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逆流1978从生产队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个赌约(1/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欧美也有义务教育,这一部分都是靠公立学校来实现的,公立教育入学条件宽松,几乎不用什么费用,普通人根据居住地就可以就近选择入学。阑

    剩下的部分是私立学校,这些学校收费昂贵,光是学费这个门槛就阻挡了大部分普通的学生。

    学生入学需要考试、面试筛选,其家庭地位、背景,对学校的捐款等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私立学校比公立学校有钱,可以直接高薪聘请最优秀的老师来学校教学,在教育质量上就比公立学校要好。

    不光教育质量优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手中的资源多,可以在正常的教学完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课外培养学生们多元化的能力。

    不像公立学校那样,完成了正常的教学任务基本上就完事了。

    欧美教育表面上宽松的背后,是另外一片战场。

    欧美国家越是上流阶层的人,越是重视孩子们的教育。阑

    随便翻看一下那些名人家族的履历就知道,他们从小到大成长的轨迹,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欧美的家庭根据对教育重视的不同,还有经济实力的差别,在课后会对自己家的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丰富自己孩子的履历。

    实际上,欧美真正的顶尖教育与亚洲的顶尖教育相比,也就宽松了那么一点点。

    那些放学后就放飞自我,快乐玩耍的孩子,他们是没有任何压力。

    不过几年之后,他们就这样同身边的同龄人拉开了差距,最终形成了不同的阶级。

    除了这些课外的资源之外,一个普通人想要跻身欧美社会的精英阶层,还需要在这个宽松的教学背景下,拥有比其他人更自律的能力。

    顶尖的教育资源就那么多,欧美就是这样温水煮青蛙,淘汰掉那些大部分不自觉的学生。阑

    这些不自觉的学生,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与那些名校无缘了,除非你的智商逆天。

    而那些上流阶层的人,除了考试之外,还有其他的渠道来获取那些名校的入学资格。

    掌握社会话语权的上流阶层的人,他们大力鼓吹素质教育,重新定义了优秀的定义。

    他们说除了会读书之外,还要会钢琴,会舞蹈,会击剑……这才是优秀的学生,可以在入学考试的时候加分。

    有的人就说了,凭什么啊,我还觉得大街上扭的秧歌比芭蕾舞好看呢,这才是优秀的标准。

    可是这话语权在别人那边,其他人也只能想想罢了。

    所以在欧美国家,那些重视教育的家庭,并不会放任自己的孩子一直这么放松下去,放学之后进辅导班或者请家教才是这些家庭的常态。阑

    这也是华裔为什么在这些国家遭受排挤和打压的原因之一。

    由于科举制度的存在,很多人难以理解我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

    几乎每个华裔家庭都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其重视程度与一些国家上流阶层的人也不遑多让。

    这样一来的话,就显示出华裔与其他族群的不同来。
第一百九十六章 一个赌约(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