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早就被他给翻烂了,倒背如流都没问题,参不参加科举也不在乎,想要去道观寺院寻找灵感,但除了得到了一些修炼心得外就没有其他收获了。
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他也渐渐收心了,从一个熊孩子真正的蜕变成了一家之主。
不过心中的那个圣贤梦都一直未放弃,王守仁日夜钻研程朱理学,渐渐也悟出了一些道理。
一年时间他学遍释、儒、道三家,最后融为一炉,一夜之间顿悟悟出了契合自身的一部玉册级功法。
虽然这部儒道功法级别很低,但却让白宇和嬴政都直呼不可思议。
王守仁并未观看过其他任何功法。
完全就是靠着自己博览群书并与一些炼气境的道士、和尚交流硬生生的悟出了一部玉册,这是在炼气境便开始创道的行为,和白宇一样。
但是白宇还有风灵月影帮助他解析消化知识,而王守仁全靠自己。
一年时间王守仁悟出了功法后便带着新过门的妻子回到了京城。
自此之后他迷上了程朱理学“格物致知”这四个字。
程朱理学的思想认为道存于万事万物之中,无处不在必须“格物”才能“致知”,至于怎么格,王守仁也不知道。
回到京城家中后,王华看着王守仁每天都在苦读程朱理学的典籍,顿时非常满意,这熊孩子终于收心了。
但接下来王华再次血压飙升。
王守仁一个人枯坐在后院中,深情的望着眼前的竹子,他想将这跟竹子中蕴含的道理彻底悟透,不知不觉间陷入了顿悟之中。
找了他半天的王华终于在后院发现了自己的儿子,但是看到对方状态后,大气不敢出一声生怕惊醒对方。
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踏上了修炼的道路,现在正处于顿悟的状态不能有任何打扰。
于是王守仁就这么悟了十天十夜,直接步入了炼气后期,然后就病倒了。。。
他毕竟只是一个炼气境修士,还未辟谷,十天不吃不喝没死都算他法力深厚了。
而这一场大病让王守仁第一次对圣人之言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存天理,灭人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两句话真的对吗?”
这次之后他彷似变了一个人,不再拒绝父亲为他的安排,参加了这一年的科举。
第一次乡试他便中了举人,王华老怀大慰,但接下来六年中,修为倒是成了筑基期,可两次会试都直接落榜。
王守仁心里再次悟了,自己连科举都考不过,如何成为圣贤?
在家中重新捡起四书五经苦读,不仅如此,他还研读兵法韬略,日复一日的学习,两年后参加第三次会试高中二甲,这一年是1499年,朝堂上内厂刘瑾最大。
望眼欲穿的白宇心里终于松了口气,这家伙终于要做官了。
王守仁高中进士,总算是没给他的状元老子丢脸,被分配工部,五年后授兵部武选司主事。
刘瑾把控朝政铲除异己,王守仁上疏论救为下狱官员求情触怒刘瑾被治罪,被罚杖四十,谪贬至黔中龙场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