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拯救大明王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九十九章 战后(2/2)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只是,这个时候的顺治皇帝,才不过八岁,多尔衮则执政了三年有余,早就在军中,朝中完成了集权,各处都是他的亲信心腹,虽然说现如今满清王朝已经陷入了生死存亡的地步,北京的八旗兵不足两万,但是这种级别的叛乱,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

    平定了这场不大的叛乱之后,多尔衮带着顺治皇帝在孝庄和一众大臣的一致同意下,趁着多铎还能拖住明军主力一段时间,清廷开始派出八旗,就如同以前入塞劫掠一般,在尚处于控制的北直隶抓捕汉人,押运到关外为奴。

    与此同时,清廷还大量搜刮钱粮财货,往关外运输了大量的粮食,金银,还有北京工坊里面的武器弹药,就是西洋传教士,也都被强迫着跟了过去,俨然就是要长期占据关外。

    满清摄政王多尔衮所谓的“满汉一体”,在危机面前不堪一击,最终自己撕下了这面虚伪的面纱!

    清廷动员了北京城中所有的八旗兵马,以及所属的包衣壮丁,除了少数反正的绿营军依旧坚守故土,抵御清廷的野蛮劫掠之外,北直隶域内大部分城池都几乎处于毫不设防的状态,绝大部分具有组织能力的乡绅早就已经沿着运河南逃了。

    多尔衮要劫掠北直隶,除了补充关外人力物力财力的考量之外,还有把这里变成一片焦土,阻碍明军之后出关征讨辽东的目的。

    要知道,若是北直隶被清军烧光,杀光,抢光,北京再被毁掉,那明军进攻关外,就得从宣大绕道千里,穿过补给困难的草原,那将会使得明军的兵马投放能力大大降低。

    而且,在此之前,明军或许还得先处理好和蒙古诸部落的关系,这也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大清兵威尤盛的时候,这些蒙古人还屡屡动乱,更何况是明军。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至于从山东出兵,由海路进攻辽东,那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顺治爸爸的爸爸,多尔衮的老爹——努尔哈赤罄竹难书的“十全武功”之一,就是把那里的几十万汉人杀得一干二净了,明军想要沿途获得补给,几乎不可能。

    换言之,只要毁掉了明军进攻关外的后勤基地,那多尔衮就能在关外腾出手来,为之后撤到更北边做好准备。

    只是,这些残暴的满洲贵族们没想到的是,北直隶的各地义军很快就和反正的各地绿营合流,并获得了大量的武器和甲胄,虽然说缺乏训练的他们正面野战无法和八旗兵匹敌,但有了城池的依托,处处出击之下,还是极大拖延了八旗兵劫掠的速度。

    而且,那些和满洲牵连最深,最忠诚的包衣兵基本上都已经死在了中原战场之上,清廷新征入伍得这些包衣则基本上是入关之后跑马圈地获得的,他们也有很多在拿到了武器之后,便选择了逃跑和反抗。

    这些人虽然经历了短则几年,长则近十年的奴隶生活,但仍旧没有完全麻木,更不甘心一辈子都做奴隶。如今他们有了反抗的机会,看到了胜利的希望,又如何还会助纣为虐?

    这些义军,反正绿营军,叛逃的包衣兵所进行的顽强抵抗使得清廷歹毒的劫掠计划并没有能够全面推行,最终只是掠夺截杀了北京城周边的城镇村庄。

    但就算是这样,清廷最终还是掠走了五十多万人口,牲畜粮食无数,使得包括北京城在内的整个顺天府,永平府,半个保定府,还有山西的一部分,都几乎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陕西,山西两地也不得安宁,战事一触即发。

    吴三桂虽然凭借着关宁军最后的三千老底,在乱局之中成为了西北地区反正绿营军的盟主,但他的地位并不牢固,陕西,山西两地的绿营军也并不完全听他的。

    在张献忠和李过的联合进攻之下,汉中,西安,潼关等地都不断有绿营兵逃出,将当地绿营兵的部署机密泄露出来。

    首发:塔-~读小说。

    不过,这样反而使得其他的绿营军纷纷汇聚到了吴三桂和高第等人的手下,而几乎汇聚了整个陕西,山西绿营军的吴三桂,也形成了一支看起来十分强大的军事力量,总兵马近五万,比张献忠和李过派来陕西的兵马合起来还要多,而且其中大半都是久经战阵的老兵。

    但这里面派系众多,而且大部分都不愿意和张献忠,李过直接交手,他们虽然在乱局中加入了吴三桂的联盟,但其实也只是墙头草罢了。

    真正和吴三桂一条心,希望打出统战价值,被张献忠和李过重视的,是那些当初放满清入关,或者是在历次镇压农民起义中立下了大功的那些叛徒们。

    这样的兵马虽然大部分都被洪承畴抽调走了,但仍旧有河南镇撤进了山西的高第所部,陕西宁夏,甘肃两镇的许多绿营军官,他们则成了吴三桂忠实拥护者。

    吴三桂,高第等人最终也将本部的主要兵马都集中在了陕北的延安,晋南一带,似乎是准备要和已经兵临城下,三路进攻的张献忠和李过联军决一死战。

    .

    济南城内,一万多各地调来的绿营精锐,还有数万当地招募的绿营守兵都已然是蠢蠢欲动,阿济格和吴三桂败亡的消息传来,特别是吴三桂的溃兵又在河间府附近被全歼之后,城中已经不知道发生过多少起反正了,但都被多铎和洪承畴给扑灭了。

    城中如今还有近两万的八旗兵,其中三千多是来自关外部落的新八旗,以及近万包衣兵,再加上济南城城防极其复杂坚固,这些零零散散的绿营兵反正又怎么可能会成功?

    相较之下,之前清军固守的东昌城虽然同样坚固,但城中的绿营一反正,在高杰的大军里应外合之下,固若金汤的东昌城一日便破了。

    而其中的守将张勇战死,陈德投降,八旗兵全部死于绿营军和明军的联合袭击之下,高杰并不接受满鞑的投降,也很少有满人敢投降。

    身份证-伍陸彡74彡陸7伍

    毕竟,他们之前在这片土地上犯下的种种恶行,他们自己是很清楚的,一旦被这些汉人抓住,会被处以什么样的极刑,就不得而知了。

    而随着山东几乎所有城池被明军收复,济南已经真真正正成为了清廷在山东中唯一的一个据点。城中的人心也早就已经散了,只是因为多铎和洪承畴的威望,特别是满人几乎不敢投降,许多军官和士兵依旧追随,或者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就怕被突然处死。

    诺大的南京城内虽然存有足够五万大军三年消耗的粮食,但固守下去也不过是等死罢了。因为济南已经成为了一座孤城,满清已经彻底败了,再也不会有什么援兵了。

    没有援兵,又没有足以击败明军的野战力量,城破只是时间问题。而且如果再等下去,便是突围也没用了。

    】

    这样的局势之下,支撑着这支数万规模兵马坚持下去的,便是突围北上,和远在北京的清廷汇合,然后逃出关外,求得一线生机的可能了。

    但这样的可能,必须建立在趁着明军在北方的统治还不巩固,立即突围的基础上,否则北京就要没了,甚至大清也要彻底没了,突围了又能怎么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