家还刚才看的十几家有什么联系?”

    “我看看啊……好像也没什么关系嘛,我看不出来,你还是直接告诉我把,别给我卖关子了,我又不如你聪明。”

    “哈哈,那好吧,我就告诉你。”

    王天孝看王大宝确实不太理解,想了想,觉得这种电的知识,对于王大宝来说确实有点太超前,不是靠脑袋就能想通的。

    “我们这次来电,是每六家一个小组,这点你知道吧,大宝哥?”

    “嗯,这个我知道,也就是六家一个闸刀,相当于是一路电进来嘛,当时还是我们一起……啊,我明白了,你的意思是,这三家刚好和前面的十几家人在一个组?”

    “对了,这不就对了嘛,你说的没错,这三家人和那些电表走的比较弱的人算起来,刚好十八家。三家也刚好分别对应了其中五家。”

    “这下我明白了……不过,即使这样,又能证明什么呢,凭什么就非说是这三家呢,其他十五家电表数值小,又说明了啥?”

    “是这样的,大宝哥,电其实就和水差不多。我举个例子,假如说我们六家同时用一个渠道流出来的水,本来大家都开相同大的口子,那所有人家的水量是不是大致一样?”

    “那肯定啊,只要地面是平的,水肯定会均匀流到每家家里。”说道了流水,王大宝就明白了。

    “嗯,没错,那假如六家人里某一家突然开大了水量,让大量的水都流入自己的家,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如果这样的话,应该是有很多水流量这家,其他家即使开着水口,也不可能有太多的水进来,肯定是每家相对来说,水的流入量就变少很多。”

    “大宝哥说的非常对,水是这样,电也是这样。为什么其他五家用电会少,就是因为其中一家用电量太大,影响了其他家的电量,所以就显得变少很多了啊。如果是正常情况,这五家的电表不仅不会偏低,还应该适当偏高……”

    “因为有一家按理说直接没有用电,是不是这个道理呢?”王大宝笑着说。

    “对了,就是道理。”

    王天孝也笑了,“因为每家进户的总电量是一定的,按理说,接电的人家越多,自然输送到每家用电量就会受到影响,五家人,肯定比六家人电压更足一些。但为什么现在那十五家反而分别都少一些呢。”

    王天孝没有给王大宝讲述很复杂的电路知识。

    这些人家本来是并联的,按理说每家用电进电其实都相同,但实际上,电压有个补偿分配的现象,谁家用大功率电器,就会消耗的更多,而其他家的电压就不足了,这是以前的农村经常发生的事情。

    城市用电因为总压更高,过程输送路线非常短,所以这种情况相对要好很多。

    早些年,农村每天傍晚的电灯就非常暗,到了晚上九点之后就好了。

    会变得亮很多。

    原因就是九点之后,很多人都睡觉了,用电的人变少,自然电灯电压就足了很多,也变亮了。

    经过王天孝简单的举例子讲述,王大宝这才明白了。

    他一看三家人的名字,开始猜测他们为什么会用电。

    首先就是曹洪家。

    这家人和米家村的人一样,靠做豆腐卖豆腐为生,一般情况下,会半夜两三点起来就做豆腐,做到天亮刚好拿到新出锅的豆腐去卖。

    做得豆腐虽然还算好,但这家人本来就是远近闻名的小偷。

    因为离王天孝家近,前世不知道偷了他们家多少东西,祖祖辈辈没一个手脚干净的。

    曹洪的母亲,那个老太太,甚至因为偷东西被人打折了腿,但依然没有降低他们偷东西的欲望。

    反正村里人都很讨厌他们,时不时就会有人找上门来找他们要东西。

    是各种脏话骂得不间断。

    但这家人脸皮比较厚,似乎一直不在意这些,反正别人说是说,他们该偷还是偷。

    在这个紧张气氛的年代,没有被送进去关个几十年,也算是乡亲们好说话,仁慈善良了。

    除了曹洪家,第二家人姓薛。

    这家人的主人特别喜欢打麻将,所以队上乃至村里很多人经常来他们家彻夜打牌不间断。

    他们抽取一定的台面费。

    他们家偷电原因肯定是因为彻夜的麻将,用了电呗。

    不过他们家只有灯,所以并没有偷到多少电,算起来也无伤大雅。

    最后一家也姓王,和王天孝还是一个太爷爷呢,也就是差不多和王大宝与王天孝关系差不多。

    和王大宝的关系要更亲一些。

    这家人偷电,王天孝开始没有明白,后面好像记起来他们是做衣服的,不知道是不是与此有关系。

    那家的女人是远近闻名的裁缝,附近人们做衣服,都会买布拿到他们家去裁剪,然后做成像样的衣服。

    早些年也不是没有成型的衣服,但是那种衣服一般都很贵,而且很多都是码数很有限,一点点不好合身。
203:抓贼抓赃(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