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面还有别的老师。
    会议室里年轻的男女老师挺多,都有笑声传出。
    李校长咳嗽了两下:“陈校长提议还是不错的,我们研究一下。”
    陈远又道:“不知道学校能不能投资经商?”
    “我们学校是公立学校,不是私立。”李校长说:“公立学校投资生意,不清楚。”
    “去问一下嘛。”
    “应该不可以。”李校长道:“我们学校已经不要教育部的拨款了,以学校的名义投资一些产业,大概率是可以的。但是要看投资什么。”
    陈远说:“花山镇最出名的就是花椒,学校现在有钱,不能放着一直吃利息。可以出去承包土地,开垦花椒园。”
    “这注意不错。”周升笑着道:“今后一些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提前实践社会的险恶。”
    “不过学校主要还是以学业为主。学校要因材施教,学习好的学生,尽量还是多学习,以考上大学为目的。至于学习不好的学生,学会一技之长也是好的。”陈远说。
    李校长‘嗯’了一声。
    现在的花山学校,教师团队很厉害了。但有些学生,他们是真的学不进去。
    与其在学校里荒废时间,真的不如学得一技之长。
    种植花椒也是可以的。
    花山镇这边,有些偏远山村现在人都没有了。还有很多花椒田都荒废了……
    学校可以出面承包一些土地,请人来管理。计算好成本,不想着赚钱,只要不亏本就行。
    今后高中的时候再看,如果实在没有希望考上本科,那就和学生的家长商量一下,带学生进入实践课,学习如何管理花椒。
    年轻人耍心大得很,要是在学校就有老师引导,出社会后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
    “行,我试试。”李校长道。
    “等高中建成了,主要还是以高考为目的。”陈远说:“我还是希望家乡的孩子们尽量可以考出来,看看外面的世界。今后高中建设,我们会单独指定高考奖励标准……像是985这种高校,孩子所在的班主任,我们奖励标准是5万元起步。一人,5万。如果有10个孩子考上了985,就乘以10。班主任有奖励,别的老师也有奖励,都不会少。”
    周升也‘嗯’了一声:“以高考为主要目标。但还是要注意因材施教……就算是那些能读书的孩子,也不要养成了温室里的花骨朵。尽量将孩子们培养成材,拜托了。”
    “不敢。”李校长连忙道,他心里有些汗颜的,尴尬得很。
    不过他来到花山镇,讲真,也不是为了什么崇高的理想。说白了,就是钱。花山镇给的待遇高……
    老师也是人,也希望过更好的生活。要不是因为钱,谁愿意来这些偏远的山村教书?
    这年头,偏远山村的中小学,如果是男老师,就依靠那点微薄的薪水……不说买房买车结婚了,就一个人生活,也过不上太好的生活。
    大城市都是吸血鬼,乡村学校的优秀人才,最终……差不多都会流入城市。
    花山中小学校能找到一些优秀教师,主要还是钱。再就是镇上给了政策,如果学校的老师愿意,镇上会给批宅基地。让老师可以在乡村落户。
    现在的花山学校,月底最低都是1万元,再算上年终奖等等……年薪最低的,大概是13万元。
    待遇最高的,年收入二十几万。
    这样的待遇,不说在偏远山村了,就是在大城市,那也是相当不错的收入。
    而且在农村,高收入,可以生活的更好。
    (本章完)